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淑萍

作品数:23被引量:20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兰州城市学院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修辞民俗剪纸剪纸罗兰·巴特文化符号学更多>>
发文领域:艺术语言文字文学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期刊:《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宁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西藏研究》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玉垒花灯戏的语言及历史文化特征——兼评《玉垒花灯戏研究》丛书
《中国古代小说戏剧研究丛刊》2024年第1期265-272,共8页张淑萍 胡慧 
2024年度甘肃省社科规划一般项目“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视域下的陇西走廊傩文化研究”(项目号:2024YB101)阶段性成果
《玉垒花灯戏研究》丛书是一套珍贵的历史文献集合。该丛书基于扎实的田野调查和口述材料的搜集、整理,并参考地方文献而最终形成,资料可靠,内容翔实,包括《历史资料卷》《生态卷》《剧本卷》《音乐卷》《影像卷》《论文卷》。玉垒花灯...
关键词:玉垒花灯戏 自创剧目 喜感 补偿机制 
白马藏族傩文化的符号表意系统考察被引量:1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1期16-22,共7页张淑萍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项目(19YJC850016)。
白马藏族傩文化以像似符号为主要表意媒介。其中符号与对象之间的像似程度有级差,在形象像似、图表像似和比喻像似之间游移。傩文化符号系统的各个子系统总是以形象像似、图表像似或比喻像似中的某一种为主体,在此基础上累加其他两类像...
关键词:像似符号 意义 修辞 叙述 
傩舞“池哥昼”的神话现实交融性及其文化功能被引量:1
《中华文化与传播研究》2022年第2期345-355,共11页张淑萍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陇南白马藏族傩文化的符号学研究”(项目号:16YJA850006)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傩舞“池哥昼”是白马藏人最为隆重的集体性祭祀仪式,其主角“池哥”集现实人物与神话传说为一体,其原型应为仇池国白马氐杨氏政权最具开拓性的领袖杨难当,经过不断神化,成为民间传说中的二郎神、白马老爷。池哥的面具形象也累加了其他...
关键词:“池哥昼”仪式 池哥形象 神话源流 现实基础 文化建构 
论民间仪式歌的意动性及其运行模式——以白马藏族仪式歌为例
《中国古代小说戏剧研究丛刊》2022年第1期289-301,共13页张淑萍 杨么梅 
2019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9YJC850016)研究成果
民间仪式歌不是为了自娱自乐,而是唱给诸如神、鬼、乡党六亲以及其他预定的听者,以期引起听者的积极响应,产生以言成事的效果,故而民间仪式歌有极强的意动性。为了增强言外之意的力度和效度,民间仪式歌以类属于施为句的陈述句、疑问句...
关键词:施为句 歌者对听者说 情感策略 社会关系 
陇南白马藏人山歌的类型及语言特征
《甘肃高师学报》2022年第3期23-28,共6页艾丽 张淑萍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项目“莲花山地域汉藏民族共享‘拉扎节’仪式调查研究”(19YJC850016)。
白马藏人山歌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曲调婉转优美,主题包括引歌、情歌、生活歌、童养媳歌、出门歌等类型,基本句式是兴词+应词+叙事词。兴词与应词之间的呼应有多种类型,包括语音呼应、语义呼应、情景呼应、比兴呼应、性别呼应等。白马藏...
关键词:山歌 类型 语言 叙述 
河州花儿《马五哥与尕豆妹》的叙述学研究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4期49-54,共6页张淑萍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陇南白马藏族傩文化的符号学研究"(16YJA850006)
河州花儿《马五哥与尕豆妹》以临夏方言为唱词,运用多种修辞手法,直抒胸臆。叙述时间以动作时素为主,纪年时素和形象时素辅之,以动作的延续表示时间的流逝。叙述情节跌宕起伏,在正反数项之间的层层否定和反转中,情节得以推进。
关键词:语言 修辞 叙述时间 叙述情节 否定 
巫术干预与生殖崇拜——白马藏族十字三角服饰纹探源被引量:1
《西藏研究》2017年第4期111-119,共9页张淑萍 
2016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陇南白马藏族傩文化的符号学研究"(项目编号:16YJA850006)阶段性成果
白马藏族服饰纹造型独特,意味深长。四个端头各顶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十字纹,是其女性百褶衣背部的经典纹饰。经过追本溯源,十字纹的原型为火崇拜与太阳崇拜的合一,是巫术法器的符号之一;三角纹是生育神癨鱼纹的最简化图案。十字纹与三角...
关键词:白马藏族 十字纹 三角纹 巫术 
网络语言符号的像似性——评曹进《网络语言传播导论》被引量:1
《甘肃高师学报》2017年第2期22-23,58,共3页张淑萍 
2016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研究项目"陇南白马藏族傩文化的符号学研究"(16YJA850006)
在对各类网络语言符号做了大量采集和统计后,曹进得出一个结论:100%的网络语言源自模因(Meme),符号与对象之间具有不同程度的像似性。在十类网络语言符号中,表情符号和谐音属于形象像似符号,其他八类网络语言"构词法"中,图式化倾向呈上...
关键词:网络语言 符号 像似性 
大众传媒社会兰州大学生自我身份认同调查
《甘肃高师学报》2016年第2期68-70,共3页张淑萍 
兰州城市学院本科教育教学研究项目"大众传媒社会兰州大学生身份认同:现状;问题与对策--以兰州城市学院为例"的研究成果(2013-JY-37)
通过问卷和访谈以及网上查阅调查等方式,作者对兰州各本科院校在校大学生从人格角色、自主性、归属感、责任意义、人生价值等五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探讨在兰州这样的经济,社会及文化条件下大学生自我身份认同中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
关键词:大众传媒社会 兰州 大学生 身份认同 
陇中剪纸的符号修辞研究(英文)被引量:1
《符号与传媒》2015年第1期149-166,共18页张淑萍 
the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Project of Lanzhou City University,entitled"The Identification of the College Students in Mass Media Society"(Grant No.2013-JY-37)
陇中剪纸是中国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最早的剪纸出现在南北朝,集装饰、巫术和祭祀功能于一体。祭祀剪纸主要用刀、凿制作,大部分装饰剪纸和巫术剪纸用剪刀剪成。陇中剪纸的特征是野,线条粗犷,风格朴拙;饱含着图腾崇拜、生殖崇拜等原...
关键词:剪纸 祭祀 巫术 装饰 修辞 功能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