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义付

作品数:22被引量:44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安康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声乐演唱声乐教育民族声乐声乐演唱更多>>
发文领域:艺术文化科学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发文期刊:《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电影评介》《歌海》《黄河之声》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国古代声乐文献研究述评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23年第5期43-47,共5页范义付 冯效刚 
2019年度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非遗视阈下旬阳民歌的歌谱和演唱研究”(项目编号:2019K021);安康学院高层次人才科研项目“声乐颤音研究”(项目编号:AYQDRW201220)阶段性成果。
中国古代有关声乐演唱艺术的理论文献,是先民对演唱艺术理论和实践的总结,凝聚着祖先的歌唱智慧和实践探索。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相关研究成果,肯定了古代声乐文献对当代中国乐派歌唱艺术发展的奠基性作用,取得了丰富的成果。整体而言,目...
关键词:古代声乐文献 传统唱论 传统声乐 
高校声乐教育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被引量:10
《当代音乐》2016年第22期25-26,29,共3页范义付 
陕西省安康学院高层次人才科研项目(AYQDRW201220)
我国高校声乐教育当前存在一些比较复杂的问题:声乐专业学生基量大,生源专业素质、文化素质总体不高,声乐教学质量局部有提高,总体效率较低;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不适应时代发展要求;毕业生就业率较低,人才相对浪费现象趋严...
关键词:高校 声乐教育 问题 对策 
吴碧霞和安德烈·波切利声乐“跨界”现象对声乐教育的启示
《黄河之声》2016年第17期10-11,共2页范义付 
安康学院高层次人才科研项目研究成果(AYQDRW201220)
吴碧霞在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领域都取得骄人的成绩,被媒体称为"吴碧霞现象"。意大利盲人歌唱家安德烈·波切利在古典美声和流行唱法领域取得了惊人的演唱成绩,至今其唱片销量全球累积到7000万张。二人的跨界现象对声乐教育有较强的理论...
关键词:吴碧霞 安德烈·波切利 声乐跨界 声乐教育 
论原生态民歌的舞台表演发展前景被引量:2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22-24,共3页范义付 刘仍路 
原生态民歌是中国各民族在聚居地日常生活中形成的一种原始的音乐类型,被以阿宝为代表的歌手推向大众市场后曾风靡一时。如果从原生态民歌的自身属性、听众心理、歌手素养等方面认识其价值,可预测其在舞台上的发展前景,以利于它健康成长。
关键词:原生态民歌 舞台表演 前景 
从与美声唱法通俗唱法的技巧融合看民族唱法发展被引量:7
《黄河之声》2008年第18期44-45,共2页范义付 
发声技术和技巧在唱法中起着重要的基础作用。当代民族唱法在发展过程中,受到美声唱法和通俗唱法的影响,而这些影响的根本性因素之一是在声乐技术技巧上的借鉴和运用。
关键词:技巧 民族唱法 发展 
从艺术歌曲《孟姜女》谈民族声乐形体表演被引量:7
《电影评介》2008年第17期89-90,共2页范义付 
形体表演是民族声乐演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歌曲《孟姜女》的演唱是一个在形体表演上富有风格变化的范例,该曲演唱时的形体表演设计综合运用了各种舞蹈等动作,体现了形体表演动作设计的风格及精练性原则。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借...
关键词:《孟姜女》 民族声乐 形体表演 
声乐颤音、抖音、摇音、直音的对比分析被引量:1
《电影评介》2008年第12期89-90,共2页范义付 
颤音是声乐演唱最基础最重要的技巧之一,声乐颤音的演唱状态也是声乐演唱状态的正确追求,但在形成这一正确状态的过程中,声乐训练要克服诸如直音、抖音、摇音这些常见的声乐现象。
关键词:声乐颤音 抖音 摇音 直音 对比分析 
论互动式教学在高师声乐教学中的运用被引量:1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年第11X期243-243,共1页范义付 
互动教学是当代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教学模式。声乐是一门融技术和艺术教学为一体的特殊学科。详细地分析了声乐教学中影响师生互动的障碍因素,并提出了在高师声乐课堂实施互动教学的良好措施。
关键词:互动式教学 高师声乐 教学 运用 
钟声伴梦去 丹青入画来——评析姜嘉锵演唱的《枫桥夜泊》被引量:1
《美与时代(美学)(下)》2007年第10期120-122,共3页范义付 
《枫桥夜泊》是唐朝诗人张继的一首七言绝句,作品以其精练的语言和独特的意境而成千古绝唱。由著名的男高音歌唱家姜嘉锵演唱的、黎英海作曲的、在此诗基础上形成的歌唱作品有着深厚的文化背景和艺术品位。本文将从演唱技巧和艺术表现,...
关键词:姜嘉锵 歌唱家 男高音 诗人 音乐家 男声 《枫桥夜泊》 音乐风格 民族声乐 中国艺术歌曲 气息运用 润腔 人声 黎英海 演唱技巧 颤音 辅音 沉音 钟声 
论声乐演唱中高位置的声音被引量:3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42-45,共4页范义付 
获取"高位置"的声音是声乐演唱最基本理念之一,从混声、声音的穿透力、声音力度的灵活变化,分析其内涵及相互关系,对训练高位置声音的具体要求及方法,有一定帮助。
关键词:高位置 混声 声音的穿透力 声音力度的灵活变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