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嬿

作品数:10被引量:32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新疆大学人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维吾尔语新疆汉语方言语法化社会语言接触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天文地球更多>>
发文期刊:《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语言与翻译》《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新疆教育学院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从南疆汉话“-kεn/-ɡεn”与上海话“伊讲”[ik?]和现代维吾尔语ikεn的语义看传信范畴
《双语教育研究》2017年第2期21-29,共9页彭嬿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维吾尔语语法化研究"(07XYYU)的阶段性成果
传信(evidentiality~①),广义上指研究说话人信息的来源以及对信息的态度或介入程度,主要倾向于研究信息的三个来源:亲身体验的、听说的、推测的,其在语法层的体现被称为传信范畴。上海话里存在两个形式相同或近似,而语义、功能迥异的"...
关键词:上海话“伊讲”[ika] 南疆汉话“-kεn/-gεn” 维吾尔语-kεn 传信范畴 
汉语“给”与维吾尔语中bεr-的语法化对比被引量:4
《语言与翻译》2014年第4期32-37,53,共7页彭嬿 
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07XYY015)
文章借助语法化理论,结合对比语言学和语义学理论,以现代汉语中的"给"的语法化现象为例,对比现代维吾尔语中"bεr-"的用法和意义,从语义结构和句法环境角度全新阐述了二者语法化路径的异同:"给予"义是二者语法化的基础;特定的构式语境,...
关键词:汉语“给” 维吾尔语bεr- 语法化 对比 
语法化理论研究综述被引量:2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139-141,共3页彭嬿 刘秀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课题"维吾尔语语法化研究"(07XYY015)
文章根据国内外语法化研究的进展和现状,对语法化问题不同的表述、分歧和一些热门话题进行了梳理,重点从语法化研究定位问题和语法化的动因机制方面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语法化 定位 动因和机制 
维吾尔语动词条件式-sa/-sε的语法化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135-140,共6页彭嬿 
2007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维吾尔语语法化研究"(项目编号:07XYYO15)
维吾尔语动词条件式-sa/-sε﹥-sa(r)/-s(r)(古代突厥语、回鹘语)的语法化层级为:实语素>虚语素>派生语素(词缀)>屈折语素(屈折形态),即从表实义的实语素"想"虚化为将来时形动词,然后进一步虚化构成动词的词缀,最后继续发展,在条件式...
关键词:维吾尔语 动词 语法化 动词条件式 
维吾尔语-sa/-sε与汉语方言语气词sa被引量:2
《民族语文》2008年第2期75-80,共6页彭嬿 
维吾尔语"动词+-sa/-sε+人称形式"表示非条件意义与新疆汉语方言中的语气词sa在形式和语义上有对应关系。它们受各自语言结构、语体的制约和影响形成了一定的情景语义。
关键词:新疆汉语方言 维吾尔语 语气词 对应关系 语言结构 语义 人称 语体 
对汉族学生学习少数民族语言教学的思考被引量:4
《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10-12,共3页彭嬿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专业是新疆高校为培养懂少数民族语言的汉族双语人才而设置的专业,但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不少问题。本文提出了加强进行少数民族语言教学理论研究等观点。
关键词:汉族 民族语言 教学 
语言接触研究述评被引量:9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140-143,共4页彭嬿 
文章根据国内外语言接触研究现状,从语言接触有界还是无界、语言接触是否会产生系统的同构和对应以及语言接触的决定性因素是社会因素还是结构因素三个根本问题方面介绍了国内外学者的观点,并重点介绍了陈保亚的观点:语言接触涉及到词...
关键词:语言接触 有界无界 同构和对应 社会 结构因素 
电视连续剧《军歌嘹亮》中的“整”字被引量:4
《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63-65,共3页彭嬿 
本文通过对电视连续剧《军歌嘹亮》中“整”字这一东北方言词的用例说明,揭示了“整”字在东北方言中所具有的“万能”功能。认为,随着一些艺术家将东北方言艺术小品带入春节晚会和电视中以及中央电视台相继推出的有着浓厚东北方言色彩...
关键词:东北方言 普通话    
新疆汉语方言声调减少之成因探析被引量:1
《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34-35,共2页彭嬿 
新疆汉语方言声调减少,不能仅从其内部找原因,还须结合语言接触史来进行探讨,尤其是区内第二大交际工具——维吾尔语为代表的突厥语族诸语言的影响不可忽视。
关键词:新疆汉语方言 声调 维吾尔语 
新疆汉语方言中的“把“字句——兼论阿尔泰语对西北汉语方言的影响被引量:6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151-152,共2页彭嬿 
文章对比分析新疆汉语方言和普通话中的“把”字句,结合现代维吾尔语中的语法现象,提出“维吾尔语”影响论,并进一步结合青海、内蒙古汉语方言中的类似现象佐证阿尔泰语影响论。
关键词:阿尔泰 方言 新疆 西北 维吾尔语 对比分析 普通话 古汉语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