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蓁

作品数:19被引量:30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哲学系更多>>
发文主题:进化论美德神经科学道德判断移情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自然科学总论生物学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期刊:《哲学研究》《文史哲》《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神经科学启示下的共情与道德被引量:1
《自然辩证法通讯》2024年第5期41-48,共8页蔡蓁 
在共情的跨学科研究日益深入的背景下,对共情的道德作用的讨论受到了来自于神经科学的诸多启发。首先,神经科学的研究揭示出情绪要素和认知要素是如何通过既彼此独立又相互交叉的神经网络,在我们的大脑中产生出对他人的共情反应。进而,...
关键词:共情 道德能力 神经科学 心理变态 
重审心理变态研究对道德情感主义的经验支持被引量:1
《自然辩证法研究》2023年第2期54-59,共6页蔡蓁 
随着经验科学和伦理学的交叉互动日益增多,古典道德情感主义所重视的经验维度在当代也得到了继承和推进。其核心主张之一是情感对道德判断来说是必要的。关于心理变态的心理学研究由于揭示出情感缺陷和道德判断的缺陷之间的密切关联,因...
关键词:心理变态 道德情感主义 情感 道德判断 
动机内在主义:基于神经科学的挑战——以VM患者的研究为例
《哲学动态》2023年第1期69-78,共10页蔡蓁 
动机内在主义主张第一人称的道德判断与行为动机之间存在必然的关联。经验研究虽然不能在积极的意义上证明这种观点,但能够通过举出反例对它提出合理的质疑。以神经科学为基础对内在主义提出的挑战试图论证,VM患者能够像正常人那样作出...
关键词:道德判断 动机 内在主义VM患者 
宋代儒家视野下的堕胎问题
《文史哲》2021年第6期106-115,164,共11页蔡蓁 
与认为儒家思想并不重视堕胎问题的刻板印象相反,从宋代的法律和儒医关于妇产医学的论著中可以看到,胎儿的生命已经作为一个潜在的人类生命在法律上被加以重视和保护。鉴于当时系统而完整的胎儿发育及胎教学说,儒医普遍把胎儿时期看作...
关键词:堕胎 《宋刑统》 儒医 陈自明 
移情是一种亚里士多德式的美德吗?被引量:4
《哲学研究》2021年第3期109-118,共10页蔡蓁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进化论伦理学前沿问题研究”(编号15BZX097)的阶段性成果
随着对移情的跨学科的深入研究,移情概念本身在当代呈现出极大的多样性。本文通过对不同定义方式的梳理,根据对情绪要素和认知要素的不同要求,归纳出了广义的移情概念和狭义的移情概念。从亚里士多德式的美德概念来看,狭义的移情虽然有...
关键词:移情 美德 关切 换位思考 
社会直觉主义模型与道德推理的作用被引量:1
《道德与文明》2019年第1期17-24,共8页蔡蓁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15BZX097);华东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青年跨学科创新团队项目(2018ECNU-QKT011)
与传统的理性主义解释相对,J.Haidt提出的社会直觉主义模型认为道德判断是直觉进程的产物,道德推理的作用只是派生性的,在人际的道德讨论中为直觉性的判断做出事后的、偏袒的辩护。但是通过考察该模型受到的批评及其回应,可以看到:一方...
关键词:社会直觉主义 道德判断 道德直觉 道德推理 
神经科学的规范伦理学意义——以约书亚·格林的双重进程理论为例被引量:4
《伦理学研究》2017年第6期63-69,共7页蔡蓁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进化论伦理学前沿问题研究"(15BZX097)
约书亚·格林(Joshua Greene)借助f MRI技术探究人们面对电车难题做出不同的道德判断时大脑的运行特征,提出道德判断的双重进程模型以解释道义论判断和后果主义判断所依赖的不同心理进程,并进而得出:由自动的情感进程优先支持的道义论判...
关键词:神经科学 电车难题 规范性 双重进程理论 
从当代道德心理学的视角看孟子的恻隐之心被引量:3
《社会科学》2016年第12期121-127,共7页蔡蓁 赵研妍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进化论伦理学前沿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5BZX097);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基于虚拟现实的实验研究对实验哲学的超越"(项目编号:15ZDB016)的阶段性成果
孟子的恻隐之心概念日益受到西方哲学家和心理学家的关注。运用当代道德心理学的概念资源可以发现,恻隐之心作为人性中最首要的善之端,既包括对他人痛苦感到移情式的不安,也包括对他人的福祉怀有同情式的关切。对孟子恻隐之心的这种解...
关键词:道德心理学 恻隐之心 移情 同情 
进化论与心理利他主义被引量:2
《道德与文明》2016年第5期25-30,共6页蔡蓁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15BZX097);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5ZDB016)
在将进化论运用于利他主义的讨论中,首先需要区分利他主义的三个层次,即生物利他主义、心理利他主义和伦理利他主义。进化论对与伦理学相关的利他主义问题而言,主要作用集中于对心理利他主义的解释上。一方面,进化论并没有给我们充分的...
关键词:进化论 利他主义 自然选择 动机 欲望 
进化论伦理学视野下的孟子被引量:5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3期26-32,共7页蔡蓁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文化的认知基础与结构研究"(项目批准号:10&ZD064);教育部重点基地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重大课题"知行哲学的当代研究"(项目批准号:11JJD720019)的研究成果之一
当代进化论伦理学的研究表明,灵长类动物学和进化生物学中的一些发现为孟子的性善论和对同情心的强调提供了经验上的支持。这种来自经验科学的支持在当代规范伦理学强调经验可靠性的背景之下显得尤为重要。孟子道德理论在经验上的可靠...
关键词:进化论伦理学 经验可靠性 人性 同情 孟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