焦丽梅

作品数:12被引量:10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洛特曼生态道家生态危机生态批评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哲学宗教文化科学艺术更多>>
发文期刊:《边疆经济与文化》《语文教学通讯(学术)(D)》《黑龙江史志》《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更多>>
所获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跨文化视界下洛特曼文本诗学研究
《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2022年第2期73-79,共7页赵世锋 焦丽梅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赫拉普钦科马克思主义历史诗学研究”(项目编号17BWW045);哈尔滨师范大学博士启动基金项目“洛特曼文化符号学理论研究”(项目编号1102120085)的阶段性成果。
跨文化交际理论是洛特曼重要的学术思想之一,洛特曼文本诗学就是这一学术思想的重要体现,但就目前国内学术界的研究状况来看,尚未把洛特曼文本诗学放置于20世纪整体社会文化语境中去考察,这样很难认清洛特曼文本诗学的真正价值。因此,...
关键词:洛特曼 文本诗学 跨文化 解构主义 
跨越时空的符号学对话——比较视野下洛特曼符号学思想研究被引量:2
《外语学刊》2021年第3期122-126,共5页焦丽梅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俄国形式主义的叙事理论研究”(16CWW015);哈尔滨师范大学博士启动基金项目“洛特曼文化符号学理论研究”(1102120085)的阶段性成果。
洛特曼是最有影响力的文化学家和符号学家,他创造性地将文化学和符号学结合在一起,从而形成独特的文化符号学体系,这既是对文化学的独特贡献,也是对符号学发展的延续。然而,就目前学术界来看,对于洛特曼的研究大多拘泥于文艺学和文化学...
关键词:洛特曼 符号学 文化 对话视角 跨学科性 信息交际模式 
洛特曼与什克洛夫斯基在俄国形式主义上的对话被引量:2
《文艺评论》2021年第1期12-22,共11页焦丽梅 
2016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俄国形式主义的叙事理论研究”(编号16CWW015);2019年哈尔滨师范大学博士启动基金项目"洛特曼文化符号学理论研究"(编号1102120085)。
洛特曼与什克洛夫斯基是苏俄两位享有世界声誉、极具创新意识的文艺理论家,什克洛夫斯基是俄国形式主义彼得堡学派的奠基者,洛特曼作为其继承者,虽然二人在研究领域以及研究方法上有所不同,但就其理论渊源来看,他们之间的诗学理论必然...
关键词:洛特曼 什克洛夫斯基 形式主义 对话 
浅谈吴冠中绘画作品的美学特征
《艺术教育》2015年第11期236-236,共1页焦丽梅 
吴冠中是享誉中外的艺术家,在长达60多年的艺术生涯中,他致力于探索油画与国画的新形式,为中国美术的民族化与现代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为了实现创新的目的,吴冠中提出了许多艺术观点,他的美术作品也有着独特的审美特征。此类创举曾饱...
关键词:艺术美学 吴冠中 中西结合 
古典园林·生态·文化——生态语境下我国古典园林艺术宗教文化思想研究被引量:2
《艺术教育》2015年第2期231-231,共1页焦丽梅 
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生态语境下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宗教文化思想研究>;项目编号:12532160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是最具典范性的生态艺术,其鲜明地体现了中国传统宗教文化的精髓及中国古代独特的审美观。文章试图把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置于生态学语境下,深入挖掘我国传统宗教文化对于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独特审美艺术风格的形成所具有的...
关键词:园林 道家 儒家 佛家 生态 
论生态思想的倡导与语文教学的本质回归
《语文教学通讯(学术)(D)》2015年第1期23-24,共2页焦丽梅 
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生态语境下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宗教文化思想研究"(编号12532160)
近年来,在生态思想的倡导下,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与客观性的倾向得以革变,语文教学更加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和个人的长远健康发展,人的情感、尊严和价值观以及对生命意义的观照得到重视。应将生态思想融入语文教学过程,促使语文教学发生转变。
关键词:生态思想 语文教学 本质 
沈从文《边城》中道家生态思想的解读
《艺术教育》2008年第12期142-142,共1页焦丽梅 
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全球化语境下我国生态批评文本视阈的拓展与走向”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1534066
沈从文的代表作《边城》,被看作现代生态学的经典之作,充分体现了道家独特而深厚的生态思想意蕴。在他的意识里,其本质便是“人与自然的契合”。文章试以道家生态学的视角对《边城》进行重新解读,以期挖掘作品所蕴含的独特意义与价值。
关键词:《边城》 道家 生态 解读 
我国生态批评的文化透视被引量:1
《黑龙江史志》2008年第2期71-72,共2页焦丽梅 
[提要]生态批评是西方最新出现的文化批评潮流,20世纪70~80年代在英美出现,自90年代至今发展迅速,在不少国家的文化研究领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生态批评为什么在当前发生,为什么在中国与西方几乎同步兴起,并且表现出持续深入发展的势头...
关键词:生态危机 文化危机 文化转型 生态重建 
五四文学的现代性内核
《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年第12期81-82,共2页焦丽梅 
五四文学乃至整个现代文学,都与弥漫在中国社会和文化中的一种焦虑有关。五四文学先驱者大胆借鉴西方文学营养,以形式实验和观念创新作为其克服现代性焦虑、实现现代性想象的途径。把现代性问题引入研究视野,对五四文学现代性精神进行分...
关键词:现代性焦虑 先锋精神 精英意识 艺术自律 
我国生态批评文本视阈的拓展与走向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07年第36期100-101,共2页焦丽梅 
一、生态批评的内涵生态批评是研究文学与自然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批评,是由生态视野观察文学艺术的一种批评模式,是生态文艺学的批评实践,或称生态文学评论。由于生态批评的对象首先是揭示自然生态危机的文学作品。
关键词:生态批评 文学作品 生态危机 文艺生态 文学研究 文本 生态文艺学 视阈 研究文学 生态意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