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京津

作品数:6被引量:19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天津外国语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认知域趋向补语语义特征隐喻机制意象图式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发文期刊:《语言文字应用》《汉语学习》《科教文汇》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礼貌原则视角下相声中的言语幽默——以岳云鹏、孙越的相声为例
《科教文汇》2021年第21期187-189,共3页朱京津 
2018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外国留学生汉语语篇转折关系标记认知与习得研究”(项目编号:18XJC740004)的阶段性成果。
礼貌的性质就是寻求调解交际中交际双方之间存在的可能发生的争执,以确保交际的顺利进行。然而,一些艺术作品在加工时,往往会为了产生幽默效果而故意违背礼貌原则。该文以Leech的礼貌原则为理论基础,分析了相声这一中国传统的幽默语言形...
关键词:礼貌原则 相声 言语幽默 
过程范畴框架下“V下来”语义习得研究被引量:3
《汉语学习》2020年第5期88-95,共8页朱京津 
2017年天津哲学社会科学“大数据视野下的复合趋向补语习得调查研究”(项目编号:TJZW17-008)的成果之一。
复合趋向补语“V下来”本义与引申义使用频繁,但因其语义复杂,本体研究只局限于单个解释,二语学习者在习得过程中仍存在较多问题。本文以过程范畴框架理论为依据,对“V下来”的位移路径进行分析,发现其路径焦点凸显“方向”和“终点”...
关键词:V下来 过程范畴框架 语义特征 隐喻机制 
“V起来”误代偏误的认知语义分析及教学应用被引量:4
《语言文字应用》2019年第2期84-93,共10页朱京津 
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一般项目“大数据视野下的复合趋向补语习得调查研究”(TJZW17—008)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以二语习得者“V起来”的误代偏误为出发点,认为造成此偏误的原因有二:一是习得者对“V起来”的语义核心不清晰;二是对与之搭配的动词语义特征不清晰。对此,本文通过语义特征分析找出了串联“V起来”各语义项的语义特征核心脉络,即[...
关键词:V起来 语义特征 隐喻机制 渗透认知理念 
认知视野下趋向补语“过来”习得统计分析被引量:3
《汉语学习》2018年第4期96-104,共9页朱京津 
天津哲学社会科学项目"大数据视野下的复合趋向补语习得调查研究"(项目编号:TJZW17008)资助
本文基于前人对复合趋向补语"过来"的认知语义研究,以中级和高级水平欧美学生为被试,针对"过来"的六个义项进行量化研究。通过SPSS的独立样本t检验和聚类分析统计发现欧美学生习得六个义项应分为三个阶段,所以本文建议教学编排顺序应是...
关键词:过来 认知域 习得顺序 
趋向补语“过来”“过去”的二语习得释义策略被引量:6
《汉语学习》2017年第2期106-112,共7页朱京津 
天津外国语大学科研项目"认知模式视野下的复合趋向补语‘过来’的二语习得调查"(项目编号:15QN05)资助
本文通过对"过来/过去"三个义项及其与之搭配的动词的语义特征分析,发现客体与参照点距离的趋近和趋远,可以通过视觉感知客体清楚与否和有无的变化来认知。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对心理认知语义的解释可以采取从视觉上的清楚变化和有无...
关键词:“过来” “过去” 意象图式 认知域 思维意识 
构式语法理论及应用研究综述被引量:8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12年第10期7-12,共6页朱京津 崔显军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项目批号:10YJA740016]“基于语义地图、表达需要和形式分工系统的汉语构式的二语习得研究”课题的支持
构式语法自20世纪90年代被国内学者们关注以来,现已有若干文献对其进行了评价或用以探讨汉语问题及多种语言现象。不能否认的是构式语法为分析一些汉语语法现象提供了崭新的视角。学者们对这一语法理论也提出了很多不同的看法。本文以...
关键词:构式语法 论元结构 构式义 词汇义 不可预测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