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晓梅

作品数:9被引量:6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辽东学院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修辞格诗歌矛盾性文化特征文化精神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语言文字哲学宗教天文地球更多>>
发文期刊:《中华辞赋》《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试析新旧体碰撞下的东北第二代新边塞诗——以王子江作品为视角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1年第4期69-74,共6页郎晓梅 
中国当代文学界关于"新边塞诗"的研究一般偏重于中国西部诗人作品,较为忽略东北新边塞诗。东北军旅诗人王子江"三歌集"因其写作时间的交互性及新旧体写作形制的反复转换,而表现出诗歌创作的试验性特征,并以安定平和的"田园牧歌"式的主...
关键词:新诗 旧体诗 王子江 新边塞诗 诗歌试验 
锦江亭赋
《中华辞赋》2019年第12期10-11,共2页郎晓梅 
唐尧域内,华夏国边。薛礼箭分之地,太宗马踏之关。崛军防之东道,开海线之北端。庹寻而星宿,跬步则朝韩。披六翼之赪霞,钟祥六属;启三重之碧宇,踞势三沿。义州迥尔,古埠煥然。双桥飞渡,万厦叠攒。钓艇曦曛,苍淼淼于水湄水涘;浮鸥汀渚,恣...
关键词:海气 星宿 唐尧 
王维诗“留白”审美模式刍议被引量:1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5期46-50,共5页郎晓梅 
"留白"观念源于中国传统绘画。画之黑白说因水墨而来,而水墨之兴则自王维之后。本文试将王维诗对留白手法的运用归纳为三个模式,即"山色有无中"——色淡之调,"夜静春山空"——色空之境,"寒梅著花未"——色藏之情。试图深入探讨三模式中...
关键词:王维 诗歌 留白 审美模式 
婉曲修辞格的文化特征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5期105-108,共4页郎晓梅 
修辞格是在民族文化背景下累积沉淀的民族语言现象,必然渗透着一定的民族文化特征。本文从中国古代哲学、文学两个角度分析探讨婉曲修辞格在汉民族文化语境下所折射出的四个方面的文化特征,婉曲修辞格是重伦理重纲常文化心理的产物,是儒...
关键词:婉曲 纲常伦理 致中和 温柔敦厚 陌生化 
倒反修辞格的文化精神被引量:4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3期103-107,共5页郎晓梅 
辞格是一个民族基于自己的语言特质和文化心理造就,而被历史重复固化的形式系统,无疑会折射该民族的文化特征。本文拟从中国传统哲学文学思想的角度探讨倒反修辞格在大中国汉语语境下所表现出来的"温柔敦厚性""奇正互转性""现实批判性"...
关键词:倒反 修辞格 文化特征 批判性 
“写中国的文章”——解读贾平凹民族文学观的形成及特点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103-105,共3页郎晓梅 
30年的创作生涯使贾平凹形成独特完善的文学民族观,对此从两个方面进行解读,一是历经蒙昧期、觉醒期、发展期、成熟期的形成过程,二是包含了试验性、叛逆性、开放性、科学性的个性特点。
关键词:贾平凹 民族观 文学观 
灵魂的依托与文学的启悟——贾平凹的佛道思想与文学创作被引量:1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93-95,共3页郎晓梅 
贾平凹将佛道文化融入作品,用一种科学的历史眼光,从积极的意义上深入挖掘、运用、发展,充分表现了民族文化的丰富性。他不仅是将佛文化重新拉入正统文学的领头纤夫,而且为现实主义文学添注了新的内容,使其现实主义的文学创作闪耀着独...
关键词:文学创作 思想 灵魂 现实主义 民族文化 
超越性——贾平凹真实性追求的恒定轴心
《丹东师专学报》2003年第4期18-20,28,共4页郎晓梅 
超越性是贾平凹现实主义创作思想的一个鲜明特征,而这一点突出体现在其文学真实性的追求中。贾平凹以这样的思想指导自己的创作:在生活真实的基础上升腾意象的真实。本文试从贾平凹对现实主义文学真实性的重新理解和再认识来看其创作思...
关键词:贾平凹 现实主义创作 文学真实性 超越性 现实主义文学 追求 意象 思想指导 体现 再认识 
20世纪贾平凹创作思想的矛盾性特征
《辽宁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第7期86-88,共3页郎晓梅 
矛盾性是贾平凹 2 0世纪创作思想的一个重要特征 ,本文拟从其两点热切的创作追求入手加以探讨 ,即“‘大自在’———自在与不自在”、“‘平常心’———平常与不平常”。
关键词:20世纪 贾平凹 创作思想 矛盾性 文学观念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