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旭鹏

作品数:12被引量:15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人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荀子庄子政治哲学天人观道通为一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发文期刊:《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枣庄学院学报》《泰山学院学报》《江西社会科学》更多>>
所获基金: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约翰·格雷的“权宜之计”及其局限被引量:1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6期88-93,共6页孙旭鹏 王樱霖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中国古代谏议制的儒家思想基础研究"(13BZX047)
约翰·格雷作为一位自由主义思想家,他一方面梳理了自由主义的发展脉络,另一方面也察觉到自由主义在解决现代性问题时的困局。约翰·格雷认为自由主义内部始终存在着两种面孔,一种充满着对理性共识的追求,另一种则主张多元价值的共存。...
关键词:约翰·格雷 权宜之计 后自由主义 局限性 
自然·和平·自由——荀子与霍布斯政治哲学比较被引量:2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4期24-29,共6页魏福明 孙旭鹏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4ZDA010);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资助项目(KYLX-0070)
荀子与霍布斯分别为中西方政治哲学的重要代表人物,其思想的相通之处在于,荀子与霍布斯都以"自然"为起点,认为"自然"导向纷争,希望通过依靠"圣人"和"君权"来实现和平;不同之处在于,二者实现和平的路径不同:荀子通过自上而下"圣人制礼"...
关键词:荀子 霍布斯 自然 和平 自由 
庄子与卢梭的自由观比较被引量:1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2期40-45,共6页孙旭鹏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古代谏议制的儒家思想基础研究"(13BZX047);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和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资助项目"荀子的礼法观与现代法治精神"(KYLX_0070)
庄子与卢梭作为中西方哲学上的重要代表人物,其思想上既有契合之处,也存在着明显分歧。契合之处在于,二者都以追寻"自由"为目标,并且认同"自然",批判"文明";分歧之处在于,二者实现"自由"的途径不同:庄子立足于"个体",认为"自然"即是"自...
关键词:庄子 卢梭 自然 文明 自由 个体 社会 
哲学的基石:以政治为中心的人类社会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第2期6-9,共4页孙旭鹏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资助项目"荀子的礼法观与现代法治精神"(KYLX_0070)
作为一门"爱智慧"之学,哲学追求的究竟是何种智慧,答案并不是唯一的。然而可以归结为一点,那就是哲学的思考始终不能脱离人类社会,脱离了生活的哲学终成空谈,也不成其为哲学。而人类社会的终极问题总是脱离不了政治,因为思考人类社会秩...
关键词:哲学 人类社会 政治 
荀子天人观新论——政治哲学的视角被引量:4
《北方论丛》2016年第1期98-102,共5页孙旭鹏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资助项目"荀子的礼法观与现代法治精神"(KYLX_0070)
荀子对天人关系的探讨始终是围绕着"人"这一核心来进行的,作为自然性的"天",人类是无法干涉的,而作为形而上意义的"天",却为人类政治生活提供了终极依据。荀子天人观的本质是其政治哲学的形而上基础,其中包含有两个维度:一个维度是"天...
关键词:荀子 政治哲学 天人观 
庄子与荀子“天人观”比较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第4期6-9,共4页孙旭鹏 许莉莉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资助项目"荀子的礼法观与现代法治精神"(KYLX_0070)
庄子与荀子的"天人观"既有一定的相通性,又有各自十分迥异的特色。庄子与荀子的"天人观"都突出了"天"的客观性,不同的是庄子最终走向"天人合一",而荀子走向"天人之分"。比较庄子与荀子的"天人观",可以看出庄子道家立场和荀子儒家立场的...
关键词:天人观 客观性 天人合一 天人之分 
荀子的礼法观与现代法治精神
《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2015年第4期65-68,共4页孙旭鹏 杨浩亮 
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资助项目(KYLX_0070)
荀子十分推崇"礼"的地位,同时也非常重视"法"的作用。荀子由"礼"推出"法","法"反过来又维护着"礼"的主体地位,在荀子的礼法观中,"礼"与"法"互为融合,"礼"是主体,"法"是手段。当前正在努力推进法治社会建设,什么才是现代法治精神的应有之...
关键词:荀子   法治精神 
荀子人性论:从“性朴”到“性恶”的内在逻辑被引量:2
《泰山学院学报》2015年第2期54-57,共4页孙旭鹏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资助项目(KYLX_0070)的阶段性成果~~
荀子一方面认为人性"本始材朴",另一方面力主"性恶"。"性朴"与"性恶"非但不存在任何矛盾,而且从"性朴"到"性恶"存在着思维发展的内在逻辑。"性恶"是以"性朴"作为前提,"性伪合"将荀子的"性朴"与"性恶"联系起来,共同构成了荀子的人性论,从...
关键词:荀子 人性论 性朴 性恶 性伪合 内在逻辑 
“积”在荀子哲学中的意义
《黑河学院学报》2015年第2期33-37,共5页孙旭鹏 
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资助项目<荀子的礼法观与现代法治精神>(KYLX_0070)
"积"字在《荀子》一书中多次出现,有必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并进一步探析"积"的思想在荀子哲学中的作用和地位。"积"的思想贯穿荀子的整个哲学体系,在个体教化方面"积"具有方法论的意义,在社会治理方面"积"具有实践论的意义,而从整个荀子...
关键词:荀子 “积” 个体教化 
庄子的政治哲学思想及其影响被引量:1
《枣庄学院学报》2014年第6期78-81,共4页孙旭鹏 杨浩亮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资助项目"资助项目(项目编号:KYLX_0070)的阶段性成果
传统观念大多认为庄子的思想是消极的,不太关注于现实政治的,其实庄子是非常关注政治生活的,庄子认为人始终是无法逃脱出政治生活的。与此同时,庄子也清楚地认识到了当时政治生活极度黑暗的一面,这和孔子认为当时社会"礼崩乐坏"是一致的...
关键词:无为而治 道通为一 柔弱不争 历史影响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