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敏

作品数:62被引量:650H指数:1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乡村人文地理学地理华侨新村情感更多>>
发文领域:经济管理历史地理建筑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热带地理》《人文地理》《建筑师》《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情绪评价理论的国家认同教育地理研学课程开发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25年第8期66-70,共5页姜帅 秦瑜 罗嘉玲 王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数字技术在乡村振兴中的空间效应、过程和机制”(项目编号:42271241);深圳市教育科学2023年度规划课题“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地理智慧课堂教学策略研究”(项目编号:yb23317)的研究成果。
培养学生国家认同意识是贯彻爱国主义教育的必然要求,地理教育是培养学生国家认同意识的重要途径。文章基于“认同”的心理特征,以人文地理研究领域中的情绪评价理论为指导,按照“环境评价—情绪—态度及行为”的逻辑序列,结合地理学科...
关键词:红色资源 红色研学 情绪评价理论 课程开发 
共同富裕思想融入高中地理教学的实践探索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24年第30期35-39,共5页潘璇 邝奕娇 王红枫 王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数字技术在乡村振兴中的空间效应、过程和机制”(基金编号:4227124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党的二十大精神进课堂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应有之义。将共同富裕思想与高中地理课程相融合,是促使学生理解国家意志的重要途径。文章基于共同富裕思想的基本内涵,阐明了共同富裕思想融入高中地理教学的必要性,分析了高中地理课程...
关键词:共同富裕思想 高中地理教学 实施策略 研学设计 
混合嵌入性理论视角下东莞市韩国人创业空间特征及形成机制
《经济地理》2024年第10期86-96,共11页蔡超明 刘云刚 王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071187);广东省教育厅科研项目(2020GXJK088)。
改革开放以来,东莞市吸引了大量外资企业,随韩资企业迁入,韩国人在本地形成了独特的创业空间。文章通过深度访谈和参与式观察法,基于混合嵌入性理论探讨了东莞市韩国人创业空间的特征及形成机制。研究发现:(1)在创业空间的特征上,韩国...
关键词:韩国人 移民创业 创业空间 族裔经济 混合嵌入性 社会网络 东莞市 
基于思维可视化的地理问题解决认知差异研究——以《地表形态的塑造》为例
《华南地理学报》2024年第1期65-76,共12页王红枫 陈晓欣 陈一智 王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71127)
问题解决能力是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表现,在地理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了解学生在地理问题解决过程中的认知差异规律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实现能力的培养。文章采用出声思维法和眼动追踪技术,探究不同学业水平的学生在解决“地表形态的塑造...
关键词:地理问题解决 思维可视化 认知差异 地表形态的塑造 
情感治理与湾区融合——广州港澳创新创业基地案例
《世界地理研究》2024年第2期176-188,共13页张云菲 陆芷晴 韩雨晴 黄悦华 王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71127)。
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背景下,如何使港澳青年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成为备受关注的议题。港澳创新创业基地作为赴内地创业的港澳青年的活动载体,其被赋予着推动湾区融合的重任。本研究采用半结构式访谈、实地考察与网络文本分析的方法,以广...
关键词:湾区融合 港澳创新创业基地 港澳青年创业者 情感空间构建 情感治理 
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高中地理生态安全教育的实践探索被引量:4
《地理教育》2023年第S02期186-188,共3页蒋凤 陈晓欣 王红枫 王敏 
非传统安全对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影响日益严峻,尤其是生态环境问题,困扰着人类的生存发展,生态环境安全已上升至威胁国家和区域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环境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社会持续健...
关键词:高中地理 实践探索 生态环境安全 区域稳定 生态文明建设 十九大报告 非传统安全 人类社会生存 
个体化数字乡村实践与空间重构:以广州桂峰村为例被引量:3
《人文地理》2023年第5期126-134,共9页王敏 潘志超 钟秋怡 郭大豪 劳家荣 林晓炀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271241)。
数字技术发展正在推动城乡关系重构,改变乡村居民的个体生命历程,乡村个体数字实践也推动乡村人地关系与社会关系的转变、重构城乡关系。本文基于个体化理论视角,以广州市桂峰村为案例地,运用生命史访谈等方法,分析数字技术是如何推动...
关键词:个体化 数字乡村 空间重构 城乡融合 广州桂峰村 
非表征理论视角下中心城区纪念场所的意义重构——以广州农讲所为例被引量:2
《旅游学刊》2023年第10期92-105,共14页林铭亮 杨晓婷 王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字技术在乡村振兴中的空间效应、过程和机制”(42271241);广州市“菁英计划”留学项目(JY202214)共同资助。
教育是纪念场所旅游的重要功能,然而,随着人们对公共休闲空间需求的增长,遗留于中心城区的纪念场所的休闲功能也日益凸显,其教育与休闲功能的关系正在发生重构。纪念场所的教育意义不是以单向和线性的方式传递,而是透过旅游场域中游客...
关键词:纪念场所旅游 非表征理论 视觉研究 眼动实验 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 
电商扶贫下的流空间与知识生产:昆明乡村重构机制研究被引量:10
《世界地理研究》2023年第4期156-169,共14页雷竣超 王敏 买欣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271241,42001197);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9M652933)。
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与“流空间”等概念,通过参与式观察和半结构访谈等研究方法,深入分析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寻甸县和禄劝县三地电子商务进驻乡村所引发的知识生产与要素流动,揭示数字经济驱动下的乡村重构过程与机制。研究发现,...
关键词:农村电商 行动者网络 知识生产 流空间 乡村重构 
创业空间的微区位模式及影响因素——以广州市为例被引量:3
《世界地理研究》2023年第8期73-87,共15页刘向杰 王敏 刘承良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1ZDA011)。
创业空间一定程度上代表“互联网+”转型背景下创业活动的空间表达。本文结合双变量空间自相关、地理加权回归、负二项回归模型等方法,通过识别兼具创业活力和产业特性的城市创新创业环境,探讨双创政策背景下广州创业空间的微区位模式...
关键词:众创空间 科技企业孵化器 微区位 城市创新创业环境 广州市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