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乾利

作品数:63被引量:110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宜宾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社区矫正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洗钱罪上游犯罪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西南政法大学学报》《云南行政学院学报》《高等教育研究(成都)》《西部经济管理论坛》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行贿罪现存困境及规范路径研究——以《刑法修正案(十二)》为视角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24年第4期36-40,55,共6页肖乾利 王慧君 赵亮 
四川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基层司法能力研究中心基金资助项目“行贿犯罪问题研究”(项目编号:JCSF2024-24)的阶段性成果。
行贿受贿双方基于利益勾连形成的内部壁垒,导致贿赂犯罪难以遏制。以《刑法修正案(十二)》为视角,对行贿罪的立法沿革、立法缺陷以及司法适用困境进行梳理,应当结合《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对我国现行《刑法》所规定的行贿罪选择两方面的...
关键词:行贿罪 《刑法修正案(十二)》 受贿罪 不正当好处 资格刑 
社区矫正对象教育学习体系的构建——以S省为实践样本的考察与设计
《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24年第2期23-31,共9页肖乾利 张茂一 文玉川 
四川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社区矫正研究中心项目“‘认同’建构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在社区矫正中的功效研究”(SQJZ2017-05)的阶段性成果。
教育学习是实现社区矫正对象回归社会的核心手段。但在人手不足、权责失衡的当下,基于职业风险防范,社区矫正工作人员普遍存在“重监管、轻教育”心态。为实现《社区矫正法》所要求的全程教育、个别化矫正,课题组在以S省为实践样本调研...
关键词:社区矫正对象 教育学习 社区矫正法 分类教育 
社会力量参与未成年人社区矫正路径研究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24年第3期84-89,共6页肖乾利 王高兴 王刚 
2022年度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社区矫正研究中心资助项目“社会力量介入社区矫正机制研究”(SQJZ2022-02)。
未成年人犯罪作为全球性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当前,鉴于我国未成年人犯罪日益呈现出低龄化、复杂化、暴力化的趋势,《社区矫正法》通过专章规定了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的处遇措施,并特别强调将社会力量引入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工作的必要性。...
关键词:社会力量 《社区矫正》 未成年人 亲职教育 
社会力量介入社区矫正的现实困境与路径匡正被引量:2
《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23年第1期24-28,共5页王高兴 肖乾利 
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社区矫正研究中心资助项目“社会力量介入社区矫正机制研究”(SQJZ2022-02)阶段性成果。
社会力量参与社区矫正对象的教育帮扶是社区矫正的显著特征。这既是社区矫正发展的动力,也是社区治理理念的具体表现。社会力量参与社区矫正存在调查评估主体受限、法律供给不足、行政色彩浓厚、参与模式单一等问题,导致社会力量帮扶效...
关键词:社会力量 社区矫正 社区矫正对象 刑事执行 
矫正对象的社会排斥作用路径研究--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实证分析
《宜宾学院学报》2022年第10期18-28,69,共12页冯嘉华 肖乾利 邵明 
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道德实践的动力机制问题研究”(14XZX019);四川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社区矫正研究中心2021年度重点项目“社区矫正法修改问题研究”(SQJZ202103)。
矫正对象在日常生活中面临社会资源薄弱性、支持网络脆弱性等问题,在“重惩戒防卫,轻教育复归”的社区矫正工作价值理念倾向下,这些问题将加剧矫正对象社会生活边缘化,并导致社会排斥的发生。利用社会排斥理论构建测量模型实证分析矫正...
关键词:矫正对象 社会排斥 社会融合 社区参与 社会工作 
关于完善社区矫正检察监督的思考被引量:2
《宜宾学院学报》2022年第3期38-47,共10页肖乾利 吕沐洋 王高兴 
四川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社区矫正研究中心2019年度项目“社区矫正中检察监督问题研究”(SQJZ201903)。
社区矫正检察监督,既是权力制约的内在逻辑,又是社区矫正对象权利救济的公正督促。当下,社区矫正检察监督存在法律依据空泛、监督定位模糊、信息获取滞后、监督缺乏刚性等问题,导致检察监督成效不彰,损害了检察监督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关键词:社区矫正 社区矫正法 检察监督 派驻检察 
《社区矫正法》实施效果考察被引量:4
《宜宾学院学报》2021年第4期23-32,共10页肖乾利 吕沐洋 
四川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社区矫正研究中心2019年度重点项目“社区矫正中检察监督问题研究”(SQJZ201903)。
《社区矫正法》施行以来,恢复性司法理念获得认同,司法行政机关从事社区矫正“合法性危机”得以化解,社区矫正工作体制基本建立,社区矫正检察监督及时跟进;但在刑罚理念、法律修缮、机构设置、社会力量参与等方面与立法预期、社会期待...
关键词:社区矫正法 实施效果 机构设置 尽职免责 
主持人语
《宜宾学院学报》2020年第9期1-1,共1页鲁兰 肖乾利 
2019年1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社区矫正法》,不仅有助于推进社区矫正工作的规范化、专业化、法治化;而且,作为我国犯罪治理探索的最新制度成果,它对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也有着极其重要意义。该部法律践行“共建共治共...
关键词:社区矫正 权利保障 政府购买服务 共建共治共享 部门职责 社会治理理念 组织架构 规范化 
主持人语
《宜宾学院学报》2020年第3期35-35,共1页肖乾利 
社区矫正蕴涵惩罚性与恢复性双重价值。两者孰轻孰重,是一个国家法治化、人道化的标尺。虽然社区矫正有一定的刑罚惩罚性,但它在恢复性司法理念牵引下,注重的是罪犯再社会化功能的实现。因此,从社区矫正价值取向来看,它应是一种以惩罚...
关键词:社区矫正 惩罚性 刑事执行制度 罪犯再社会化 恢复性司法理念 双重价值 人道化 主持人 
社区矫正审前调查评估制度研究被引量:4
《宜宾学院学报》2019年第7期51-59,共9页肖乾利 薛宁夫 
四川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社区矫正研究中心“治本安全观语境下社区服刑人员教育矫正效果评估研究”(SQJZ2018-02)
社区矫正审前社会调查决定着是“狱内”还是“狱外”服刑。目前的审前社会调查存在着启动随意、时限冲突、评估主体以及评估报告属性不明等问题。审前调查评估制度的完善路径包括相对明确调查评估的案件范围,应以审查起诉阶段检察机关...
关键词:社区矫正 审前社会调查 委托主体 评估报告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