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金业

作品数:10被引量:8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答题系统工业园区校企合作人性计算机技术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艺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学理论》《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电影文学》《大众文艺(学术版)》更多>>
所获基金: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大数据背景下智能答题系统功能设计研究与实现被引量:1
《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23年第6期53-54,共2页周金业 刘雷 
大数据背景下军体融合训练智能答题系统,项目类型:一般项目,项目编号:GJJ217405。
基于本校实际军训、体育训练等现实情况的需求,设计了一款基于军训、体育训练的专业性知识和训练的在线答题系统。该答题系统针对当代大学生的军体融合训练理论知识,现阶段国内没有系统的知识库,为了便于统计该类理论知识,通过网络技术...
关键词:大数据背景 答题系统 智能答题 
基于计算机技术的无纸化体育训练考试答题系统被引量:3
《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22年第11期42-44,共3页周金业 
伴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以及进步,考试的形式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而相比于传统的考试方式来说,无纸笔考试形式不仅在优越性方面十分显著,而且从现阶段教育教学活动开展的角度来进行分析,其普及度也在持续提升。因此,在实际进行体育训...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 无纸化 体育训练考试答题系统 
工业园区企业与高职院校合作实践相关问题研究被引量:1
《教育教学论坛》2013年第48期210-211,共2页周金业 谢晓鸣 
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资助项目成果(项目编号11YB475)
推进工业园区与高职院校对接,是深化职教体系建设和高职院校合作开放办学的重点。本文就正确认知在对接过程中政、企、行、校各自角色功能及利益关联问题做了尝试分析,结合工业园区与高职院校合作具体实践,进一步阐述了对接过程中高职...
关键词:工业园区 高职院校 对接实践 研究 
利益相关者视野下的高职院校与工业园区对接研究被引量:2
《继续教育研究》2012年第12期48-49,共2页胡蓉 周金业 
鉴于高职教育的特质和自身发展的规律,在利益相关者理论框架下对高职院校的利益相关者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工业园区作为重要的利益相关者对高职院校的存在意义,并提出了高职院校与工业园区对接过程中各自行为调适与管理的策略。
关键词:利益相关者理论 高职教育 校企合作 行为调适 管理策略 
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院校特色信息资源平台建设研究被引量:1
《企业导报》2012年第19期228-228,共1页姚华 周金业 方元春 
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立项项目研究成果(项目编号GL1263)
本文通过分析校企各自资源优劣,阐述在"校企合作"模式下如何构建有利于共享、共赢、共发展的信息资源平台,从机制体制、平台框架及内容、平台建设与管理等方面明确了如何构建特色信息资源平台。
关键词:校企合作 特色 信息资源 平台建设 
身体书写的力量与《金陵十三钗》叙述范式
《电影文学》2012年第18期76-77,共2页周金业 王平 
表演艺术中演员身体具有日常身体和表演身体双重性质。电影中人物的身体仪式化后具有某种形而上的审美意义。影像中人物形象在动态中完成个性塑造,进而完成人物形象的审美演进。构建身体表演仪式化就是审美意义迁移化过程。身体表意系...
关键词:身体表演 审美 叙事范式 人性 
在虚构与纪实中偷情——解读电影《二十四城记》
《学理论》2010年第4期151-152,共2页周金业 
文章从影片的"现代性"的内在追求及对日常生活的关注,分析电影文本的感伤性美学表达。将个体的生活存在经历与社会历史变革密切链接,是电影文本能让受众在纪实与虚构中对生活产生感伤的审美体验的精神锐器。
关键词:现代性 日常生活 审美体验 
《色·戒》,身体表演的真实内涵
《电影评介》2010年第5期29-30,共2页周金业 
用身体演绎革命的大义和国家的概念的创作模式,成就了很多革命历史题材影片。电影《色·戒》中身体成为影片话语的中心,通过对身体赋予的外在意义和身体本身的肉身思考,深度指向了个性自由与社会制约二者的悖论,揭示了潜意识中个体的文...
关键词:身体 革命 肉身 人性 
略论二十世纪初革命党人的志士精神——以汪精卫行刺摄政王为例
《大众文艺(学术版)》2009年第19期149-150,共2页周建福 周金业 
二十世纪初,暗杀成为革命党人从事革命的一种常见方式,1910年汪精卫行刺摄政王堪称这一时期的重大政治事件和精神事件。本文拟就汪精卫在此次暗杀事件前后言论及行为试作分析,探讨这股激进思潮彰显的志士精神背后所潜隐的文化心理成因。
关键词:二十世纪初 革命党人 志士精神 汪精卫 暗杀 
《非诚勿扰》,都市白日梦的体验与生成
《大众文艺(学术版)》2009年第3期33-33,共1页周金业 
本文从大众文化角度解读冯小刚贺岁商业电影的审美取向;通过分析《非诚勿扰》揭示冯氏贺岁电影泛审美倾向。受众从影片中接受到白日梦般的体验,生成了个体对审美趣味、价值观念新的取向,由此亦对个体主体精神、生存意义产生了消极影响力。
关键词:大众文化 白日梦 体验生成 审美取向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