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万华

作品数:12被引量:120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西北大学化工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皂角刺血液相容性血管免疫排异反应动物胶更多>>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理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石油化工》《应用化学》《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有机化学》更多>>
所获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陕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固体酸催化合成丙烯酸异冰片酯工艺条件优化被引量:2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2017年第2期157-164,共8页刚勇 李万华 胡微月 李稳宏 
陕西省科技统筹创新工程计划项目(2014KTCL01-09);陕西省教育厅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13JK0692;2013JC21)
以莰烯和丙烯酸为原料,在自制固体酸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了丙烯酸异冰片酯,研究了反应条件对产品收率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合成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实验结果表明:各因素对丙烯酸异冰片酯收率影响从大到小依次...
关键词:丙烯酸异冰片酯 固体超强酸 合成 工艺条件 
低温煤焦油加氢反应规律及产品分布被引量:1
《石油化工》2016年第9期1062-1068,共7页张轩 李万华 崔文刚 牛梦龙 李冬 李稳宏 
陕西省科技统筹创新工程计划项目(2014KTCL01-09)
以煤焦油低于360℃的馏分油为原料,采用Ni WP/γ-Al_2O_3商业催化剂,在500 m L高压釜反应器中进行油品加氢实验,通过对原料油及加氢产物的GC-MS分析,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压力及反应时间对煤焦油馏分油加氢产物分布及油品性质的影响。...
关键词:低温煤焦油 加氢 加氢处理 产品分布 
离子液体提取皂角刺白桦脂酸衍生物的研究被引量:4
《化学工程》2012年第11期1-3,共3页李万华 王小刚 范代娣 
西北大学引进人才(博士)科研基金资助项目(NG0709)
考察离子液体溴化-1-乙基-3-甲基咪唑([emim]Br)作为提取溶剂对中草药中白桦脂酸衍生物的提取特性,并找到最佳提取条件。以中草药皂角刺为原料,以离子液体溴化-1-乙基-3-甲基咪唑为提取溶剂,选取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液固比3个因素,进...
关键词:离子液体 溴化-1-乙基-3-甲基咪唑 皂角刺 白桦脂酸衍生物 提取得率 
皂角刺中白桦脂酸型三萜化合物提取工艺研究被引量:2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第5期827-829,共3页李万华 栗巧云 王小刚 范代娣 
西北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资助项目;西北大学博士后科研基金资助项目
目的优化皂角刺中白桦脂酸型三萜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方法以干浸膏得率和白桦脂酸型三萜类化合物的含量为检测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考察乙醇的体积分数、料液比、提取时间和提取温度4个影响因素,确定最佳提取工艺。结果乙醇体积分...
关键词:皂角刺 白桦脂酸型三萜类化合物 分光光度法 提取工艺 
皂角刺中5个白桦脂酸型三萜的分离及抗菌被引量:12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第6期937-942,共6页李万华 李琴 栗巧云 王小刚 范代娣 
陕西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资助项目(2003K11-G916);西北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资助项目
目的考察中药材皂角刺中白桦脂酸型三萜类化合物化学成分的组成及其抗菌活性。方法用溶剂萃取、反复柱层析方法,分离纯化皂角刺中白桦脂酸型三萜类化合物,并通过NMR,MS等波谱技术确定其化学结构;用纸片扩散法测定化合物的抗菌活性。结...
关键词:皂角刺 白桦脂酸型三萜 NMR MS 抗菌活性 
皂角刺中5个白桦脂酸型三萜抗HIV活性研究被引量:21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第3期401-403,共3页李万华 李琴 王小刚 赵文明 
陕西省科技攻关基金资助项目(2003K11-G9)
目的研究中草药皂角刺中白桦脂酸型三萜的细胞毒性及抗HIV活性。方法通过体外活性筛选实验考察化合物的细胞毒性及抗HIV活性。结果从皂角刺中分离得到的5个白桦脂酸型三萜均表现出较弱的细胞毒性和强弱不等的抗HIV活性,其中化合物1,2和5...
关键词:皂角刺 白桦脂酸型三萜 抗HIV 
皂角刺中黄酮类化学成分的分离鉴定被引量:21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第6期763-765,770,共4页李万华 李琴 王小刚 赵文明 
陕西省科技攻关基金资助项目(2003K11-J9)
目的研究中药材皂角刺中黄酮类化合物化学成分。方法用溶剂萃取、反复柱层析方法,分离纯化皂角刺中黄酮类化合物,通过NMR,MS等波谱技术确定其化学结构,并进行细胞模型的体外活性筛选。结果从皂角刺中分离得到两种黄酮类化合物,结构鉴定...
关键词:皂角刺 (+)trans-2R 3R-3’ 4’ 5 7-tetrahydroxyflavanonol 8-C—glucopyranosyl-3 4’ 7-trihydroxyflavone 
NiCl_2·6H_2O催化的Biginelli反应——一锅法合成3,4-二氢嘧啶-2-酮被引量:8
《有机化学》2002年第10期788-792,共5页路军 王飞利 白银娟 李万华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 (No .2 0 0 0H0 3 );陕西省教育厅专项基金 (No .0 1JK0 81)资助项目
六水合氯化镍催化下 ,β 酮酸酯、芳香醛和脲在无水乙醇中进行环化缩合反应 ,合成了 3,4 二氢嘧啶 2 酮衍生物 ,改进了Biginelli反应 ,缩短了反应时间 ,且操作简便、产率高 .
关键词:NiCl2·6H2O BIGINELLI反应 一锅法 合成 3 4-二氢嘧啶-2-酮 六水合氯化镍 催化剂 
基因工程菌发酵生产l-苯丙氨酸工艺优化被引量:4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第1期33-35,共3页范代娣 原龙 米钰 李万华 
陕西省教委重点科研项目 (96 JZK0 8)
对重组 l-苯丙氨酸工程菌 E.coli HB1 0 1 . 发酵过程中的营养物质消耗及产物 l-苯丙氨酸的积累进行实验分析。得出 :l-苯丙氨酸在培养温度为 3 8.5℃ ,p H为 7.0~ 7.5 ,溶氧控制在 2 0 %,含糖量控制在 1 .5 %,酪氨酸添加量为 1 .0~ 1...
关键词:重组菌 L-苯丙氨酸 发酵工艺 基因工程菌 培养温度 发酵培养基 
三氯化镧催化一锅法合成3,4-二氢嘧啶-2-酮被引量:11
《应用化学》2001年第7期566-568,共3页李万华 路军 马怀让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 (2 0 0 0 H 0 3 );西北大学科研基金 (98N W0 7F )资助课题
Biginelli于1893年首次报道了乙酰乙酸乙酯、芳香醛和脲在浓盐酸催化下缩合得到3,4-二氢嘧啶-2-酮衍生物,这一合成方法被称为Biginelli反应[1]. 近年研究表明, 3,4-二氢嘧啶-2-酮类化合物具有与1,4-二氢吡啶衍生物相似的药理活性[2], ...
关键词:BIGINELLI反应 三氯化镧 合成 3 4-二氢嘧啶-2-酮 催化剂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