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松林

作品数:45被引量:106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杜甫文学创作中华诗词素质教育古代文学研究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社会学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词学》《文献》《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华书画家》更多>>
所获基金: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霍松林诗词选
《中华书画家》2015年第7期143-143,共1页霍松林 
关键词:玉泉观 群龙 雨洗 人豪 高韵 哀希腊 落帽 皋兰 双崖 尘劫 
九十二岁高龄为本刊题词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F0003-F0003,共1页霍松林 
略论中国古代诗学的优良传统
《新华文摘》2010年第15期91-93,共3页霍松林 
纵观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在文学创作中,提倡题材、体裁、风格的多样化,反对单一化,正是中国古代诗论的优良传统。
关键词:中国古代诗学 传统 文学批评史 文学创作 古代诗论 多样化 单一化 
论杜甫赠别诗被引量:2
《文学遗产》2010年第3期42-55,共14页霍松林 
本文先简述赠别诗的传统,认为杜甫对赠别诗开疆拓土,在思想和艺术上都有极大的突破。然后以入蜀为界,将杜甫的赠别诗分为前后两期,举例论述。认为孔、孟倡导的"善与人同"、"与人为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中华先进文化的...
关键词:赠别诗 送别 留别 临别赠言 
略论中国古代诗学的优良传统被引量:1
《社会科学战线》2010年第6期203-208,共6页霍松林 
纵观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出于"偏嗜"、出于"文人相轻"、出于"门户之见"、出于某种政治目的,只肯定某种题材、某种形式、某种风格而否定其他的论调,虽不乏其例,但从主要倾向看,提倡题材、形式、风格的多样化,反对其单一化,则是中国古代...
关键词:中国古代诗学 文学创作 题材 体裁 风格 
词苑春浓绽异葩——喜读《全宋词评注》
《词学》2009年第2期1-2,共2页霍松林 
宋词,这是与唐诗并提比美的艺术瑰宝,因而自宋代以来,不断有人汇编汇刻。唐圭璋先生求全求精,从一九三一年开始,穷七年之力,编就《全宋词》总集,由商务印书馆铅排,于一九四○年在抗日烽火中的长沙出版。时局艰危,疏失难免。唐先生念兹在...
关键词:全宋词 词苑 《全宋词》 唐圭璋先生 抗日烽火 铅排 艺术瑰宝 永遇樂 胡仔 州刺史 
文雄四海仰龙门
《今传媒》2009年第12期43-43,共1页霍松林 
韩城是一块古老而神奇的地方。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从华夏上古的“禹凿龙门”,到中古时期的“迁生龙门”,俨然已成为这座文化名城之人物和事物的见证。两千多年前,司马迁在饱受莫大屈辱之后,“不坠凌云之志”,
关键词:龙门 文化底蕴 中古时期 文化名城 司马迁 
《青春集》自序
《长江学术》2007年第4期163-165,共3页霍松林 
我把从上初中到大学毕业以前所写的东西编为《青春集》出版,连自己也哑然失笑:这不就是古人所说的"敝帚自珍","灾梨祸枣"吗?青春是美好的,而且只有一次,一去不返。人老念旧,我已虚度了八十六个春秋,老了,对于美好的、一去不返的青春,怎...
关键词:天水 陇南 中国文学批评史 传统诗词 文艺副刊 初中 散文 写作 小学 课外阅读 
重修紫云楼记
《世界博览.看中国》2007年第10期79-79,共1页霍松林 
灵台日朗,灵沼月明,此周文王游息之所也。先秦儒家赞其"与民同乐"以阐扬其民本思想,至今传为美谈;然而历代帝王所建之池沼楼台真能与民同乐者鲜矣。必求一例以实之,其惟以紫云楼为标志之曲江风景区乎!紫云楼始建于开元盛世,北邻曲江池,...
关键词:紫云楼 邻曲 与民同乐 先秦儒家 历代帝王 芙蓉园 开元盛世 日朗 大唐帝国 上巳 
元结的山水诗与山水游记刍议被引量:3
《甘肃社会科学》2007年第5期50-52,共3页霍松林 
元结的山水诗山水游记前承陶渊明,后启柳宗元。他的山水诗与山水游记构成了一个理想的山水世界,这个理想的山水世界寄托了元结多重的人生企求与愿望。其创作心态主要是受安史之乱的影响,同时还受儒、道意识以及陶渊明隐逸思想的影响。
关键词:元结 山水诗 山水游记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