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英

作品数:14被引量:20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福建农林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分子印迹悲剧性女性《雷雨》分子印迹聚合物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艺术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发文期刊:《牡丹江大学学报》《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艺苑》《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具身性与假定性:沉浸式剧场的观众身份设计探究
《艺苑》2024年第5期35-39,共5页周鸿宇 彭祥波 陈小英 
沉浸式剧场将观众纳入舞台之中,强调观众的主动参与和体验,观众的身份设计对剧场的整体呈现和演出结构有较大影响。文章从沉浸式剧场中观众具身在场的身份性质入手,将“具身性”与“假定性”两个概念作为考察观众身份设计的两个维度,提...
关键词:观众身份 沉浸式 剧场 具身性 假定性 
路易斯·布儒瓦环境雕塑的悲剧性与净化作用
《雕塑》2024年第5期82-85,共4页陈小英 周鸿宇 徐如 
2023年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项目(项目编号:KSYT2301A)。
路易斯·布儒瓦创作的环境雕塑,以奇异的场景来表达童年回忆与情感。长期以来学界多关注布儒瓦的私人经历和作品的“自传性”,环境雕塑的出现使观者的接受层面受到重视,路易斯艺术的“悲剧性”在环境雕塑中获得更进一步表达并作用于观...
关键词:路易斯·布儒瓦 环境雕塑 艺术接受 悲剧性 净化 
明清仕女画中女性活动与园林空间特征关系
《时尚设计与工程》2024年第3期7-10,共4页张宇 陈小英 
明清女性作为园林的主要活动群体之一,其审美意趣和内涵特质影响着园林空间的意境与布局,因此研究园林活动与空间特征的关系,对理解女性与园林之间的关联以及园林空间内在营造理论有着积极意义。明清时期是仕女画发展的鼎盛时期,大量画...
关键词:明清仕女画 女性活动 园林空间 
路易斯·布儒瓦环境雕塑的剧场性研究
《雕塑》2023年第6期58-59,共2页陈小英 周鸿宇 
福建农林大学研究生院2020年度项目(项目编号:69915001015)阶段性成果。
环境雕塑是路易斯·布儒瓦创作生涯后期的代表性形式,其作品具有戏剧姿态、叙事性与互动性的显著特征。本文试图通过文献与案例分析,探究其环境雕塑的剧场性。笔者认为,路易斯·布儒瓦环境雕塑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使观众获得了内外...
关键词:剧场性 环境雕塑 路易斯·布儒瓦 情境 
社会交换理论视角下的非营利组织与名人互动策略研究被引量:5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7期170-173,共4页陈小英 
如何挖掘社会资源来提升组织能力是非营利组织管理的关键,名人被视为具有社会价值的资源,个体成名之后往往从事公益事业回馈社会和广大的受众。因此,非营利组织和名人之间可以形成某种合作关系。这种互利合作关系是建立在共同意义空间...
关键词:非营利组织 名人 社会交换理论 
福建乡村旅游产业升级路径研究——闽台乡村旅游的“成长差距”比较被引量:12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7期172-176,共5页陈小英 
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4B104)"闽台乡村旅游创意互动和产业对接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近年来福建乡村旅游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但与台湾乡村旅游发展相比在发展理念、开发主体、开发路径、政府支持、产业融合等方面存在明显的"成长差距"。福建乡村旅游要实现产业升级,应学习台湾乡村旅游的先进经验,注重以下方面提升:理念...
关键词:闽台 乡村旅游 旅游业态 旅游规划 乡村旅游创意 
“梦”的意象与女性主体建构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90-94,共5页陈小英 
女性主义反抗男权专制后,要思考女性主体如何建构。陈染向以"私人写作"拥有独特的姿态,她对"梦"意象的偏爱,贴切地表现真实与虚幻交合的生存形式,深入女性成长秘密,追问女性貌似精神自由的"成长"的艰难与困惑。陈染的探索充满对女性主...
关键词:陈染  女性 成长 
大学语文朗读功能的再审视与实施策略
《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94-96,共3页陈小英 
朗读是一种历史悠久、行之有效的教学法,是学生感知文本、体验情感的重要手段,本文从大学语文朗读的重要性、朗读策略和注意点出发,提出自己关于大学朗读的看法,以达到在高校重视朗读的目的。
关键词:大学语文 朗读 熏陶 感悟 
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女性文学与丁玲的文学转折被引量:1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109-112,共4页陈小英 
丁玲在五四精神影响下进入了文学界,以其大胆独白而受到关注。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她的创作出现了重要转折,从女性革命走向革命女性,这一方面是因为其女性创作找寻不到出路,另一方面是由于其政治选择。在20世纪40年代,丁玲的一些作品还...
关键词:丁玲 转折 女性革命 革命女性 
《中国妇女》(1939—1941年)中女性婚恋话语研究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47-50,共4页陈小英 
1939年创刊、1941年终刊的《中国妇女》,是研究战时解放区妇女问题的重要刊物之一。文章从历史、文学、时代思潮等角度来观照其女性婚恋问题,探究在战争环境中、革命大局下,解放区女性婚恋自主的艰难。
关键词:《中国妇女》 解放区 女性 婚姻自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