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祖刚

作品数:9被引量:268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烟叶游离氨基酸烟丝循环风机风选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发文期刊:《分析试验室》《烟草科技》《中国烟草学报》《化学分析计量》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烟叶中的游离氨基酸被引量:11
《化学分析计量》2007年第1期14-16,共3页陈文 王存文 王光辉 金亚利 李丹 陈祖刚 马舒翼 
用乙醇水溶液提取烟叶中的游离氨基酸并通过阳离子交换柱纯化后,采用OPA(邻苯二甲醛丹酰氯)、FMOC(9-芴基甲氧基羰酰氯)联合在线衍生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烤烟、白肋烟和香料烟中的游离氨基酸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白肋烟、香料烟和烤烟...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 烟叶 游离氨基酸 烤烟 白肋烟 香料烟 
利用液相色谱研究烘焙条件对白肋烟中游离氨基酸的影响被引量:2
《氨基酸和生物资源》2006年第4期51-55,共5页陈文 王存文 王光辉 金亚利 李丹 陈祖刚 刘国珍 
利用OPA、FMOC联合在线衍生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白肋烟在110℃、120℃、130℃、140℃、150℃分别烘焙12min和16min后游离氨基酸的含量,研究烘焙温度和烘焙时间对白肋烟中游离氨基酸的影响。结果显示整个烘焙过程是蛋白质的降解和Mai...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 白肋烟 游离氨基酸 
固相微萃取与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烟用香精的香气成分被引量:17
《分析试验室》2004年第10期22-25,共4页董丽 朱书奎 粟学俐 熊国玺 陈祖刚 李丹 吴采樱 
采用固相微萃取顶空取样技术和气相色谱 质谱法对烟用香精002的香气成分进行了分析鉴定,对总离子流色谱图的峰面积进行归一化定量。在固相微萃取中使用85μm聚丙烯酸酯(PA)和100μm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作为萃取纤维,在烟用香精分析中...
关键词: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 烟用香精 香气成分 
南雄晒黄烟在湖北试种后农艺性状和工艺质量的变化被引量:2
《中国烟草学报》2004年第2期21-26,45,共7页何结望 吴风光 王建新 程炳发 陈祖刚 云月利 蔡德田 
应用同时蒸馏萃取装置 ,结合气相色谱仪与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仪 ,对南雄晒黄烟、黄冈晒黄烟、和引进到黄冈毗邻的新州试种的南雄晒烟进行了二氯甲烷提取物中的主要成分进行了定性分析 ,并采用内标法测定了主要致香成分的相对含量。通过 ...
关键词:南雄晒黄烟 农艺性状 同时蒸馏萃取 致香成分 
造纸法再造烟叶致香成分的分析被引量:34
《烟草科技》2002年第6期19-23,共5页蔡冰 王建新 陈祖刚 李丹 熊斌 
应用同时蒸馏萃取装置 ,结合气相色谱仪与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仪 ,对进口烤烟型造纸法再造烟叶和国产烤烟型造纸法再造烟叶二氯甲烷提取物中的主要成分进行了定性分析 ,并采用内标法测定了主要致香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表明 ,进口再造烟...
关键词:造纸法 再造烟叶 气相色谱/质谱法 致香成分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烟叶中的游离氨基酸被引量:8
《氨基酸和生物资源》2002年第1期54-57,共4页陈文 王光辉 李丹 黄龙 陈祖刚 
用不同浓度的乙醇溶液提取烟样中的游离氨基酸 ,结果显示 ,存在最佳的乙醇溶液浓度 ,使烟样中被提取的游离氨基酸总量最大 ;对比了活性炭、乙醚、5 %磺基水杨酸、阳离子交换柱的纯化效果 ,发现阳离子交换柱的纯化效果较其它三种试剂要...
关键词:烟叶 游离氨基酸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 测定 
国内外造纸法薄片工艺与品质比较被引量:168
《烟草科技》2002年第2期4-10,共7页陈祖刚 蔡冰 王建新 叶明樵 熊斌 
对国内外造纸法薄片的生产工艺、品质 (包括外观状况、物理性质、常规化学成分、感官评吸情况、主要香味成分 )和配方使用情况进行了详细的比较 ,分析了国产造纸法薄片生产及质量中存在的问题。初步分析认为 ,国产造纸法薄片的常规物理...
关键词:造纸法 烟草薄片 品质 生产工艺 卷烟填充料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进展及其在烟草行业中的应用被引量:26
《烟草科技》2001年第11期15-17,共3页刘国珍 陈祖刚 李丹 刘扬 庞代文 
对国内外近红外光谱的发展现状、分析技术特点、分析仪器、近红外光谱中常使用的化学计量学方法以及近年来近红外光谱在烟草行业中的应用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较详细的综述 ,认为近红外光谱与其他方法相比具有简便、快速、无污染、样品无需...
关键词: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 仪器 化学计量学 烟草 应用 
碘值法判断烟叶醇化程度的研究被引量:10
《烟草科技》2000年第5期10-12,共3页黄乐平 陈祖刚 殷发强 熊斌 陈可虹 何佳文 
采用碘值法对不同地区、不同醇化时期烟叶的醇化程度进行了判断。结果表明 :判断准确率高达 80 %以上。与传统方法 (目测和评吸 )相比 ,碘值判断法操作简单、快速、重现性强 ,且减少了人为的误差 。
关键词:烟叶 醇化程度 碘值法 判断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