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明凤

作品数:9被引量:6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广西民族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共犯村规民约苗族一说共犯独立性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期刊:《新余学院学报》《传承》《理论观察》《广西社会科学》更多>>
所获基金: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侦查措施改革对腐败犯罪侦查的影响——以“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和“技术侦查措施”为例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5年第9期37-40,共4页何明凤 蔡家华 
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Innovation Project of Guangxi Graduate Education)"新加坡反贪污贿赂刑事立法及启示"(项目编号:YCSW2014131)阶段性成果
2012年修订的刑诉法对原有侦查措施进行了较大调整。其中,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制度和技术侦查措施对检察机关侦办腐败案件产生了重大影响。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设置,对腐败犯罪案件的侦查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但在实践中还需制定具体的实施...
关键词:腐败犯罪侦查 指定居所监视居住 技术侦查 
我国侦查权性质探析被引量:2
《新余学院学报》2015年第4期50-53,共4页何明凤 蔡家华 
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新加坡反贪污贿赂刑事立法及启示>(YCSW2014131)
侦查权性质的确定对我国刑事诉讼程序的改革与完善具有重要意义。法学界针对我国侦查权性质的确定仍有很大争议,主流学说包括"行政权说"、"司法权说"、"双重属性说",但这些学说都不能准确概括侦查权的本质属性。侦查机关的性质和职能不...
关键词:侦查权性质 行政权说 司法权说 双重属性说 多元属性说 
苗族村规民约与国家制定法的冲突协调路径探析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期48-51,共4页何明凤 蔡家华 
苗族村规民约是对苗族习惯法的现代传承,对维持苗族地区的和谐与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苗族村规民约无论在民事、刑事还是处罚方式上都与国家制定法存在较大冲突,为了能够充分、合理地发挥苗族村规民约的功能,必须协调两者之间的矛盾...
关键词:苗族村规民约 国家制定法 冲突 协调 
正义与法律正义的探讨
《传承》2014年第7期124-125,共2页何明凤 
法律的制定存在固有的缺陷,甚至有些法律可称之为"恶法",这样的法律不符合社会历史发展的潮流,也不符合普通大众对"正义"的追求理念。人们往往会反抗这样的法律,但这样的反抗却违背了法律正义。正义与法律正义有着密切的联系,但也存在...
关键词:法律正义 正义 区别 协调 
苗族村规民约探析被引量:1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6期122-126,共5页何立荣 何明凤 
政治的变革、经济的不断进步和文化教育的发展对苗族习惯法提出了各种新的要求,为习惯法向村规民约的演变提供了必要的社会条件。因为习惯法向成文法发展是一种客观的必然趋势,国家制定法调整的范围有限,亟需具备一定效力的村规民约加...
关键词:苗族 习惯法 村规民约 
论所有权的法哲学理论基础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6期65-68,共4页何明凤 
所有权的法哲学理论关乎其完善和发展,研究所有权的法哲学理论应当从多方面进行思考,黑格尔的自由意志论和所有权的人格定在是所有权的法哲学理论中最抽象的概括,从宏观上影响着所有权的产生和发展;康德的"你的和我的"理论对所有权的产...
关键词:所有权 自由意志 “你的和我的”理论 人性恶理论 
共犯从属性与独立性统一说之提倡被引量:2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4年第7期59-63,共5页何明凤 
关于共犯性质之争主要集中于共犯独立性与共犯从属性的对立,进而在我国又产生了所谓的折中理论"二重性说"。综观这些学说的论证依据,或多或少存在缺陷,甚至部分论证只流于形式。借鉴各家学说合理之处,否定其不足,提出共犯从属性与独立...
关键词:共犯 共犯独立性 共犯从属性 统一说 
我国与新加坡受贿犯罪立法比较及其启示被引量:1
《广西社会科学》2014年第9期48-53,共6页何立荣 何明凤 
广西民族大学中国-东盟研究中心开放课题
新加坡对受贿犯罪的规定具体、严格,无论是在犯罪构成上还是在刑罚体系方面都与我国存在较大差异。借鉴新加坡受贿犯罪立法,我国立法者对受贿犯罪主体的规定应采用概括式与列举式相结合的方式,适当扩大主体范围;将犯罪对象扩大到"非财...
关键词:中国 新加坡 受贿犯罪 立法 比较 启示 
我国腐败犯罪刑罚体系完善建议——以废除死刑为基点
《理论观察》2014年第7期86-87,共2页何明凤 
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资助项目(Innovation Project of Guangxi Graduate Education):"新加坡反贪污贿赂刑事立法及启示"(YCSW2014131)阶段性成果
近期,在"两会"上有代表提倡国家应当坚定对腐败犯罪"零容忍"的态度,试图通过死刑实现腐败犯罪的预防目的。然而死刑的保留不仅不符合腐败犯罪的罪质,并且还违背时代的发展潮流。因此,应当废除腐败犯罪中的"死刑"。要达到预防与惩罚的最...
关键词:腐败犯罪 废除死刑 罚金刑 资格刑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