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慧荣

作品数:18被引量:168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政治学民主研究民主协同治理社会治理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科技信息》《比较政治学研究》《实证社会科学》《政治学研究》更多>>
所获基金: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传统政治思想中的分配之道:基于共同体意识和政道思维的新解读
《政治学研究》2024年第6期35-49,M0004,M0005,共17页陈慧荣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制度建设向治理效能转化的历史路径研究”(21BZZ043)的研究成果。
收入和财富的分配之道有两个相互关联的“基源问题”:第一,分配在怎样的共同体内发生和讨论;第二,在界定的共同体内,分配如何服务于理想政治秩序的建立。围绕这两个“基源问题”,本文从共同体意识和政道思维两个视角重新解读儒家、法家...
关键词:共同体意识 政道思维 财富分配 儒家 法家 道家 
制度信誉、社会联盟与非正式产权:巴西土地改革与占地运动
《比较政治学研究》2022年第2期261-283,共23页蒋光明 陈慧荣 
2021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制度建设向治理效能转化的历史路径研究”(21BZZ04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非正式产权在发展中国家非常普遍,对政治经济发展具有重大影响.本文聚焦于与正式产权方向相悖并使正式产权趋于无效的竞争型非正式产权,试图解释它是怎样兴起和扩散的.以制度信誉和社会联盟为解释变量,本文提出一个新的分析框架:第一,...
关键词:非正式产权 土地改革 巴西占地运动 制度信誉 社会联盟 
治道思维下的制度观:韩非子“对话”西方新制度主义者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22年第5期134-142,共9页陈慧荣 李宁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制度建设向治理效能转化的历史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1BZZ043)。
在治道思维下,韩非子的“法治”学说和西方新制度主义者关于体制稳定性的“制度转向”研究都秉持制度工具论。韩非子的“法”与现代学者笔下的“制度”都具有约束性和规范性,都是统治和治理的工具。在治国理政层面,韩非子和西方新制度...
关键词:治道 制度 韩非子 新制度主义 
非正式制度与国家治理:一项研究述评被引量:1
《实证社会科学》2022年第1期143-159,共17页蒋光明 陈慧荣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制度建设向治理效能转化的历史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1BZZ043)
国家治理研究的“制度转向”把制度建设及其作用机制带回我们分析的中心。国家治理的制度基础包括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之于国家治理,犹如暗物质之于物理学,普遍存在且非常重要,但难以观测和研究。本文系统梳理了非正式制...
关键词:国家治理 非正式制度 制度变迁 新制度主义 
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执政的制度基础被引量:4
《比较政治学研究》2021年第1期197-216,283,共21页陈慧荣 李赫楠 
在面临诸多挑战的情况下,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创造了长久高效执政的奇迹,其治国理政的制度基础何在?本文从制度主义角度出发,考察了人民行动党在"治党"和"党治"两大方面的制度安排及其对于治国理政的意义。具体而言,"治党"制度指的是人民...
关键词:新加坡人民行动党 一党制政体 政权稳定 政治制度化 
土地分配与政治秩序:以非洲和拉美国家为例被引量:1
《国外理论动态》2020年第3期152-162,共11页陈慧荣 
土地分配与政治秩序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土地分配通过何种机制影响政治秩序?本文以统治者、精英和大众三个行为体之间的互动为轴线,从土地占有不平等程度、土地产权制度、大众动员和国家管控四个视角,以拉美和非洲国家的土地分配和改革为...
关键词:土地分配 政治秩序 土地产权制度 大众动员 国家管控 
治乱之道:革命理论回顾与前沿被引量:1
《比较政治学研究》2018年第2期11-30,231-232,共21页陈慧荣 齐伟辰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新型城镇化中包容性土地制度与社会治理创新研究”(项目编号:15CZZ024)的资助
秩序与革命犹如一个硬币的两面,欲求长治久安,则必先洞彻革命的逻辑。什么是革命?为什么有些社会发生了革命而另一些社会能持久稳定?革命的动态过程有什么特征?革命对于政治体制、经济发展和社会平等等重大问题有什么影响?本文从社会科...
关键词:革命理论 革命原因 革命过程 革命结果 革命研究方法 
碎片化权威主义下协同治理的司法路径——以“中国政府采购第一案”为例被引量:13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8年第5期95-103,共9页裴俊巍 陈慧荣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新型城镇化中包容性土地制度与社会治理创新研究”(项目编号:15CZZ024)
部门本位主义和碎片化权威结构长期束缚国家治理的协同能力。针对碎片化权威主义理论,学界曾提出社会力量参与政策协同的修正版,构建了“共识型决策”的替代模型,也探讨过如何克服协同失灵和构建整体性政府。然而,既有研究都局限于...
关键词:碎片化权威主义 协调机制 法院 
土地制度与再分配的政治学
《实证社会科学》2016年第2期24-31,共8页陈慧荣 
郑永年先生有过一个重要论断:中国一切问题的本质是土地问题.当前的所有问题均离不开土地,中国政治改革甚至民主化的突破口可能并不在政治领域,而是在土地领域(郑永年,2011).关于我国土地制度的学术著作汗牛充栋,学者们对土地制度的特...
关键词:征地制度改革 集体建设用地入市 郑永年 土地改革 社会抗争 学术著作 政治学 民主化 
民主研究的科学精神——评《民主崩溃的政治学》被引量:1
《实证社会科学》2016年第1期105-111,共7页陈慧荣 
“民主”与“科学”是时髦的词汇,然而,科学地研究民主并不太常见。赵鼎新注意到,“近三十年来,中国发表的有关民主的著述不少,但其中绝大多数都属于‘处方’式的工作”(赵鼎新,2010)。规范性的处方或者倡议固然有其价值,但如果没有扎...
关键词:已有经验 民主转型 赵鼎 实证科学 商务印书馆 政治学 实证研究 理论综述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