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磊

作品数:9被引量:15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生态批评后殖民批评女性主义批评广告翻译理论观照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期刊:《文艺研究》《中国图书评论》《济宁学院学报》《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问题与回应的裂隙——评葛兆光《宅兹中国:重建有关“中国”的历史论述》被引量:2
《文艺研究》2012年第5期130-136,共7页蒋磊 张淳 
一 什么是中国?所谓中国,是一个存在了数千年的政治实体,还是近代历史的建构之物?二十余年前,几乎无人提出这样“反常”的问题,因为“中国”的存在似乎是不证自明的。从学术著作到日常生活,使用“中国”一词指称中华民族所共享...
关键词:“中国” 葛兆光 史论 政治实体 近代历史 日常生活 学术著作 国家观念 
审美的“倒转”——从康德美学到波德莱尔的艺术实验
《济宁学院学报》2011年第5期14-17,共4页蒋磊 
"审丑"可能源于经验变动造成的交错感。康德美学为后天经验敞开了大门,使"审丑"成为后天经验的斗争场。19世纪以波德莱尔为代表的颓废诗学对传统意义的审美进行了"倒转",这恰恰佐证了康德所谓必须预设的"共通感"是可以随经验的变动而变...
关键词:审丑 康德美学 波德莱尔 倒转 
“当代中国大众文化价值取向”研讨会综述被引量:3
《文艺研究》2011年第10期158-160,共3页蒋磊 赵卫东 
本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进一步向消费社会的转型,中国社会各阶层的思想观念都经历着丰富而深刻的变化。在这场转换中,大众文化作为一种流行的、对国人价值观影响很大的文化形态,其发展的态势及未来走向如何?是否确立了新...
关键词:大众文化 当代中国 文化价值取向 研讨会综述 传统价值观 价值判断标准 社会各阶层 消费社会 
消失的经验:游戏·旅行·故事被引量:1
《中国图书评论》2011年第6期110-113,共4页蒋磊 
法国哲学家保罗·维希留(Paul Virilio)的《消失的美学》并非严格意义上的美学著作,他所努力呈现的是现代社会中种种"消失"的现象。一般来讲,"消失"的经验是难以把握、不可言说的,因此维希留的理论叙述总是给人以悖谬、怪异和倒错感。然...
关键词:讲故事 旅行 游戏 经验 美学著作 现代社会 不可言说 哲学家 
“文化批评与公共领域的建构”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
《探索与争鸣》2011年第6期48-48,共1页蒋磊 
2011年4月23日-25日,由首都师范大学文艺学与文化研究中心,《文艺研究》杂志社共同主办的“文化批评与公共领域的建构”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来自全国各地近30位学者对文化批评进行了学理性的探察,就当前一些文化热点问题开展了热烈...
关键词:学术研讨会 文化批评 首都师范大学 文化研究 文艺研究 文艺学 杂志社 学理性 
《山南水北》与“返魅”——兼谈生态批评的政治维度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105-108,共4页蒋磊 
作家韩少功的个人体验提供了一个"返魅"的范例,他的跨文体作品《山南水北》描述了真实世界中一个不可思议的自然生态圈。韩少功不再以"从人到自然"的思维向度审视世界,他投身于山水之间,去静心体察自然的神力,从而能够心存诚恳、恢复对...
关键词:韩少功 《山南水北》 “返魅” 生态批评 政治性批评维度 
都市风景的现代性经验——读《都市风景线》
《中国图书评论》2010年第12期24-26,共3页蒋磊 
所谓秩序,只是一种人为的设定,一旦秩序无法保障公共空间的合理分配,甚至成为异见流通的阻碍时,它将被轻易地摒弃。堵车所提供的混乱景观以极端的方式吁求着从不同立场、不同角度观看共同世界的权利。
关键词:风景线 现代性 都市 经验 合理分配 公共空间 秩序 
建构·反思·公共性——陶东风近年学术思想的三个关键词被引量:2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25-33,共9页蒋磊 
陶东风教授近年来的学术思想可以归纳为建构、反思和公共性三个关键词,体现他的根本思维方法、问题意识和学术兴趣、政治追求和现实关怀等三方面特点。在"本质主义、反本质主义和建构论之争"中,他倡导走向多元对话的建构主义。他对新时...
关键词:陶东风 建构主义 反思 公共性 
生态批评的困境与生活论视角被引量:7
《文艺争鸣》2010年第11期16-19,共4页蒋磊 
一、"反生活"的生态批评1980年代兴起的中国生态批评(Ecocriticism)(如无特殊说明,下文"生态批评"一概特指中国当代生态批评),是继女性主义批评、后殖民批评之后又一热门的批评理论,近年来还在不断升温。然而我发现,越是在生态...
关键词:生态批评 生活 困境 女性主义批评 中国当代 后殖民批评 80年代 批评理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