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

作品数:16被引量:11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新疆艺术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哈萨克族维吾尔族钢琴小品多元音乐文化普罗科菲耶夫更多>>
发文领域:艺术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人民音乐》《中国音乐》《音乐探索》《中国音乐教育》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校科研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国哈萨克族铁尔麦词曲关系研究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25年第1期95-103,共9页王丹 杨帆 
2021年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哈萨克族民间歌唱艺术跨界比较研究”(项目编号:21ED205);2020年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学者个人项目“新疆多民族传统弦乐器制作技艺数字化传承研究”(项目编号:20VJXG2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铁尔麦为哈萨克族传统歌唱品种,是民间文学和音乐相结合的综合性艺术形式。唱词和曲调在形式上既保持各自的独立性,同时又在相互融合、制约下共同架构了具有文化表征意义的铁尔麦文本。在中国哈萨克族的铁尔麦艺术中,词曲之间的逻辑关...
关键词:铁尔麦 唱词 词曲关系 
中国哈萨克族托勒敖社会功能探究
《音乐生活》2024年第12期20-22,共3页王丹 杨帆 
2021年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哈萨克族民间歌唱艺术跨界比较研究》项目编号:21ED205;2020年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学者个人项目《新疆多民族传统弦乐器制作技艺数字化传承研究》项目编号:20VJXG2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托勒敖(Tolgaw)是哈萨克族一种由单人弹唱,以冬不拉作为主要伴奏乐器的歌唱形式,目前流行于我国多个哈萨克族聚居区以及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等国,2014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托勒敖作为一种音乐文化现象,始终以其独特的表现...
关键词:歌唱形式 哈萨克族 伴奏乐器 托勒 聚居区 深层文化内涵 功能探究 田野调研 
高校音乐史课程思政实施策略研究
《中国音乐教育》2022年第11期43-47,共5页王丹 
2021年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哈萨克族民间歌唱艺术跨界比较研究”(项目编号21ED205);2020年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学者个人项目“新疆多民族传统弦乐器制作技艺数字化传承研究”(项目编号20VJXG26);2020年新疆艺术学院课程思政教育教学研究和改革项目“高等艺术院校音乐史论‘课程思政’的教学策略与建设路径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课程思政是当前高校课程建设的新要求,如何从不同课程的思维方法、学科规律中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并有效地融入教学,使其承担和发挥育人功能,已成为高等教育课程建设的重点问题。高校音乐史课程(中国音乐史、西方音乐史)承担着融通各类音...
关键词:课程思政 音乐史 多民族地区 教学内容 
中国哈萨克族铁尔麦多元化旋律发展手法研究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21年第1期39-54,共16页王丹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音乐学”重点学科重点项目《哈萨克族传统歌唱艺术分类概念及文化阐释研究》编号:2020YYXYZDXKE(Z)01;2020年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学者个人项目《新疆多民族传统弦乐器制作技艺数字化传承研究》编号:20VJXG2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铁尔麦为哈萨克族群共享的歌唱形式,产生于19世纪中叶原沙俄统治下的哈萨克斯坦境内,20世纪70年代左右,借助无线广播的形式从国外传入我国。经过40多年的传承和发展,形成了我国哈萨克族特有的地方性特征。其中,独特的旋律发展手法居于...
关键词:哈萨克族 铁尔麦 旋律发展手法 
“双视角”研究方法对多民族地区高校音乐史论教学的启示被引量:2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20年第3期50-56,共7页王丹 
新疆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少数民族音乐与舞蹈研究中心项目《新疆哈萨克族民间说唱音乐“托勒敖”调查与研究》(编号:XJEDU06115B0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音乐史论课程(《中国音乐史》与《西方音乐史》)一直是国内音乐院校本科阶段的理论必修课,该课程将音乐放置于历史脉络中进行讲授,解答历史进程中音乐“是什么”的问题。鉴于我国多民族地区高校所具有的特殊性,笔者认为民族音乐学的“...
关键词:“双视角” 文化身份 音乐史论教学 
中国传统音乐视野下的音乐形态分析与话语表述——评《锡伯族汗都春艺术》
《音乐探索》2018年第4期49-53,共5页王丹 
2015年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新疆地区秦腔艺术的传承和发展研究"(15YJA760032);2015年新疆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少数民族音乐与舞蹈研究中心项目"新疆哈萨克族民间说唱音乐‘托勒敖’调查与研究"(XJEDU06115B01)
《锡伯族汗都春艺术》一书注重在历史与当下的互动关系中探寻"汗都春"艺术的传统和变迁,突出中国传统音乐视野下的音乐形态分析和话语表述,这种研究方法、理念给锡伯族汗都春艺术的研究带来有益的启示。以该书作为研究对象,将其置于当...
关键词:《锡伯族汗都春艺术》 传统音乐 音乐形态分析 
口头诗学理论对中国民间口传音乐研究的启示--评《口头诗学:帕里-洛德理论》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18年第4期20-25,共6页王丹 
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新疆地区秦腔艺术的传承和发展研究》编号:15YJA760032;新疆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少数民族音乐与舞蹈研究中心项目《新疆哈萨克族民间说唱音乐“托勒敖”调查与研究》编号:XJEDU06115B0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口头诗学:帕里—洛德理论》是本系统介绍口头程式理论的研究专著。本文以该书作为研究切入点,将其部分核心观点与中国民间口传音乐研究相结合,在口传音乐文本的认识、传统与个人创造的关系方面进行思考,以期能够扩展口传音乐研究的视...
关键词:口头诗学 文本 个人创造 传统 口传音乐 
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哈萨克族民歌研究的回顾与思考被引量:1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18年第1期34-41,共8页王丹 
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新疆地区秦腔艺术的传承和发展研究>(编号:15YJA760032);新疆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少数民族音乐与舞蹈研究中心项目<新疆哈萨克族民间说唱音乐"托勒敖"调查与研究>(编号:XJEDU06115B0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哈萨克族民歌研究在乐谱搜集整理、音乐形态研究、文化研究、文学研究、比较研究、传承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在研究中也存在民歌概念和分类模糊,文本和语境相分离,缺少微观个案和区域民歌比较研究,缺少跨界...
关键词:哈萨克族 民歌 研究 述评 
第十一届中日音乐比较研究国际研讨会综述
《人民音乐》2016年第6期88-90,共3页王丹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维吾尔弦乐器共鸣弦声学特性研究>(14BD037);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新疆地区秦腔艺术的传承与发展研究>(15YJA76003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2015年11月9—11日,在新疆乌鲁木齐召开了"第十一届中日音乐比较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本次会议由中日音乐比较研究会主办,新疆艺术学院承办。来自日本东京艺术大学、东洋音乐学会、日本学术振兴会、冲绳县立艺术大学、国立音乐大学等1...
关键词:新疆艺术学院 日本学术振兴会 音乐舞蹈 东京艺术大学 上海音乐学院 中央音乐学院 木卡姆 传统音乐文化 中国艺术研究院 研究机构 
二十一世纪以来维吾尔族乐器研究述评被引量:3
《中国音乐》2015年第1期170-174,179,共6页王丹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维吾尔弦乐器共鸣弦音响特性研究>(14BD03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本世纪以来,对新疆维吾尔族乐器的研究取得了大量成果,在充实与完善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又开拓了维吾尔族乐器研究新领域。文章对近十五年的此类研究成果进行了整理与分析,以期完整地展示新千年以来维吾尔族乐器研究中取得的成果,总结成...
关键词:乐器 维吾尔族 研究 述评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