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松

作品数:97被引量:708H指数:1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辽宁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伤寒论》伤寒论教学改革乌梅丸四逆散更多>>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社会学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药物经济学》《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中医药临床杂志》《辽宁中医杂志》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科技厅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伤寒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3年第13期6-8,共3页王树鹏 谷松 朱辉 林大勇 赵令竹 李令康 李海波 
辽宁中医药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No.LNZYJG2020009】。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混合式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已成为我国高校教育的发展趋势。《伤寒论》作为中医四大经典之一,在中医学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学术地位,如何让学生学好伤寒论,掌握其六经辨证的精髓及理法方药的综合应用是一项长期而艰巨...
关键词:《伤寒论》 混合式教学 案例式教学 教学改革 
《疫痧草》辨治疫痧理论浅析被引量:2
《辽宁中医杂志》2023年第6期68-70,共3页赵妍 李海波 谷松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973”计划)(2013CB532004);辽宁省教育厅高校基本科研项目重点攻关项目(L202062)。
清代医家陈耕道的《疫痧草》是一部疫痧证治专著,指出疫痧之邪,由口鼻直入肺胃,故发痧必见烂喉,感疫轻则烂喉轻,感疫重则喉烂亦重。疫痧辨证以喉为主,抓住火毒伤阴的病变特点,喉、神、脉、痧四者合参,以定吉凶。疫痧的治疗提出奇正相需...
关键词:《疫痧草》 陈耕道 烂喉痧 疫痧 辨证论治 
从药物组成探四逆汤“强人”之义被引量:3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23年第5期17-19,共3页刁钰 谷松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2013CB532004)。
《伤寒论》四逆汤方,历代多强调其温阳之性,多云其:“温补下焦之元阳”,普遍认为四逆汤为温补阳气之方。但此认知与方后所注:“强人可大附子一枚,干姜三两”似有所出入。文章从单味药及拆方的角度对四逆汤的功效进行探索研究,认为生附...
关键词:四逆汤 强人 阳虚阴盛 急救回阳 
浅析伤寒与河图洛书的关系被引量:5
《中华中医药杂志》2023年第3期1325-1327,共3页方少博 谷松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No.2013CB532004)。
河图洛书中的哲学思想无不蕴含着中医的理论,张仲景最初将这种哲学思想应用于中医临床的辨证论治中,并且贯穿于《伤寒论》的始终。目前部分医家对河图洛书之理避而不言,甚者认为是谵妄之言。故文章从河图洛书的角度探究《伤寒论》的中...
关键词:河图洛书 伤寒论 术数 气机 五行 
“建中—理中—补中”代表方在临床治疗双心疾病中的应用被引量:6
《中华中医药学刊》2023年第1期148-150,I0032,共4页徐宁阳 任路 谷松 刘悦 杨关林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C1704300);辽宁省特聘教授项目(辽教发[2015]153号);辽宁省高等学校创新团队项目(辽教函[2018]479号)。
双心疾病作为现代医学研究的热点与难点疾病,经典方剂在其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查阅相关资料,发现小建中汤、理中丸(人参汤)、补中益气汤作为强健中气、温理中阳、补益中焦即“建中、理中、补中”的代表方剂,在治疗双心疾病中有独特...
关键词:小建中汤 理中丸(人参汤) 补中益气汤 双心疾病 六经辨证 八纲辨证 
陈修园对伤寒学说的研究被引量:2
《国医论坛》2022年第6期1-3,共3页方少博 谷松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课题(2013CB532004)。
陈修园尊重伤寒学说思想,维护旧论;顾护脾胃,总结了调理脾胃的治疗大法;阐明存津液是伤寒的第一要务,并且阐述了导致亡津液的病因及顾护方法;以审证分经论治为伤寒的辨证大法,分别论述六经病的辨证思路;从开阖枢、直中、伤寒期数3个方...
关键词:陈修园 护胃气 存津液 六经 传变 张仲景学术学说研究 
戴天章《广瘟疫论》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辨治的几点启示被引量:2
《辽宁中医杂志》2022年第12期69-71,共3页赵妍 谷松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2013CB532004);辽宁省教育厅重点攻关项目(L202062)。
《广瘟疫论》是由清代著名医家戴天章所著,书中论述了瘟疫的病因、传变、治疗等,以五辨为临证诊断方法,以辨表里为纲,立汗、下、清、和、补五种治法,对瘟疫的诊断和治疗均有独到见解。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表现和特点,文章认为此...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广瘟疫论》 辨证论治 湿热疫 
“经典-临床-科研”三位一体中医学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被引量:8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22年第8期100-102,共3页刘光华 吴振起 谷松 
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JG18DB314);辽宁中医药大学一流本科课程培育项目(LNZYBK201933);辽宁中医药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LNZYJG2020027)。
针对中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中医经典功底、辨证思维能力不足,学术学位研究生临床能力欠缺,总体科研培训不足、科研探索精神与科研能力薄弱的情况,提出中医经典与临床的导师共建培养团队,探索实践“经典-临床-科研”三位一体的专业学位、...
关键词:中医经典 临床 科学研究 研究生培养 
论“逐邪勿拘结粪”对现代疫病治疗的启示被引量:6
《中华中医药学刊》2022年第6期104-106,共3页赵妍 李海波 谷松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2013CB532004);辽宁省教育厅高校基本科研项目重点攻关项目(L202062)。
“逐邪勿拘结粪”是明末医家吴又可在《温疫论》中提出的疫病治疗理论,吴又可认为疫病用攻下不应拘泥于燥结,而重在逐邪外出,且需急证急攻、下不厌早,因证数攻、攻补兼施。通下法是治疗疫病的重要方法之一,随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
关键词:温疫论 下法 疫病 新冠肺炎 吴又可 
柴胡桂枝干姜汤病机探析被引量:4
《国医论坛》2022年第3期4-6,共3页王健骁 谷松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课题(2013CB532004)。
历代医家对柴胡桂枝干姜汤证病机有不同的认识,对柴胡桂枝干姜汤条文中“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此为未解也”三处看法不一。本文通过搜集古今文献,结合《伤寒论》条文对其逐一分析,认为柴胡桂枝干姜汤的病机为...
关键词:柴胡桂枝干姜汤 病机 《伤寒论》 张仲景学术学说研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