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艳卉

作品数:19被引量:7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上海戏剧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编剧戏剧叙述者个案人工智能更多>>
发文领域:艺术文学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发文期刊:《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上海戏剧》《戏曲研究》《戏剧文学》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曙光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人工智能辅助编剧的观察与启示
《福建艺术》2025年第2期18-25,共8页刘艳卉 
上海市教委“人工智能促进科研范式改革,赋能学科跃升计划”项目资助成果,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话剧编剧学理论研究》(项目编号:22ZD07)阶段性成果;上海东方英才项目资助成果。
人工智能能够在多大程度服务于戏剧编剧,以及是否能够取代人类,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选择了若干有代表性的人工智能创作系统,结合与其有关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分析。结论是人工智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辅助编剧,但是质量尚无法达到...
关键词:质量 研究工作 人类 辅助 创作系统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辅助下的编剧方法与策略——以《编剧坊》为例
《四川戏剧》2025年第2期75-80,共6页刘艳卉 
202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话剧编剧学理论研究”(项目编号:22ZD07)的研究成果;上海市东方英才计划、上海市人工智能赋能学科跃升计划项目资助。
人工智能融入编剧,并不意味着剧作者的主体地位受到动摇。这种人机协作的新编剧模式,必将催生新的编剧思维与创作习惯,因此,探索新形势下的编剧理论和策略十分必要。通过实践研究发现,在人工智能辅助编剧实践的过程中,应该结合大模型创...
关键词:人工智能 编剧法 剧本创作 《编剧坊》 
论戏剧文本中叙述者的分类——兼论布赖恩·理查逊戏剧叙述者分类的不足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3期60-69,共10页刘艳卉 
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经典叙事学与现代编剧理论的融通研究”(21YJA760039);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话剧编剧学理论研究”(22ZD07)。
叙述者的存在是研究戏剧文本叙事的起点。布赖恩·理查逊将戏剧中的叙述者分为框架叙述者、内在叙述者/独白叙述者、独角戏叙述者、生成叙述者、隐含作者和历史作者等多类。然而,他对叙述者的分类存在割裂文本与舞台演出、虚拟世界界限...
关键词:戏剧文本 编剧叙事 布赖恩·理查逊 叙述代理 
经典叙事学视角下的编剧叙事研究——历史、框架与问题被引量:1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23年第2期122-133,共12页刘艳卉 
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经典叙事学与现代编剧理论的融通研究”(项目编号:21YJA760039);教育部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中国戏剧故事工厂’创新实践与探索”(项目编号:202116002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话剧编剧学理论研究”(项目编号:22ZD07)。
从经典叙事学出发的编剧叙事研究,必须要实现原有的叙事学框架与编剧学体系的融合,既讲“解构”也讲“结构”,既重视理论的推演,也重视对实践的指导。根据戏剧文本实际去重塑叙事者、叙事视角、叙话语、叙事时空等叙事学概念,还要探讨...
关键词:编剧叙事 经典叙事学 戏剧 叙事者 
“言语”还是“行动”——论《美国野牛》与《拜金一族》中的戏剧语言被引量:2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20年第1期127-139,共13页刘艳卉 
本文通过分析美国剧作家马梅特的两部剧作《美国野牛》和《拜金一族》中的"言语",认为马梅特有意识选择方便人物"言说"的情节,有意识地让人物的"言语"和"行动"具备一致性。当"言语"用于辩论、说服、威胁交流对象,使之接受和屈服于自己...
关键词:大卫·马梅特 言语 行动 戏剧张力 情节 
《漫漫圣诞归家路》中的叙述者与叙述话语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19年第1期248-262,共15页刘艳卉 
2016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戏曲剧本创作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16ZD0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波拉·沃格尔的《漫漫圣诞归家路——一部有演员的木偶戏》是一部以'叙述者'讲述故事并引领结构的作品。它的叙述者兼具演员/角色的身份,作者依据剧情的发展引入不同的叙述者,同一叙述者的叙述功能和类型也随剧情发展进行调整。这部剧...
关键词:《漫漫圣诞归家路》 波拉·沃格尔 叙述者 叙述话语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编剧MFA写作课程教学简述
《戏剧艺术》2017年第5期46-53,共8页刘艳卉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戏曲剧本创作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项目编号:16ZD03】的阶段性成果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戏剧系的编剧专业隶属于艺术学院,主要培养MFA的编剧人才。本文通过对该校写作课程研究以及同国内相关专业的教学比较,发现其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上的几个特点:重视同表演、导演等专业的合作,老师教学模式多种多样,多...
关键词:哥伦比亚大学 编剧 MFA 课程 
从“风景戏剧”到“视象戏剧”——格特鲁德·斯泰因、约翰·凯奇及罗伯特·威尔逊被引量:1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17年第4期57-67,共11页刘艳卉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戏曲剧本创作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项目编号:16ZD03)阶段性成果;上海市教育基金会教育创新计划"戏曲叙事特征及剧作思维比较研究"(项目编号:14SG45)的阶段性成果
格特鲁德·斯泰因提出了"风景戏剧"的概念,旨在破除亚里士多德戏剧线性、叙事的、语言的、心理的戏剧模式,但格特鲁德·斯泰因并未在剧作实践上给出理想范本。之后的约翰·凯奇以"偶然"作为创作方法和原则,运用《易经》原则,尝试通过去...
关键词:格特鲁德·斯泰因 风景戏剧 约翰·凯奇 罗伯特·威尔逊 视象戏剧 
国外主要戏剧影视编剧软件功能综述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16年第3期93-109,共17页刘艳卉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曙光计划"项目(项目编号:14SG45);上海高峰高原学科建设计划(项目编号:SH1510GFXK)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以国外流行的戏剧影视编剧软件Power Structure、Power Writer、Plot Control、Movie Outline、Final Draft以及Celtx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它们的主要功能和设计思想的比较分析,为中国的编剧实践及编剧教学提供有益的借鉴,为进一步设...
关键词:编辑软件 主要功能 设计思路 
高等院校“戏剧教育”专业课程模式研究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6年第1期52-56,共5页刘艳卉 
本文对“戏剧教育”的内涵及高等院校“戏剧教育”专业的发展历史和课程模式进行了研究,认为当下“戏剧教育”的课程设置主要有“以戏剧为本位”、“以教育为本位”、“戏剧与教育综合”的三种模式。并且认为,不同高校应该根据办学传...
关键词:戏剧教育 “教育戏剧” “教育剧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