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瑞华

作品数:18被引量:44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信阳师范学院法学与社会学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未成年人犯罪前科消灭刑法司法考试刑法理论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当代法学》《湖南社会科学》《广西社会科学》《江苏警官学院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不作为共犯中的“作为义务”被引量:1
《湖南社会科学》2017年第2期68-73,共6页古瑞华 
2015年国家社科基金"实质正犯理论与共同犯罪立法模式研究"(15CFX025)的阶段性成果;2014年教育部项目"共犯体系与共犯立法研究"(14YJC820078)的阶段性成果
作为义务是不作为犯罪成立的先决条件,也是不作为共犯成立的必要条件之一。在体系性地位上,作为义务是衡量保证人资格的核心,其在犯罪要素中应归于构成要件该当性的层次;"犯罪阻止义务"和"法益保护义务"的二元化的作为义务类型,对区分...
关键词:作为义务 不作为共犯 地位 类型 来源 
“两山论”下民族地区生态扶贫的法治保障被引量:7
《贵州民族研究》2017年第3期29-33,共5页古瑞华 
2015年国家社科基金“生态文化建设与公众生态意识提升互动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15BKS052)的部分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两山论"重要论述,为我国生态建设和扶贫攻坚实现双赢提供了全新的理论基础和方法指引,民族地区在生态扶贫方面潜力巨大。针对现实中面临法律制度、法律观念和法律人才等短板因素,国家和民族地区应提高环境保护法效力层次...
关键词:“两山论” 生态扶贫 法治保障 
论我国精神损害国家赔偿标准的完善——以刑事冤错案件为切入点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5期57-60,65,共5页古瑞华 
2014年最高人民法院重大审判理论调研课题
我国于2010新修订的《国家赔偿法》,明确规定精神损害赔偿的法律地位。但由于立法的相对粗疏,精神损害赔偿的标准在该法中未明确规定,造成在司法实践中精神损害抚慰金的具体数额各地区、不同案件中差异极大。这一状况在刑事冤错案件的...
关键词:《国家赔偿法》 精神损害赔偿 标准 抚慰功能 上限标准 
亲手犯与身份犯关系辨析——以实行行为类型为视角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12-16,21,共6页古瑞华 
信阳师范学院青年基金项目(201102)
亲手犯虽最初以间接正犯的对立物出现,但在根本上应从犯罪的性质出发,以法益侵害和构成要件定型性作为主体与行为能否分离的判断要素。亲手犯与身份犯的关系上,同一说与排斥说均有不妥之处;将身份犯的实行行为作可让渡的实行行为、部分...
关键词:亲手犯 身份犯 实行行为 法益侵害 构成要件定型性 交叉关系 
共同过失犯罪概念的学理解读及立法完善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57-61,共5页古瑞华 
针对学界关于中国《刑法》第25条第二款中"共同过失犯罪"的不同理解,运用逻辑分析和历史分析的方法,从法条间的逻辑关系、历史渊源两方面对共同过失犯罪的概念进行考察,认为中国刑法中"共同过失犯罪"所指的就是过失犯的共同犯罪问题,将...
关键词:共同过失犯罪 同时犯 限制肯定说 共同过失实行犯 
社会管理创新视阈下我国前科人员犯罪治理的新思路被引量:1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106-110,共5页古瑞华 
我国前科人员犯罪治理制度主要有累犯从重处罚制度、部分前科报告制度以及特定职业禁止制度。这些制度反映出我国前科人员犯罪治理存在重惩处轻预防、重防控轻治理的倾向,与社会管理创新政策直接冲突。为此,前科人员犯罪治理应尝试建立...
关键词:前科人员 帮教防控一体化 犯罪治理 社会管理创新 
部分前科报告制度的提出与展开——我国《刑法》第一百条新解被引量:3
《广西社会科学》2011年第9期89-92,共4页古瑞华 
我国目前的前科报告制度由于立法理念、立法技术等因素遭遇到理论和现实的困境,前科报告义务致使行为人遭遇与其之前罪行严重不匹配的来自立法和道德方面的负面评价。《刑法修正案(八)》基于保护未成年人的直接目的出发将现有刑法第一...
关键词:部分前科报告 立法价值 保安处分 前科消灭 
治理未成年人犯罪的新思路——兼论《违法行为教育矫正法》对刑法功能缺陷的弥补被引量:3
《人民论坛(中旬刊)》2011年第6期82-83,共2页古瑞华 
信阳师范学院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河南省教育厅2010年人文社会科学项目<〈违法行为教育矫正法〉与刑法功能的衔接--以未成年人犯罪治理为视角>的研究成果;编号:2010-ZX-201
未成年人犯罪目前已成为社会的一大公害,现有的刑事政策虽然提出了"教育、感化和挽救"的方针,但由于刑法功能的局限,对治理和预防未成年人再犯收效有限。《违法行为教育矫正法》的出台,必将以崭新的立法理念弥补刑罚功能调整范围的不足...
关键词:未成年人犯罪治理 刑法 违法行为教育矫正法 功能 
司法考试背景下法学专业本科生择业观的嬗变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理论)(中旬)》2011年第6期71-73,共3页古瑞华 
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国家司法考试与法学本科教学改革问题研究"(2010-ZX-202);信阳师范学院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成果
司法考试制度的出台,为我国高校法学专业本科毕业生择业带来了较大的冲击和挑战。适应新的形势,法学专业本科生在择业上应摒弃一元化的择业观,树立多元化的就业观思路,在就业心态、视野、步骤和途径方面进行一系列的调整。学校应在人才...
关键词:司法考试 法学本科毕业生 择业观 多元化 
我国前科制度若干问题探微——以未成年人前科消灭为视角被引量:1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42-45,54,共5页古瑞华 
河南省教育厅2010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0-ZX-201);信阳师范学院2009年青年基金项目;信阳师范学院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
未成年人前科消灭制度设计应遵循前科消灭制度的一般共性和未成年人特殊权益保护的精神。以此为基点,未成年人前科的概念应从广义的角度进行把握;前科消灭的范围不应做人为的限制;前科消灭的方式应将事前消灭与事后消灭相结合、自动消...
关键词:前科 未成年人前科消灭 方式 部分前科报告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