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天开

作品数:20被引量:23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锦城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杜甫《大波》文学重构勤工俭学高等职业教育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经济管理文化科学建筑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苏州教育学院学报》《长春教育学院学报》《商场现代化》《当代文坛》更多>>
所获基金:四川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四川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野马,尘埃》叙事的互文性刍论被引量:1
《丝绸之路》2021年第1期22-28,共7页谢天开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神话研究院2020年度立项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20SHYB04。
《野马,尘埃》作为一部丝路历史文化小说,其所并置呈现的互文性文本,主要表现为在叙事结构上的即唐史与各民族史、及东西文化的互文性;叙事方式上的历史记述与神话传说的互文性,叙事语言上的诸种文体及不同地域语言风格互文性。并且在...
关键词:《野马 尘埃》 叙事互文性 神话 文化符号 民族志诗学 
李思纯:一位被湮没的成都文史大家
《巴蜀史志》2019年第6期66-71,共6页谢天开 
李思纯,字哲生(1893-1960),四川成都人,少年中国学会会员、诗人、著名历史学家。1919年赴法国巴黎大学勤工俭学,后转赴德国柏林大学留学。归国后,任东南大学、四川大学、华西大学教授,四川省立外国语专门学校校长。1953年为四川文史研...
关键词:李思纯 少年中国学会 文史研究馆 法国巴黎大学 德国柏林大学 勤工俭学 四川成都人 东南大学 
“影响的焦虑”诗学视域中的杜牧“强梁”模式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4期143-149,共7页谢天开 
如何面对"影响的焦虑",晚唐杜牧的诗学主张、诗歌实践堪为范例。从中西诗学的比较视域,比对杜牧诗学主张与布鲁姆的修正比的类同性与异质性,进而解析杜牧的诗歌实践,不仅可以得出新的诠释意义;而且寓殊相于共相,与布鲁姆现代诗学的"弑父...
关键词:杜牧 强梁 布鲁姆 比较诗学 影响的焦虑 根本既深实 
新旧版《大波》与成都竹枝词
《中华文化论坛》2017年第4期181-188,共8页谢天开 
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西华大学地方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中心开放项目资助(项目编号:16DFWH008)成果
旧版《大波》中的成都竹枝词,不仅起到了文学修饰作用,而且呈现出浓郁地域特质。而新版《大波》却将其删裁,究其原因,其一因涉著者与事主的"笔墨官司";其二著者与事主各自的社会场域亦发生了种种变化;其三在创作新版《大波》时,虽说著...
关键词:《大波》 成都竹枝词 场域 书写习惯 新文本 
杜甫成都诗对“成都水文化”的文学重构被引量:2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3期46-53,共8页谢天开 
从文化地理的视角,在界定杜甫成都诗的基础上,以文化批评的空间理论解析"成都水文化"的历史述说;杜甫入蜀前的历史、地理、文学诸经典文本对"成都水文化"的言说;进而探讨杜甫成都诗对"成都水文化"文学重构的特征。
关键词:杜甫成都诗 成都水文化 文学重构 
论唐代女诗人薛涛的“孔雀光晕”现象被引量:2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第8期76-83,共8页谢天开 
女诗人薛涛散发出的大唐"孔雀光晕",是以中晚唐出现的环绕她直接或间接相关的数首"孔雀诗"而存在的,并成为唐代诗坛对薛涛的隐喻。并且这种光晕自唐以后,历宋、元、明、清数代而不断地分衍流变。本文借助"光晕"理论与女性主义理论,着重...
关键词:薛涛 孔雀 光晕 延续 
陈毅早期白话诗创作的探析
《成都工业学院学报》2015年第3期9-12,共4页刘艺 谢天开 
陈毅早期白话诗创作,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精神价值和艺术价值。以陈毅早期(1918—1925年)创作的白话诗为主要研究文本,解析陈毅早期的思想变化和诗歌创作形式,兼述陈毅诗论,以此促进陈毅诗词的研究。
关键词:陈毅 白话诗 思想 诗论 
大数据时代的民艺教育改革——“风俗调查”的启示与当代创新
《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15年第2期107-111,共5页谢天开 
四川省教育厅项目"四川高校民间艺术教育改革研究"(15SB0324)
本文从现代民艺史、民艺的文化资源共享、民艺的高校教育改革三个维度,回顾借鉴现代民艺的典例经验启示,放眼于大数据时代,分别论述了民艺的综合能力训练、民艺的慕课和民艺的文化产业应用三个方面的问题,以期探索当代高校民间艺术教育...
关键词:“风俗调查” 大数据 民艺教育 改革路径 
苏州沧浪亭文化空间的建构、解构与重构被引量:3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年第3期24-29,共6页谢天开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地方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中心项目(13DFWH005.2)
沧浪亭,一座以亭命名的苏州最古老的园林;"沧浪亭",一个中国园林的经典文化符号。从"沧浪亭"初始的临水而筑,到后来发生的"沧浪亭"亭子位移事件,反映了沧浪亭文化空间在社会—历史—空间三个维度中的建构、解构与重构,而作为中国社会主...
关键词:沧浪亭 文化空间 建构 解构 重构 
绵竹年画与女性文化被引量:2
《四川戏剧》2015年第6期50-53,共4页谢天开 
四川省教育厅2015年研究项目"四川高校民间艺术教育改革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5SB0324
"蜀出才妇",此为四川地域性的女性文化特有的历史积沉,影响着绵竹年画的创作与生产。从绵竹年画与女性文化的地域空间、绵竹年画与女性文化的历史时段为切入点,以绵竹年画与神话传说、社会风尚、社会政治、社会生活的互动关系为主线,探...
关键词:绵竹年画 女性文化 地方特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