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翊卿

作品数:12被引量:12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西藏民族大学外语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藏族大学生自我体验式《奇境》《了不起的盖茨比》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文化科学艺术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科技博览》《西藏教育》《牡丹》《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西藏民族大学外语教育发轫考略
《西藏教育》2022年第9期12-14,共3页高全孝 吴翊卿 
西藏民族大学2021年英语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团队研究生英语教学团队教改建设项目(西藏民族大学校教发〔2020〕39号)的阶段性成果。
西藏民族大学在1979年5月-1980年9月曾有过外语系(专业)筹建历史,虽然短暂,但这是西藏民族大学外语教育的发轫,意义不可小觑。本文采用文献查阅、深度访谈等方法,对西藏民族大学外语教育发轫时期进行溯源考略,旨在学史明鉴,鉴古知今。
关键词:西藏民族大学 外语教育 发轫 溯源 
欧茨小说主题综述
《牡丹》2015年第4X期52-53,共2页吴翊卿 
乔伊斯·卡洛尔·欧茨是美国当代最有影响力、最多产的作家之一,她以平均每年两本著作的速度创作,为人们勾勒出了美国20世纪30年代以来人间众生图,被誉为"穿着裙子的福克纳"和"美国的巴尔扎克"。自1963年发表处女作《北门畔》,迄今为止...
关键词:欧茨 小说主题 短篇小说集 卡洛尔 乔伊斯 存在主义者 社会问题 犹太裔 成长小说 孤绝 
从《到灯塔去》解读伍尔夫的死亡意识
《青年文学家》2014年第4Z期63-63,65,共2页李萌 吴翊卿 
2010年校级青年项目;课题名称:弗吉尼亚·伍尔夫文学作品中死亡意识之研究;项目标号:11myY18
弗吉尼亚·伍尔夫是英国历史上最重要的女作家之一,也是意识流的代表作家,因作品中有浓厚的死亡意识以及伍尔夫对人类生存与死亡独具特色的关注和剖析而闻名。本文旨在通过《到灯塔去》这部著作来解析伍尔夫独特的死亡观。
关键词:弗吉尼亚·伍尔夫 到灯塔去 死亡意识 
论提高藏族大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被引量:1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124-127,共4页赵家红 吴翊卿 
英语写作是学生英语学习中难点中的难点,它不仅关系到语言的输出,还涉及母语对目的语——英语学习的迁移。对于藏族大学生来说,英语写作有着比汉族学生更大的困难,这是因为藏族大学生是在藏、汉、英三语语境下进行英语学习的,母语——...
关键词:藏族大学生 英语写作 途径 
体验式教学模式为藏族大学生英语教学开辟新思路被引量:2
《西藏教育》2011年第10期46-47,共2页吴翊卿 
2010年西藏民族学院教改项目"少数民族大学生英语体验式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10117)的阶段性成果
藏族大学生由于地理、历史以及文化背景等原因,在英语学习上面临着比汉族学生更多的挑战,本文通过分析藏族大学生英语学习的特点,探索一套适合他们的体验式英语教学模式,并对其进行实践和论证,指出了这套模式的优点和其应深化改革的方向。
关键词:藏族大学生 英语教学 体验式 
藏族大学生英语口语学习的心理负面因素分析与心理疏导
《西藏教育》2011年第9期39-40,共2页高全孝 吴翊卿 
英语口语能力是大学生英语学习需要掌握的一项重要技能,也是学校、学生和社会用人单位对大学生英语水平十分看重的的一个方面。由于种种原因,藏族大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还远不尽人意,其中心理负面因素对学习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一面。本...
关键词:藏族大学生 英语口语 心理 
少数民族大学生体验式英语学习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以藏族学生为例被引量:1
《民营科技》2011年第9期98-98,共1页吴翊卿 赵家红 郭斌 
体验式英语学习作为一种新的语言学习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自主学习,强调在实践中学,使学生在自我体验中学习知识内容,实现自我教育。少数民族的大学生由于民族、地理、历史以及文化背景等原因,在英语学习上面临着比汉族学生更...
关键词:少数民族 大学生 体验式英语学习 优势分析 
变形世界中的自我——论《奇境》中主人公对自我的追求被引量:1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132-134,共3页吴翊卿 贾莉萍 
西藏民族学院2010年科研项目<乔伊斯.卡洛尔.欧茨小说主题多样化研究>(编号:10MYQ11)的阶段性成果
《奇境》是乔伊斯.卡洛尔.欧茨自认为写的最为艰辛的小说,书中最突出的主题是人类对自我的追求。本文运用萨特的存在主义思想对主人公杰西在不断变化的生存困境里对自我追求的历程进行了分析,揭示出作者的写作意图:在不断改变的外部环境...
关键词:《奇境》 自我 存在主义 
论《宠儿》中重新记忆对治愈精神创伤的必要性及作用被引量:1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1年第7期87-89,共3页吴翊卿 
托妮·莫里森的小说《宠儿》中最令人震撼的就是奴隶制带来的伤痛记忆的力量。当小说中的人物无法通过遗忘过去来减轻内心的伤痛时,采取了直面过去,重新记忆的方式,最终获得了自我和精神上的救赎。本文通过论述了重新记忆在治疗黑人精...
关键词:《宠儿》 奴隶制 精神伤痛 重新记忆 
论《奇境》中女性对自我的追求
《中国科技博览》2011年第28期512-512,共1页吴翊卿 
本文系西藏民族学院科学研究项目“乔伊斯-卡洛尔·欧茨小说主题多样化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0MYQ11.
美国多产女作家乔伊斯·卡洛尔·欧茨一直关注着各个阶层的美国女性,在《奇境》中,作者开始研究出身于中产阶级的妇女所面临的精神危机,这成为欧茨研究女性问题的一个里程碑。本文运用女性主义的批评方法对小说中两位中产阶级妇女对...
关键词:《奇境》 自我 女性 父权制社会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