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会芳

作品数:10被引量:29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河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哥特小说济慈庄子恐怖美学消极能力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哲学宗教历史地理语言文字更多>>
发文期刊:《文化研究》《校园英语》《作家》《中国政法大学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论MTI翻译实践报告的理论性及其体现形态被引量:2
《外语教育研究》2024年第1期54-60,共7页李会芳 南方 
河北省社科基金项目“共同体视域下的布克奖研究”(项目编号:HB21WW005)。
在当下MTI翻译硕士学位论文中,翻译实践报告已成为最重要的形式之一。但从2007年该学位创立至今,对于翻译实践报告的理论性及其体现形态一直存在着诸多争论。作为硕士学位论文的一种形式,翻译实践报告的反思性和学术性决定了其理论性。...
关键词:MTI翻译硕士 翻译实践报告 理论性 体现形态 
《石头天使》的叙事策略与年龄主义批判
《太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6期76-82,共7页刘春蕊 李会芳 
河北省社科基金项目“共同体视域下的布克奖研究”(HB21WW005)。
加大拿小说家玛格丽特·劳伦斯的长篇小说《石头天使》是形式与主题完美契合的典范,其独特新颖的叙事技巧蕴含着作者对西方年龄主义文化的批判。小说的第一人称叙事赋予了高龄女性充分的话语权,表达了作者对老龄人群“失语”现状的不满...
关键词:玛格丽特·劳伦斯 《石头天使》 叙事策略 年龄主义批判 
论朱利安·巴恩斯的法国情结与英格兰性反思被引量:2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4期45-51,共7页李颖 李会芳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8BWW054)。
朱利安·巴恩斯的多部小说以法国为重要参照界定和反思英格兰性。在法国情结的影响下,他笔下的英格兰人在性格、思维和艺术审美等诸多方面与法国人存在明显差距,处于劣势一方,这与英格兰的传统自我认知形成鲜明对比。事实上,巴恩斯的法...
关键词:朱利安·巴恩斯 法国情结 英格兰性 反思 
浪漫主义诗歌和维多利亚小说中的哥特元素被引量:1
《校园英语》2014年第1期115-120,共6页李会芳 
河北师范大学重点基金项目“英美哥特小说的文化解读”项目编号:W2009Z08
作为几乎同时期出现的文学作品,哥特小说与浪漫主义诗歌虽然一"俗"一"雅",但二者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审美旨趣上多有重合,在布莱克、柯勒律治以及济慈的作品中可以清晰的看到哥特小说的影子,而其地位上的殊异更多的来自于语言形式上的不...
关键词:哥特小说 浪漫主义诗歌 维多利亚小说 
保罗·维利里奥简介被引量:3
《文化研究》2013年第4期218-238,共21页约翰·阿米蒂奇 李会芳 常海英 
“河北省高等学校创新团队领军人才培育计划”的资助
这是一个充满战争的宇宙,战争无时不在,战争就是它的本性。有可能存在基于其他原则的宇宙,但我们所处的宇宙似乎基于战争……(Burroughs,1991:95)人们经常告诉我:你像古人一样以一种政治的思维去推论。这是真的,我不相信社会学,它只是...
哥特小说的产生
《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38-40,共3页李会芳 
河北师范大学博士基金项目"文化诗学视野下的哥特小说研究"W2007B14)的阶段性成果
历史上第一部哥特小说沃波尔的《奥特朗托城堡》的产生与18世纪中后期英国的文化语境息息相关,它既是18世纪中期一部分英国文人的怀古热情的产物,也是一种非古典主义美学的体现。
关键词:奥特朗托城堡 哥特小说 中世纪主义 恐怖美学 
哥特小说探源被引量:2
《作家》2008年第14期42-43,共2页李会芳 
河北师范大学博士基金项目《文化诗学视野下的哥特小说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W2007B14)。
本文主要从18世纪中后期的文学状况和文化语境切入来探讨第一部哥特小说的形成,指出哥特小说既是18世纪中期一部分英国文人的怀古热情的产物,也是一种非古典主义美学的体现。
关键词:哥特小说 崇古主义 恐怖美学 
爱伦·坡诗学研究在西方被引量:1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8年第5期82-86,158,共6页李会芳 
河北省社科联2008-2009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编号:200803047)成果
爱伦·坡诗学是爱伦·坡留给文艺界的一笔遗产,也是西方爱伦·坡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不到二百年的时间里,爱伦·坡的文艺思想的研究在西方经历了从寂寂到崛起、从关注其美学思想到研究其小说理论、从探讨其单篇作品到研究其作品整...
关键词:爱伦·坡 诗学 研究 西方 
济慈的“消极能力”与庄子的“物化”论被引量:7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112-116,共5页李正栓 李会芳 
英国19世纪初浪漫主义诗人济慈的"消极能力"和中国古代美学家庄子所提出的"物化"是一对相似的诗学概念,分别对后世的文艺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但因为二者产生的文化语境不同,这两个看似相通的诗学概念之间却有着巨大的差别,主要体现在...
关键词:济慈 “消极能力” 庄子 “物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