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富宜

作品数:9被引量:4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人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生命伦理汉传佛教佛教伦理仪式传译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医药卫生更多>>
发文期刊:《道德与文明》《世界宗教研究》《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生命伦理学视角下的古代汉传佛教寺院医疗照护活动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2期140-145,148,共7页王富宜 
江苏省“道德发展高端智库”和“公民道德与社会风尚协同创新中心”承担的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汉传佛教生命伦理思想的传统解读与现代诠释”(2023SJZD113)成果之一。
古代汉传佛教寺院的医疗照护活动是汉传佛教生命伦理思想的重要社会呈现方式。汉传佛教寺院从事医疗照护活动,根本原因在于佛教义理将医疗照护视为慈悲心的践行,外在原因在于具备僧医、药藏、药典等条件,且得到政府和社会力量的支持和...
关键词:汉传佛教 生命伦理 寺院 医疗照护 慈善 
汉传佛教与信任关系刍论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6期31-36,131,146,共8页王富宜 
江苏省公民道德与社会风尚协同创新中心、江苏省道德发展智库、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7CZX056);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2242018S20001)资助成果之一
信任危机是现代中国社会最重要的问题之一,汉传佛教或可为当代中国社会的信任重建提供助力。汉传佛教第一面向之观念,涵盖因果报应、平等慈悲、自利利他等内容,为信任提供情感支持与心理保证,触发观念到实践的动力,为信任提供观念支持...
关键词:汉传佛教 信任 信任危机 佛教伦理 
华严典籍的早期传译被引量:2
《世界宗教研究》2017年第6期66-74,共9页王富宜 
江苏省"2011"基地"公民道德与社会风尚协同创新中心"阶段性成果之一
华严经典在华翻译发端于东汉,而后单品经与集成经并行、经与论并译。最初由西方来华僧人担任主译,精通梵语的汉人为其襄助,后逐渐形成官方译场。翻译的方法主要由"音译"转变为"意译"。华严典籍的早期翻译历程反映了魏晋南北朝大乘佛教...
关键词:华严经 翻译 流传 
近三十年汉传佛教女性研究综述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6期60-65,共6页王富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汉传佛教生命伦理思想研究"(编号:17CZX056)
佛教女性是汉传佛教发展的重要力量。近三十年来汉传佛教女性的研究成果丰富,大体可分为三大研究主题,一是从经典和文本入手分析佛教看待女性的态度,二是考察女性在汉传佛教的历史地位以及汉传佛教对女性的影响,三是调研和考察当代佛教...
关键词:汉传佛教 佛教女性 综述 
药师信仰的生命伦理诠释
《道德与文明》2017年第5期110-115,共6页王富宜 
江苏省公民道德与社会风尚协同创新中心;江苏省道德发展智库;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13&ZD066);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22422016S30048);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7CZX056)
生命伦理为药师信仰的研究与解读提供了新视角。药师信仰从伦理本体的角度揭示了生命的本源、意义和价值,涵盖生命伦理的身体伦理、性别伦理和死亡伦理等议题。同时,药师信仰还提供了生命伦理的准则和实践方式,即在信解的前提下,通过多...
关键词:药师信仰 生命伦理 佛教伦理 
深层生态学与华严佛学的“自我”观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2期97-101,共5页王富宜 
江苏省"2011‘基地’公民道德与社会风尚协同创新中心"承担的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佛教生命伦理研究"(22422015S30042;22422016S30048)阶段性成果
"深层生态学"(Deep Ecology)认为生态危机之根源在于"人类中心主义"作祟,并借助不同于西方价值判断中突出"个体"的佛教等东方思想中所强调的个体与全体的统一性理解,重新解释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同时,由于其理论主张整体的价值(holism),...
关键词:深层生态学 华严哲学 法界缘起 事事无碍 
佛教生命伦理的仪式表达被引量:2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5期37-41,154,共6页王富宜 
江苏省"2011"基地"公民道德与社会风尚协同创新中心";国家社科重大招标项目"生命伦理的道德形态学研究"(13&ZD066);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江苏近代佛教教育研究"(2242014S20078)和"佛教生命伦理研究"(2242015S30042)成果之一
佛教内含丰富的生命伦理思想,仪式和典籍等都是其表达方式。佛教仪式与佛教典籍在表达义理时形式不同:典籍以文字为载体,强调对佛教教义进行哲理和学理的思考;仪式以表演为途径,侧重对佛教教义的感悟和体验。正是仪式的过渡性和过程性...
关键词:佛教 佛教仪式 生命伦理 
“三论宗与栖霞山”学术研讨会综述
《世界宗教研究》2013年第6期189-192,共4页王富宜 董群 
由中国佛学院栖霞山分院三论宗研究所主办的“三论宗与栖霞山”学术研讨会于2013年5月10日到12日在南京举行。全国各地的法师、专家学者60余人出席了大会,会议收到学术论文61篇。与会代表们围绕会议主题进行了广泛而热烈的讨论,取得...
关键词:学术研讨会 栖霞山 三论宗 研讨会综述 中国佛学院 专家学者 学术论文 研究所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