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如梅

作品数:16被引量:56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上海市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大麦花药培养愈伤组织ABT杂种优势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发文期刊:《上海农业学报》《中国油料作物学报》《浙江农业学报》《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上海市农科院青年科技发展基金“八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天然麦芽提取液对大麦花药培养力的影响被引量:4
《上海农业学报》2001年第1期27-30,共4页杜永芹 陈如梅 张国荣 余立云 黄培忠 陆雪琴 
以不同基因型大麦为试材 ,研究了天然麦芽提取液及其浓度、低温贮存对大麦花药培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 :诱导培养基添加麦芽提取液对大麦花药离体培养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试验的三种基因型平均绿苗产量增加了 37.89% ,最高达 66.80 % ...
关键词:大麦 花药培养 麦芽提取液 愈伤组织 绿苗产量 
麦芽汁、多效唑等因素对大麦组织培养的效应被引量:4
《上海农业学报》1998年第2期85-88,共4页杜永芹 陈如梅 张国荣 奏国卫 余立云 黄培忠 马俊虎 周爱华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青年科技基金
以不同基因型大麦为材料,就麦芽计、MET及愈伤组织低温处理对大麦花粉离体培养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含有10%麦芽汁的诱导培养基上花药反应早,诱导率和绿茵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分化培养基中添加1.5mg/LMET可明显增强...
关键词:大麦 花药培养 麦芽汁 愈伤组织 壮苗 多效唑 
气温、ABT等因素对大麦花药离体培养的影响被引量:5
《上海农业学报》1997年第2期19-22,共4页杜永芹 陈如梅 秦国卫 张国荣 余立云 马俊虎 黄培忠 
在固体培养体系中就麦穗离体时气温、甘露醇预处理及激素ABT各因子对大麦花药愈伤组织诱导及其分化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预处理前供体所处气温高低对愈伤组织产量有一定的影响;甘露醇预处理效果优于低温处理;ZT和ABT连用对愈...
关键词:大麦 花药培养 气温 甘露醇预处理 ABT 
ABT新剂型在百合组织培养中的应用被引量:3
《上海农业学报》1996年第3期68-70,共3页杜永芹 陈如梅 
研究结果表明,在本试验范围内,ABT生根粉对百合再生苗具有明显的生根效应.且优于常用NAA和IBA,最适浓度为0.3mg/L,最高生根率达90%.ABT10号对百合苗发根率及根系发育的效应较好.ABT生根粉对试管苗后...
关键词:百合 继代苗 ABT 生根粉 发根率 
花药培养技术在杂交大麦三系选育中的应用被引量:2
《上海农业学报》1996年第2期10-12,共3页杜永芹 陈如梅 张国荣 黄培忠 马俊虎 李承道 
上海市启明星项目
以瑞典引进的大麦核质互作型雄性不育三系为试材,与当地大麦品种(系)杂交,并于F1代进行花药培养。由花药培养再生的植株经加倍后,筛选出4个具开颖、抗大麦黄花叶病(BaYMV)的保持系93H2592、93H2593、93...
关键词:大麦 花药培养 三系配套 选择育种 
大麦核质互作型雄性不育三系选育被引量:1
《上海农业学报》1995年第3期75-78,共4页马俊虎 黄培忠 李承道 杜永芹 陈如梅 张国荣 
国家"八五"攻关项目;上海市(A)类项目;上海启明星项目
本研究以引自瑞典的大麦核质互作型雄性不育系和恢复系为材料,用我国不同品种(系)与其测交,回文转育,结果筛选出932573、932574二个具开颖、抗大麦黄花叶病的保持系。育成了930753、930754二个自交不育率...
关键词:大麦 杂种优势 黄花叶病 三系配套 抗病育种 
提高大麦花粉植株再生频率的研究被引量:4
《上海农学院学报》1993年第3期237-242,共6页杜永芹 陈如梅 
本文就如何提高大麦花粉植株再生频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的绿苗再生率存在较大差异,F_1 代明显高于其它世代,平均绿苗率为6.2%.最高达18.3%;用改良 C_(17)培养基作为诱导培养基能有效地提高绿苗率:在诱导培养基中用6%麦芽...
关键词:大麦 花药培养 再生植株 
大麦节间长度的杂种优势及基因效应分析被引量:4
《浙江农业学报》1993年第3期158-161,共4页李承道 黄培忠 刘玉芳 马俊虎 陈如梅 
上海市青年科学基金和国家"八.五"科技攻关项目
用4×5双列杂交研究大麦各节间长度的杂种优势及基因效应,结果表明:各节间长度的杂种优势均存在较大的变异,但以倒二、三、四节间长度的杂种优势较强,而倒一和五节间的杂种优势较弱。节间长度的遗传符合加性—显性模型,但加性效应更重...
关键词:大麦 节间长度 杂种优势 基因效应 
大麦抗黄花叶病(BYMV)性在杂交后代中的稳定性初探
《上海农业学报》1993年第1期83-85,共3页秦国卫 刘玉芳 马俊虎 陈恭 杜永芹 陈如梅 李承道 黄培忠 
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
1982年利用六棱抗大麦黄花叶病(Barley Yellow Mosaic Virus)品种鹿岛麦、嵊县无芒六棱、二棱耐病品种77-130,81-66,如东早3选盐选③作亲本杂交,选得F_5耐抗BYMV二棱品系1、2、3。分别混合繁殖增代,分世代室内保存。1988年F_(7~15)9个...
关键词:大麦 黄花叶病 抗病性 杂交 
大麦雄性不育性的遗传和基因定位被引量:1
《上海农业学报》1993年第1期79-82,共4页李承道 黄培忠 陈如梅 马俊虎 刘玉芳 杜永芹 陈恭 秦国卫 
上海市青年科学基金;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青年科学基金;国家"八五"科技攻关项目
用大麦7条染色体标记性状的材料作父本,与自然突变雄性不育株90-0713和90-0732配置14个杂交组合。通过F_1和F_2代的性状表现研究雄性不育性的遗传和基因定位。各组合的F_1代均可育,F_2代的可育株和不育株的分离符合3:1的比例,表明雄性...
关键词:大麦 雄性不育 遗传 基因 定位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