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海香

作品数:26被引量:68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北京工商大学法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文化全球化民族文化文化现代文化马克思主义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经济管理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期刊:《广西社会科学》《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重庆社会科学》《社会科学》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北京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提升及其实践困境被引量:4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10期77-85,184,共10页魏海香 
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文化影响力理论构建”(15KDA001);北京工商大学教改项目(jg2151008)。
中华文化通过运用吸引、说服、感召等柔性的方式和手段,对其他民族国家的观念与行动产生作用和影响,从而被世界更大程度地认同以更好地发展自己的能力与力量,此即是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它是由中华文化主观国际影响力和中华文化客观国际...
关键词:中华文化 国际影响力 主观国际影响力 客观国际影响力 
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现实困境与提升路径被引量:15
《新疆社会科学》2020年第4期96-106,148,共12页魏海香 
北京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文化影响力理论构建”(15KDA001)的阶段性成果。
作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没有出现文明断层的国家,中国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但中华文化在其对外传播上明显落后于西方文化,如何“加强中华文化的内部建设”和“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构成了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现实困境及实现提升...
关键词:中华文化 国际影响力 困境 路径 
马克思恩格斯的“影响观”及其视野下的文化国际影响力
《东南学术》2020年第3期89-95,共7页魏海香 
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文化影响力理论构建”(项目编号:15KDA001)。
在黑格尔看来,“影响”的实质是一种外在的量变,而其现实性则体现为思维对现实社会的影响。马克思恩格斯对“影响”的哲学诠释却主要和他们的社会性、现代性思想相联系,如认为“相互影响”是基于人类现实的社会联系;社会影响与自然影响...
关键词:影响 辩证法 现代大工业生产方式 文化国际影响力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民族文化国际影响力的理论与现实被引量:7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5期105-110,共6页魏海香 
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文化影响力理论构建”(15KDA001)阶段成果
经济全球化与民族文化国际影响力具有五重内在逻辑关系,其是经济全球化成为当代民族文化国际影响力释放、增强、竞争等的背景的理论缘由。总体来看,当代世界文化影响力格局呈五层塔状结构。总结这一格局发现,民族文化国际影响力的重要...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 民族文化 国际影响力 内在逻辑 格局 
论美国文化国际影响力模式及其特点被引量:3
《新闻传播》2019年第4期4-5,共2页魏海香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提升研究"(13CKS017);北京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文化影响力理论构建"(15KDA001)阶段性成果
美国文化国际影响力排名世界第一。价值观影响力、传媒影响力和文化市场影响力构成美国实施其文化国际影响力的三条主要通道和基本模式,且这三条通道并非单独发挥作用,而是彼此交织渗透和协同作用。从战略战术层面来看,美国实施文化国...
关键词:美国文化 文化国际影响力 特点 
对美国高校哲学课教学模式的考察及分析被引量:1
《文学教育》2018年第36期55-57,共3页魏海香 
本文以美国Nazareth college为例,对美国高校哲学课教学模式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考察和分析。结合与我国高校哲学课教学模式的比较,具体论述了其在授课内容设置、授课方式、批改作业方式、考试方式及哲学课外活动等方面的做法和特点,并分...
关键词:Nazareth COLLEGE 哲学课 教学模式 
文化全球化发展趋势与全球文化系统被引量:1
《现代交际》2018年第24期53-54,52,共3页魏海香 
北京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5KDA00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3CKS017)
文化全球化的发展机制决定了文化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其既不是某种单一的全球文化的形成,也不是西方强势文化的一统天下,而是将呈现出一种与各文化体紧密结合且相互依存的全球文化系统发展的趋势。全球文化系统的出现和形成需要相当长的...
关键词:文化全球化 趋势 全球文化系统 
对中国古代人性论及良心概念的辨析
《学理论》2017年第6期54-57,共4页魏海香 
北京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5KDA00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3CKS01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关于人性生来是善还是恶这个问题,大体上有五种观点:第一种认为人之初性本善;第二种主张人之初性本恶;第三种则是人生来无善无恶;第四种是人生来既善也恶;第五种则认为,有的人生来是善,有的人生来是恶。这些观点直到...
关键词:古代人性论 人性 良心   
全球化与世界历史关系批判
《现代交际》2017年第4期56-59,共4页魏海香 
北京市哲学社科规划基金重点项目(15KDA00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3CKS017)的阶段性成果
在长期的全球化与世界历史研究中,"全球化与世界历史的关系"问题被长期遮蔽了,而这一问题是当代所有全球化理论与世界历史理论由此出发的理论预设。对"全球化"实质及其范畴的理性批判是考察"全球化与世界历史关系"的逻辑前提。"全球化"...
关键词:全球化 世界历史 批判 关系 多元聚合 
从时代的高度构建世界历史理论的当代形态——评叶险明教授《世界历史理论的当代构建》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3期156-156,共1页魏海香 
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曾是中国学界的一门“显学”,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既有的研究成果越来越凸显其局限性,其主要表现有三:首先,缺少对世界历史理论的特性与形态的研究,故使世界历史理论的基本问题模糊不清;其次,缺少对马克思主义世...
关键词:世界历史理论 当代形态 马克思主义 教授 中国学界 研究成果 主要表现 时代问题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