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遐龄

作品数:68被引量:115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社会学系更多>>
发文主题:国家宗教儒学儒家宗教哲学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社会学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期刊:《哲学研究》《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清华西方哲学研究》《新华文摘》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美国福特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天命之性”的现代解读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4年第5期158-158,共1页谢遐龄 
天命之性是程朱理学核心概念之一。意思是,人的存在即性,与生俱来。性有二重,一日气质之性,一日天命之性,天命之性即理。按现代观念,人的社会存在是其一切社会关系之总和。每个人一出生即落人某些社会关系之中。说社会存在与生俱来,或...
关键词:天命之性 人的社会存在 气质之性 现代解读 程朱理学 现代观念 社会关系 人的存在 
康德哲学在当代中国
《新华文摘》2024年第17期37-39,共3页谢遐龄 
澄清几个误解,哲学家康德与中国思想学术界关系密切。前贤曾说,康德哲学是一个绕不过去的阶段。我的解读是,它是现代思想必修的基础课。无论是自然科学家、社会科学家,还是政策制定者,打好这个基础,都会大大增强自身实力。我的这篇纪念...
关键词:康德哲学 哲学家康德 自然科学家 自身实力 社会科学家 政策制定者 基础课 误解 
“天命之性”的现代解读——兼及戴震对朱子的辩驳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1期99-108,共10页谢遐龄 
天命之性是程朱理学核心概念之一。意思是,人的存在即性,与生俱来。性有二重,一曰气质之性,一曰天命之性,天命之性即理。按现代观念,人的社会存在是其一切社会关系之总和。每个人一出生即落入某些社会关系之中。说社会存在与生俱来,或...
关键词:天命之性 性本善 文化存在 
康有为:儒家脱离国家宗教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6期59-70,151,共13页谢遐龄 
古代中国的“王教”是政教一体的制度、组织、教化体系,即国家宗教。儒家不是宗教,经学是王道学,是国家宗教的阐释体系。儒家与国家宗教的结盟关系,始于董仲舒,终于康有为。康有为的著作和活动,宗教意义明显。他把儒学从王道学改造为神...
关键词:国家宗教 儒家 康有为 
董仲舒:儒家与国家宗教始结盟被引量:1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3期19-31,共13页谢遐龄 
古代中国的“王教”是政教一体的古代中国的制度、组织、教化体系,即国家宗教。儒家不是宗教;儒者是为国家宗教服务的人士。六经原先不是儒家经典,而是反映王教的文献。王教衰微,各职能部门自主立说、各有倾向,道术为天下裂,出现诸子纷...
关键词:国家宗教 儒家 董仲舒 
国家治理与中国哲学的起源被引量:2
《社会科学》2023年第5期5-14,共10页谢遐龄 
“惟天为大,惟尧则之”表达了孔子关于国家治理的基本原理:遵奉天道。这一论断的义涵既是政治的,也是哲学的,更是宗教的。孔子关于天道的论述,最为经典的当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相当多的哲学家同意“哲学出自宗...
关键词:王道 国家治理 天道 国家起源 
古代中国的国家宗教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2年第5期217-217,共1页谢遐龄 
古代中国的宗教情况原来很清楚。其存在,按传说,至晚始自颛项“绝地天通”,尧、舜奠基;按考古,殷、周体制完备;按文献,直至清朝末年。然而自西方宗教概念传人中国,话语变更造成思想混乱,人们误以为原先仅仅居于从属地位的道教、佛教、...
关键词:从属地位 绝地天通 民间宗教 封建迷信 伊斯兰教 清朝末年 
古代中国的国家宗教——从杨庆堃《中国社会中的宗教》看被引量:2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4期1-16,共16页谢遐龄 
古代中国的宗教情况原来很清楚。其存在,按传说,至晚始自颛顼“绝地天通”,尧、舜奠基;按考古,殷、周体制完备;按文献,直至清朝末年。然而自西方宗教(religion)概念传入中国,话语变更造成思想混乱,人们误以为原先仅仅居于从属地位的道...
关键词:国家宗教 弥漫性宗教 制度性宗教 
董仲舒礼学思想初探被引量:2
《衡水学院学报》2021年第3期3-10,共8页谢遐龄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董仲舒传世文献考辨与历代注疏研究》(19ZDA027)。
董学为《春秋》学,按某个维度看,相当于今日的历史哲学;公羊学,是宗教性历史哲学,即王道学。董子的历史使命是重修王教,于六艺中特重《春秋》。他响应时代的要求,探讨治国思路与治国活动内涵的宗教性——合乎天命,试图从《春秋》学中整...
关键词:董仲舒 礼学 ‚天、君、民‛结构 三统五端 
论陆九渊心学的思想史地位被引量:2
《中州学刊》2020年第5期105-113,共9页谢遐龄 
中国思想史的启蒙时代应定位于宋明理学。启蒙是个外来概念,评判中国社会的启蒙须确立本土标志。以“睁开眼睛看世界”确定启蒙是以西方思想为判据;以本位立场看,中国思想的启蒙在于确立“凡事都须讲道理”,因而宋儒树立天理概念当确认...
关键词:陆九渊 文化存在 返照 人格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