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民

作品数:6被引量:9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西安邮电大学人文社科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言说性善说善恶人性论荆公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期刊:《兰台世界(下旬)》《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理论界》《华夏文化》更多>>
所获基金: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王安石人性论的发展演变及其意义被引量:5
《孔子研究》2013年第2期57-65,共9页张建民 
王安石的人性论是不断发展演变的,其发展演变过程可以熙宁年为界分成二个阶段。在熙宁前,安石人性论可分为三种情况:一为性善说,二为性善恶混说,三为性不可善恶言说。在熙宁元丰间,安石人性论表现为性善恶混说,此为其人性论的最后归向...
关键词:王安石 性善说 性善恶混说 性不可善恶言说 
熙宁变法与荆公思想的发展演变被引量:2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期59-63,共5页张建民 
宋人程颐早已指出荆公思想发展演变的阶段性,研究荆公思想不可不分先后地强行糅合。历史地考察荆公思想的发展演变,熙宁变法期间,荆公思想各方面皆发生重大变化:天道观从徘徊于自然天道观与天人感应论之间发展为自然天道观;人性论从性...
关键词:熙宁变法 荆公思想 发展演变 
王安石《老子注》著作年代考被引量:1
《兰台世界(下旬)》2011年第12期65-66,共2页张建民 
陕西省社科基金项目成果之一;课题号为09C008
作为研究王安石思想重要资料的《老子注》至今没有一个著作时间界定,影响着对王氏学术的评价与对北宋学术的真切认识。据考证,王氏《老子注》既不是作于嘉祐年间,也不是作于元丰年间,而应为王氏作于治平熙宁之际的作品。
关键词:王安石 《老子注》 著作年代 
道势之间——宋儒“得君行道”的理想与实践被引量:1
《理论界》2011年第4期167-169,共3页张建民 
在"回向三代"理想的刺激下,宋代儒家士大夫为重建社会秩序,普遍表现出一种"得君行道"的行为模式。究其因,这是由于宋儒本心的思想观念与所处的社会环境存在着道与势的冲突。宋儒正是因这种内外冲突而不得不采取"得君行道"的方式,并且也...
关键词:  得君行道 
袁燮《絜斋家塾书钞》初探被引量:1
《华夏文化》2010年第3期57-59,共3页张建民 
袁燮(1144—1224年),字和叔,浙江鄞县人,师从陆九渊,学界称絮斋先生。袁氏《絮斋家塾书钞》为“其子乔崇谦录其家庭所闻,至《君爽》而止”(《直斋书录解题》卷二),非其手作。《四库》馆臣认为:“燮之学出陆九渊,是编大旨在...
关键词:《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直斋书录解题》 《君爽》 政治思想 陆九渊 馆臣 发明 
学术一元与多元——以北宋学术为例
《时代经贸》2010年第6期248-249,共2页张建民 
在中国思想学术史中,主流学术与非主流学术的关系问题是历代统治者都不得不关心的问题,而此问题在宋代有更集中的体现。宋代的社会状况不但使学术呈多元发展的趋向,而且也有“一道德”的要求,从而形成了一个学术发展的二难问题。在...
关键词:宋代社会 学术 学术标准 皇权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