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有祥

作品数:16被引量:15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计量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磁电效应教学改革CMOS射频低噪声放大器CMOS工艺低噪声放大器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电子电信一般工业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集成电路》《有色金属材料与工程》《微型电脑应用》《科技创新导报》更多>>
所获基金:中国计量学院校立基金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偏正无关光纤干涉仪及其微位移测量应用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2018年第4期330-334,共5页叶有祥 周盛华 梅海平 
浙江省科技厅公益项目(2017C33005)
提出了一种与偏振无关的新型光纤干涉仪,采用端面镀膜的光纤自聚焦准直器,结合球凸透镜构成共光路光纤干涉仪,其探测光与参考光在同一根普通单模光纤中共光路传输,有效消除了偏振衰落影响。通过理论建模分析,并采用高精度的压电陶瓷作...
关键词:微位移测量 光纤干涉仪 共光路干涉 
基于LabVIEW的PGC零差检测技术研究被引量:1
《光学仪器》2018年第1期19-23,共5页叶有祥 周盛华 
浙江省科技厅公益项目(2017C33005)
相位生成载波(PGC)调制和解调技术是干涉型光纤传感器领域非常重要的信号处理技术。简要说明了相位生成载波的调制和解调原理,结合具体的公式推导过程对PGC-DCM解调算法和PGC-Arctan解调算法进行了详细的理论分析。利用LabVIEW软件编写...
关键词:光纤干涉 相位生成载波(PGC) 相位解调 
钴铁氧体的溶胶凝胶燃烧法制备及其物性检测
《有色金属材料与工程》2017年第6期331-333,共3页叶有祥 周盛华 
浙江省科技厅公益项目(2017C33005)
通过溶胶凝胶燃烧法制备了钴铁氧体(CoFe_2O_4)纳米颗粒,并通过压片退火成型.XRD图谱显示样品成分无杂相.通过介电测试仪和振动样品磁强计测试了样品在室温下的介电性能和磁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其介电常数和损耗都随着频率的变化而变化...
关键词:钴铁氧体 溶胶凝胶燃烧法 介电性 磁性能 
螺旋相位调制双曲余弦高斯光束的梯度力研究
《光学仪器》2017年第6期46-50,共5页叶有祥 李劲松 周盛华 
浙江省科技厅公益项目(2017C33005)
光梯度力在光镊技术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数值模拟了螺旋相位调制双曲余弦高斯光束在焦平面上光梯度力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双曲余弦高斯光束的偏心参数、螺旋相位的拓扑数可以显著地调节光梯度力分布,并且会出现一些新奇的光梯度力...
关键词:双曲余弦高斯光束 光陷阱 矢量衍射理论 光梯度力 
2.4GHz 0.18μm CMOS射频低噪声放大器的设计被引量:2
《中国集成电路》2017年第1期35-39,共5页叶有祥 周盛华 李海华 
浙江省科技厅公益项目(2017C33005)
采用TSMC 0.18μm CMOS工艺,设计应用于蓝牙系统的低噪声放大器。该放大器采用共源共栅结构,输入输出匹配良好。整个电路采用1.8V单电源供电。模拟结果表明:在中心频率2.4GHz处,LNA功率增益为15.2d B,噪声系数为1.85d B,功耗为7.2m W。
关键词:CMOS工艺 低噪声放大器 噪声系数 蓝牙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教学改革被引量:3
《科技创新导报》2016年第35期181-182,共2页周盛华 叶有祥 董艳燕 李海华 裘燕青 
中国计量学院校立教改项目(项目编号:HEX2012015);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项目编号:2015SCG424)
分析了"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的教学现状。为了适应工程教育专业论证和国际化教育的要求,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通过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考核方式等方面所做的努力和尝试,强调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加强基本概念的渗...
关键词:工程教育专业论证 电磁场与电磁波 教学改革 
量子力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科技创新导报》2014年第23期140-140,共1页周盛华 叶有祥 
中国计量学院重点课程(2010_GXYDZKJXY_04A0403028_36754);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No.Y201224240)
量子力学课程是工科电类专业基础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的物理概念抽象,应用的数学知识较多,历来都是反映"老师难教、学生难学"的课程。结合课程组多年的教学和研究的经历,从激发学生兴趣,构建物理图像,结合学科最新发展成果等方面...
关键词:量子力学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一种32位双核微处理器的设计与监控
《微计算机信息》2012年第10期55-57,共3页章鸣嬛 叶有祥 
论文实现了一个32位的双核微处理器系统,分别为ARM9实验平台上的32位"ARM CPU"和利用FPGA资源实现的32位"实验CPU",并对该双核系统的工作方式及体系结构进行了研究。通过"ARM CPU"对"实验CPU"的工作情况进行监控,利用串行接口发送的指...
关键词:双核微处理器 FPGA 监控系统 状态转换 
一种微处理器模型电路的设计与仿真
《微计算机信息》2012年第10期64-65,94,共3页章鸣嬛 叶有祥 
随着计算机及大规模集成电路的普及,数字系统设计已逐渐摆脱了传统的手工模式,几乎均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工具进行设计,即实现硬件设计的"软件化"。本文利用逻辑功能仿真软件DSCH,实现一个微处理器模型电路;分析该模型电路主要功能模块...
关键词:微处理器模型 电路设计 功能仿真 DSCH 计算机辅助设计 
基于微程序控制器的双CPU系统的设计
《微型电脑应用》2012年第5期26-28,31,共4页章鸣嬛 叶有祥 
介绍了一个基于微程序控制器的双CPU系统的设计,首先实现了一个32位微处理器逻辑(即"实验CPU"),该微处理器逻辑采用微程序控制器的设计技术,并完成其指令集的设计;而后将"实验CPU"逻辑下载至实验平台,利用实验平台内的可编程资源FPGA构...
关键词:可重构技术 微程序控制器 双CPU监控系统 状态转换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