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洪宇

作品数:10被引量:8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徐州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女性意识艾丽丝·门罗曲折新媒体教育模式研究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更多>>
发文期刊:《三明学院学报》《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更多>>
所获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新媒体下的大学英语教育模式研究被引量:3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7年第4期55-56,共2页刘洪宇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改变了大学英语教育的传统模式。本文以新媒体下的大学英语教育模式改革为研究内容,指出我国各大院校在英语教育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整改措施,以实现大学英语教育与新媒体技术相结合的目标,进而提...
关键词:新媒体 大学英语 教育模式 
解读《男孩与女孩》中女性意识成长中的曲折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年第12期200-201,共2页刘洪宇 
2015年度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探究艾丽丝.门罗小说中的女性主义特征(课题编号2015SJD466)";徐州工程学院2014年科研课题(编号XKY2014304)
《男孩与女孩》(Boys and Girls)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艾丽丝·门罗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文章通过对这部经典的重读,来审视社会文化环境制约下,女性意识在自我追寻的道路上面对的困惑和压抑、挫败和思考,并对男女性别的天然差异和...
关键词:女性特征 惯性约束 文化身份 
走在死亡的路上——谈戴维·洛奇《失聪宣判》中的死亡主题被引量:1
《新余学院学报》2016年第6期72-75,共4页刘洪宇 
英国作家戴维·洛奇在其2008年创作的小说《失聪宣判》中,从多个层面互为对照地对死亡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自我剖析。其幽默嘲讽的笔调里流露出面对衰老的无奈和忧伤,但更多的是作为一位社会学者对人生死亡主题的真诚自省,表现...
关键词:戴维·洛奇 《失聪宣判》 死亡主题 自我剖析 
古风审美视域下中国古诗词的英译策略——以《诗经·关雎》为例被引量:1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年第12期67-68,共2页吴蒙 刘洪宇 
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一阵以中国古典诗词为典范的"中国风"吹入西方世界。西方人眼中的东方诗词文化是"音美"、"形美"、"意美"的结合,散发着古典与神秘的魅力。然而,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古诗词在英译的过程中难免会造成"美...
关键词:古风审美 古诗词 英译策略 《诗经·关雎》 
艾丽丝·门罗《脸》中女性意识的冲突与和解
《龙岩学院学报》2016年第3期112-116,共5页刘洪宇 吴蒙 
2015年度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探究艾丽丝.门罗的女性主义特征"(2015SJD466)
短篇小说《脸》﹙Face﹚是艾丽丝·门罗2009年发表的短篇小说集《幸福过了头》(Too Much Happiness)中的第六篇,可谓是门罗后期小说的代表之作,具有典型的门罗特征。故事中出现的两位母亲形象被门罗以对照鲜明的笔触向读者呈现,并且将...
关键词:意识冲突 自我防御 追求本真 
《温洛岭》中女性意识的自我冲突
《三明学院学报》2016年第1期86-90,共5页刘洪宇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5SJD466);徐州工程学院科研课题(青年项目)(XKY2014304)
加拿大著名女作家艾丽丝·门罗在进行艺术创作时从不曾将目光偏离女性命运。《温洛岭》中的女主人公妮娜面临着进退维谷的双重困境:一方面妮娜出于生计所迫无法摆脱对普维斯的依附;另一方面又因普维斯对其身体监控和行动囚禁而日益渴望...
关键词:《温洛岭》 女性意识 自我冲突 
心灵的桎梏——谈艾丽丝·门罗作品中男权话语对女性意识的影响被引量:1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1期97-100,共4页刘洪宇 房洁 
2015年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5SJD466)
分析了艾丽丝·门罗短篇小说的创作特色,以《多维的空间》和《温洛岭》两部作品为例,从男权话语对女性意识的压迫,男权话语与女性意识成长之间的依存两方面探讨了男权话语在女性意识成长道路上的作用,以及对女性意识心理构建产生的重要...
关键词:《多维的空间》 《温洛岭》 男权话语 女性意识 心理构建 
艾丽丝·门罗的消解艺术被引量:1
《宜春学院学报》2015年第4期77-79,共3页刘洪宇 
徐州工程学院2014年立项科研课题(青年项目)(编号:XKY2014304)
作为当今英语文坛最负盛名的短篇小说作家之一,艾丽丝·门罗通过对女性人物和心理的深入挖掘,书写了一个个细腻纯粹而又接近人性的故事。在人与人微妙曲折的关系中窥见出人心深处隐秘的伤痛。门罗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社会伦理关系的温和...
关键词:消解 伦理关系 女性人物 
带着伤痛前行——谈艾丽丝·门罗《多维的空间》中女性意识的曲折苏醒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4年第9期87-89,共3页刘洪宇 
门罗在其多部短篇小说中谈及女性意识这一主题,并从社会和个人生活经历等方面探讨了男权婚姻关系中女性意识受到的压抑和扭曲。本文借由门罗创作的又一短篇力作《多维的空间》为视角,一窥女主人公多丽在唤醒自己的女性意识中经历的微妙...
关键词:艾丽丝·门罗 男权婚姻 女性意识 
浅谈艾米莉·勃朗特诗歌创作的几个特点被引量:1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2006年第11期73-75,共3页刘洪宇 吴蒙 
艾米莉·勃朗特是19世纪初英国文坛上一位卓尔不群的女作家、诗人。她的诗歌创作常以荒原的背景,基调凄哀哀伤,感情热烈深沉而又豪性奔放。笔下的爱情尤为炽热独特,其对比手法效果强烈,显示了诗人不入俗流的气质和创作风格。
关键词:艾米莉·勃朗特 荒原 爱情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