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青

作品数:29被引量:119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上博简先秦时期补释研究生导师教育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管子学刊》《南都学坛》《军事历史研究》《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高等学校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资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试论先秦时期的“游民”及其社会影响——清华简《越公其事》补释被引量:4
《中国史研究》2021年第1期35-47,共13页王青 
"游民"是中国古代社会备受关注的群体。战国时人所言"游民",其定义、范围及社会影响等,与秦汉以降者有很大的不同。先秦时期的"游民",即脱离氏族(宗族)的不事农作之民。最早出现的"游民"是独立的工商业者,以及活跃于社会舞台的"游士"。...
关键词:游民 清华简 越公其事 五政 
基于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营养支持在结直肠癌患者术前、术后的应用被引量:8
《当代护士(下旬刊)》2018年第3期59-62,共4页王青 秦琳 
目的观察基于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营养支持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的营养状况、免疫功能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1月至8月来院行直肠癌根治术的33例患者设为对照组,2016年9月至2017年4月的30例患者设为干预组。所有患者均实施结直...
关键词:结直肠癌 营养支持 营养状况 免疫功能 
春秋后期吴、越史事记载的若干问题辨析——由出土文献引发的思考被引量:2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7年第1期70-74,共5页王青 
《国语·吴语》对于吴国史事的记载不如《左传》丰富,也有较多的歧义,与《越语》所载亦有明显的不同。特别是在黄池之会主盟者、夫椒之战发动者、越王勾践战败后如何遣使求和等问题上,这些歧义和不同体现得更加突出。近年问世的与吴国...
关键词:春秋后期 《吴语》 出土文献 黄池之会 夫椒之战 
上博简《曹沫之陈》的军事思想被引量:3
《军事历史研究》2016年第2期21-32,共12页王青 
2012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上博简<容成氏>疏证与研究"(12CZS012);全国优秀博士论文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战国竹简与先秦诸子"(201210)
上博简《曹沫之陈》是政治家言"兵",而非兵家言"战",其立足点是政治,其论兵是为了论政。其中"有克政而亡克阵"相关简文,体现了政治在战争中的优先地位、政治对战争的制约等思想。"夫阵者,三教之末"相关简文,体现了政治教化是战争胜利前...
关键词:《曹沫之陈》 上博简 政治教化 不战而屈人之兵 贵人 公孙公子 
说“收族”—兼论周代社会保障体系的一个特色被引量:3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6期179-187,共9页王青 
国家社科青年基金项目"上博简<容成氏>疏证与研究"(项目编号:12CZS012);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上博简<吴命>与<国语.吴语>综合研究"(项目编号:10YJC770088);全国优秀博士论文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战国竹简与先秦诸子>(项目编号:201210)的阶段性成果
"收族"是周礼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周代社会保障的一项重要举措。"收族"的原初意义是为延续大宗统绪,宗族才有聚拢的核心。春秋时期,"收族"逐渐向扶贫济困的"家施"转变,有了社会救助的内容,由此,"收族"也上升到国家层面,成为当时有影响...
关键词:收族 宗族 周代社会 社会保障 
关于季札研究的若干问题再探被引量:3
《齐鲁学刊》2014年第5期5-12,共8页王青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上博简<吴命>与<国语.吴语>综合研究"(10YJC770088);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上博简<容成氏>疏证与研究"(12CZS012);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战国竹简与先秦诸子"(201210)
春秋时期吴国著名的贤大夫公子季札,因典籍记载缺略,所以其重要的事迹,如让国、隐居延陵、救陈等皆暗而不明,引发学者长期争讼。近年面世的上博简《弟子问》、《吴命》篇内容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重要启示。《弟子问》载孔子盛赞季札为...
关键词:季札 让国 上博简 吴文化 
“命”与“语”:上博简《吴命》补释——兼论“命”的文体问题被引量:3
《史学集刊》2013年第4期47-55,共9页王青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上博简<吴命>与<国语.吴语>综合研究"(10YJC770088);江苏省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上博简<吴命>研究"(10LSC005)
上博简《吴命》篇是研究春秋末年吴楚争雄的重要资料。是篇并非外交辞令的汇抄,也不是战斗檄文,而是一篇有残缺的告劳之辞。其中有关州来之争、吴救陈的记载是《国语·吴语》所没有的内容。春秋时期,"命"作为一种文体,所载的内容为诸侯...
关键词:《吴命》 “命” “语” 告劳 
“春秋笔法”与“书法不隐”——孔子史学观念的一个悖论
《天津社会科学》2012年第2期133-137,共5页王青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上博简<吴命>与<国语.吴语>综合研究"(项目号:10YJC770088);江苏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上博简<吴命>研究"(项目号:10LSC005)的阶段性成果
春秋时期是中国古代史学的奠基时期,史官所遵循的原则、修史的指导思想皆是这一时期确立的。"春秋笔法"是孔子"修《春秋》"的指导思想;"书法不隐"是春秋史官所秉持的并深为孔子所赞赏的基本原则。"春秋笔法"在于"取义","书法不隐"在于"...
关键词:春秋史学 春秋笔法 书法不隐 取义 求真 
董狐与“书法不隐”被引量:2
《史学月刊》2011年第6期114-116,共3页王青 
春秋中期,晋国发生了一件弑君大事。《左传·宣公二年》记载,是年九月,晋灵公借宴请正卿赵盾,即赵宣子的机会,埋伏甲士要将赵盾杀掉,赵盾在车右武士提弥明和助手灵辄的帮助下得以幸免,遂后逃亡。
关键词:书法 春秋中期  
禹步史料的历史民俗文献分析被引量:2
《西北民族研究》2011年第1期59-65,共7页王青 
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重大项目“中国民俗文献史纲要”的子课题成果,项目编号:02JAZJD840003
对禹步史料的分析已有多种成果,但对禹步目前尚缺乏民俗文献学方面的研究。实际上,对禹步史料进行历史文献学与民俗学综合研究,可以有一些新的见解,包括禹步与大禹历史人物史料的关系、与数术民俗文献的关系以及与先秦社会史的关系等。
关键词:禹步 文献民俗志 社会史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