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秉毅

作品数:14被引量:15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哲学观哲学黑格尔马克思哲学命题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期刊:《晋阳学刊》《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毛泽东研究》《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习近平的人民主体论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7期173-180,188,共9页刘秉毅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哲学基础研究”(18AZX004);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优秀青年学者”支持计划。
习近平的人民主体论是群众史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创造性运用和创新性发展,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站稳人民立场,确立“一切为了人民”的观念。这既需要在思想上对人民群众深怀敬畏之心,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更需要在实际...
关键词:人民主体论 为了人民 依靠人民 人民共享 
如何理解毛泽东“哲学就是认识论”命题被引量:5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4期15-22,共8页刘秉毅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8FZX001);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优秀青年学者”支持计划。
毛泽东“哲学就是认识论”命题中的认识论概念所关注的不是“认识何以可能”,也不是“人的认识活动本身”,而是“如何认识”的问题。因此,毛泽东通过这一命题想要表达的观点是,哲学就是研究如何正确地认识世界的理论。他之所以提出这一...
关键词:毛泽东 哲学观 认识论 哲学原理教科书 “哲学就是认识论” 
“马克思的哲学观”研究的几个前提性问题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6期639-644,共6页刘秉毅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6M590720);武汉大学"70后"学者学术发展计划资助项目(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研究团队)
研究"马克思的哲学观"就是要把握马克思关于哲学本身的思想。为了更好地进行这一研究,我们需要明确"马克思的哲学观"与"马克思哲学观"这两个概念既有区别,又直接相关,研究"马克思的哲学观"就是为了充实和发展我们的"马克思哲学观";"马...
关键词:马克思的哲学观 马克思哲学 原理教科书 
论马克思的哲学观的基本原则——基于哲学与现实关系问题的视角被引量:1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2016年第1期91-100,共10页刘秉毅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马克思、恩格斯的哲学观比较研究”(项目编号:2016M590720)
马克思继承了黑格尔主义中理性与现实同一的原则,相信哲学是具有现实的实践意义的思想力量。但与此同时,他又明确反对哲学仅仅满足于思想内部的'现实感',而主张哲学在尊重现实权威、充分向现实世界开放的前提下,真正地'改变世界'。据此...
关键词:马克思 哲学观 哲学与现实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观的多向度展开
《兰州学刊》2016年第6期85-93,共9页刘秉毅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16M590720)
由于所面对的时代问题和所处的文化传统的差异,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对于哲学本身的理解也各不相同: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马克思主义者倾向于将哲学视为一种历史辩证法,如卢森堡和列宁就分别考察了辩证法所应有的特征;西方马...
关键词:哲学观 哲学的意义 哲学的功能 哲学与现实的关系 意识形态批判 
马克思的哲学观与马克思哲学的发展——兼论马克思是否实现了自己的哲学观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1期140-146,共7页刘秉毅 
马克思的哲学观与马克思哲学是在相互作用中共同发展的:哲学与现实的同一性原则激发了马克思的宗教、政治批判,而包含在这一批判中的自我意识研究又反过来促使他明确了哲学的世界化诉求;异化劳动理论是马克思意图使哲学贴近现实的一次尝...
关键词:马克思的哲学观 马克思哲学 哲学与现实的关系 
毛泽东研究的方法论问题——以尼克·奈特对经验主义方法的批判为例被引量:2
《毛泽东研究》2016年第1期119-123,共5页刘秉毅 
尼克·奈特立足于西方毛泽东研究的历史和现状,批判了在其中占据主导地位的经验主义方法。通过对读者作用的强调,他否认了作为中立领域的文本的存在,并突出了理论和意识形态的因素对于解释的影响。尽管没有提出一种建设性的方法论模式,...
关键词:毛泽东研究 尼克·奈特 经验主义 方法论 
《唯物辩证法大纲》所赋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风格——纪念《唯物辩证法大纲》成书50周年被引量:1
《马克思主义研究》2015年第10期90-97,共8页汪信砚 刘秉毅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李达全集整理与研究"(10&ZD062);武汉大学自主科研项目(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
在主编《唯物辩证法大纲》过程中,李达从三个方面赋予马克思主义哲学以鲜明的中国风格:一是通过恢复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往哲学遗产的联系、突出实践观点及其认识论意义,强调辩证法与唯物论的统一以及对立统一规律在辩证法中的核心地位,...
关键词:李达 《唯物辩证法大纲》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中国实践与中国话语”理论研讨会综述被引量:1
《哲学动态》2014年第9期109-110,共2页刘秉毅 
2014年6月6-7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行政学院、光明日报社和武汉大学共同主办,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协同创新中心承办的“中国实践与中国话语”理论研讨会在武汉大学召开。来自全国多所科研机构、高校以及学术报刊的百余位专...
关键词:中国话语 研讨会综述 实践 中国社会科学院 马克思主义理论 国家行政学院 武汉大学 学术研究 
论马克思的哲学观被引量:1
《哲学研究》2013年第12期13-18,共6页汪信砚 刘秉毅 
对马克思所实现的哲学革命和所开创的哲学传统的深人理解,离不开多层次、多角度的考察。但同时也应看到,以哲学观为切入点的研究作为其中最直接的一条路径,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之所以这样说,一方面是由于哲学观是哲学中最具基...
关键词:马克思的哲学观 形式和内容 哲学传统 哲学革命 理论活动 前提预设 哲学思想 哲学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