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芳芳

作品数:7被引量:5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南昌工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喇叭汤显祖莎士比亚公共关系学课程课程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发文期刊:《神州》《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世纪之星—交流版》《魅力中国》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三全育人视野下高校多元互动实践育人功能的实现与创新
《世纪之星—交流版》2021年第17期102-103,共2页熊芳芳 
在三全育人视野下,高校应积极拓展实践载体,丰富实践内容,创新实践方式,充分发挥实践育人功能。本文从三全育人角度出发,围绕实践育人工作,探讨多元互动实践育人功能的实现与创新路径,力求多元一体、协同联动,构建多元互动的全员、全过...
关键词:三全育人 实践育人 多元互动 实现路径 
专业课教学的“课程思政”建设方法探究——以公共关系学课程为例被引量:5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1年第2期83-84,共2页熊芳芳 
2018年南昌市社科规划课题"习近平教育思想指导下江西高校少数民族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项目编号:JY201812)。
针对公共关系学,其是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学科,涵盖的领域相对广泛,诸如:心理学以及管理学等。现如今,公共关系学已经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同时也是政府建设良好形象的必要手段,更是个体创造良好形象的关键途径。因此,为确保该课程...
关键词:专业课教学 “课程思政”建设方法 公共关系学课程 
莎士比亚与汤显祖性别意识比较研究
《山海经(故事)(上)》2017年第5期20-21,共2页熊芳芳 
2016 年江西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专项课题“汤显祖与莎士比亚比较研究——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和性别诗学视角下的文学思想比较”
中国与英国在16世纪各诞生了一位伟大的戏剧大师,即汤显祖与莎士比亚,两位大师虽远隔重洋,却在中国明朝和欧洲文艺复兴时期都同时创作了大量的唤醒人性自由与解放的作品,如《牡丹亭》、《紫钗记》、《邯郸记》、《南柯记》、《罗密欧与...
汤显祖与莎士比亚女性文学形象比较研究
《山海经(故事)(上)》2017年第4期29-29,共1页熊芳芳 
江西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专项课题'汤显祖与莎士比亚比较研究'
汤显祖与莎士比亚虽处于不同国家,但恰巧都生活在16与17世纪的交替之际,他们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的社会变革之中,成为当时最伟大的造梦者.他们笔下涌现出大量像杜丽娘、霍小玉、卢氏、鲍西亚、苔丝狄蒙娜、奥丽薇亚等具有反传统思...
少数民族预科汉语课堂互动参与式教育模式研究
《神州》2012年第29期124-124,共1页熊芳芳 
本文旨在对少数民族预科汉语课堂传统教学模式现况的反思中,对民族预科汉语课堂互动参与式教育模式构建做出了初步探索。
关键词:民族预科 汉语课堂 互动参与式教育模式 
浅析《尤利西斯》从英雄到非英雄人物形象变迁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第7期27-27,共1页熊芳芳 范晓艳 
20世纪西方小说中人物形象从英雄向非英雄的变迁,是西方文学艺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结果。乔伊斯在《尤利西斯》中运用内心独白等技巧展现人物的意识世界,塑造了一个立体的非英雄人物形象,使其区别与古希腊史诗中的英雄尤利西斯。
关键词:《尤利西斯》 英雄 非英雄 
此恨何时已——《长恨歌》主题之己见
《魅力中国》2011年第11期217-217,共1页范晓艳 熊芳芳 
《长恨歌》是我国古代长篇叙事诗的杰作。但对此诗的主题,见解颇多。有主讽刺喻说者,有主爱情观者,有主双重主题说者,既有讽刺批判,又有同情歌颂。本文笔者不是一个爱情至上的人,但仍认为本事主题是以爱情为主,讽喻为辅的。
关键词:讽喻 爱情 双重主题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