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新果

作品数:7被引量:6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南华大学文法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陆机入洛悲情文体创新文体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更多>>
发文期刊:《广西社会科学》《衡阳师范学院学报》《中国韵文学刊》《河西学院学报》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程朱理学与桐城派研究被引量:1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第5期55-58,共4页赵润金 钟新果 
近年来有关程朱理学与桐城派研究论文不多而且研究力度不够。程朱理学对桐城派散文内容方面的影响集中体现在桐城派的文章内容方面多是宣传程朱理学。桐城派的文章的成功之处在文学方面的创新,尤其在语言方面体现出"雅洁"。对"义理"、"...
关键词:程朱理学 桐城派 “雅洁” 美学 
《文赋》写作年代新断
《中国韵文学刊》2009年第2期113-116,共4页钟新果 
《文赋》的写作年代,至今还是学术界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目前较为流行的有两种观点:1.成于二十岁;2.成于四十岁。但二说均有未尽人意处。经分析,《文赋》应写成于陆机二十四至二十九岁之间,后又经过了修改。
关键词:《文赋》 陆机 写作年代 
陆机入洛与“文章中兴”被引量:1
《广西社会科学》2008年第12期149-152,共4页钟新果 
太康十年(289年),陆机被征入洛。此时,陆机有着"亡国之余"与被征之"南金"的双重身份,被视为"亡国之余"是陆机所无法忍受的;被征之"南金"的身份,则使他看到了通过展现才华,改变"亡国之余"身份,实现人生理想的希望。此时,洛阳文坛也迫切...
关键词:陆机 入洛 “文章中兴” 
“体变曹王”——试论陆机的文体创新被引量:3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44-46,共3页钟新果 赵润金 
被钟嵘称为“太康之英”的陆机,之所以能取得西晋太康文坛的霸主地位,是与他在创作实践中对各类文体进行大胆的探索与创新分不开的。陆机在文体方面的创新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奠定连珠体的基本体式;二、确立骈文的基本格局;三...
关键词:陆机 文体 创新 
抚己有深怀 慷慨独悲歌——试论陶渊明诗文中的悲情之美
《河西学院学报》2004年第6期38-41,共4页钟新果 
被后世称为“田园诗人”的陶渊明,似乎是一个极为“静穆”的人。然而,细读其诗文后,会发现在其豁达的外表下面,其实掩藏着很多的有关悲情的内容,从而表现出一种独特的悲情美。本文试从以下五方面论述其悲情美:一、忧生患死的悲凄美;二...
关键词:陶渊明 诗文 悲情美 
作家论是王充文学批评思想核心——从元气论到才性论被引量:1
《河西学院学报》2003年第6期42-45,共4页肖元初 钟新果 
王充由于否定“天”的主宰性,所以他从中看到了人的主体性的觉醒,作家论成了王充文论思想的核心,他从元气论入手为后世文论才性提供了前提准备。《论衡》的《定贤篇》、《超奇篇》说明了王充的主要精神。
关键词:王充 文学批评 作家论 元气论 《论衡》 《定贤篇》 《超奇篇》 
论陶诗中的悲情
《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第B05期183-185,共3页钟新果 何林军 
历来人们对陶渊明诗歌中的悲情很少提及和关注 ,其实陶诗在平淡冲和的整体风格下 ,有着太多的有关悲情的内容 ,具体表现为四类 :1 生死之悲 ,2 士不遇之悲 ,3 羁旅、离别之悲 ,4 孤苦之悲。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 ,是因为陶诗中对悲情采...
关键词:陶渊明 诗歌 悲情 艺术风格 生命意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