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珂

作品数:24被引量:25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央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世界文学学科史比较文学民国时期文学史写作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比较文学》《中国图书评论》《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民族大学自主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维新派的国民教育思想与外国文学学科创生——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中心
《外国语文研究》2024年第2期21-31,共11页张珂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民国时期外国文学与国民教育关系研究”(19YJCZH249);中央民族大学校级科研项目“作为知识生产的外国文学与现代中国国民教育”(2022QNPY20)。
作为中国现代学术初建的标志之一,外国文学学科在近代国民教育思潮演化与国民教育变革当中应时而生,是近代以来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必然结果。伴随着中国人对西学价值和内涵认识的加深,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在国民教育变革与...
关键词:维新派 国民教育 外国文学 康有为 梁启超 
学科演进与观念变迁:重审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世界文学观
《世界文学评论(高教版)》2024年第1期158-162,共5页张珂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百年来中国的世界意识与世界文学观念互动关系研究”(项目编号:22BZW007)阶段性成果
世界文学观自20世纪80年代在中国的演进既是新时期以来时代文化心理诉求的一种表征,又是中国文学与世界对话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意识的必然反映。从学术史层面来看,这与比较文学作为一种学科建制和研究范式在中国的设置和发展有着密切关联...
关键词:世界文学观 比较文学学科 20世纪80年代 中国语境 
论比较文学与新文科的契合及其对外语学科的意义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23年第7期5-7,共3页张珂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民国时期外国文学与国民教育关系研究”(19YJCZH249);中央民族大学自主科研项目“作为知识生产的外国文学与现代中国国民教育”(2022QNPY20)。
新文科视域下的学科建设强调创新性发展,在此背景下比较文学学科的发展也迎来新的机遇。本文在阐述新文科内涵的基础之上,认为它与比较文学学科内涵强调的跨越性精神是一致的,在新文科视域下更能洞察外语学科所面临的时代挑战和改革方...
关键词:新文科 比较文学 外语学科 
论歌德的民族文学观及其世界文学观念中的“差异性”被引量:1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1期1-6,16,共7页张珂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民国时期外国文学与国民教育关系研究”(19YJCZH249);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全球化时代的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理论研究”(14JJD750008)
歌德作为世界文学的提倡者,他是否否认民族文学?长期以来人们在激赏歌德世界文学理想的同时,却往往有意无意忽视了歌德对民族文学的谈论。歌德对世界文学的提倡,继承并发展了赫尔德的思想,实为建设德国民族文学的一种策略。歌德在强调...
关键词:歌德 民族文学 世界文学 差异性 共通性 
再谈比较文学的定义兼论少数民族比较文学被引量:1
《学术探索》2019年第3期119-124,共6页张珂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4JJD750008)
本文围绕比较文学的定义,试图对相关学理问题进行讨论和辨析,兼论少数民族比较文学研究的立足点和合法性问题,以期能促进学界对此问题的认识。中国少数民族比较文学研究必须具备世界文学的眼光和视野,体现比较文学的学科特性。中国少数...
关键词:比较文学 少数民族比较文学 中国文学 
通向世界文学之路:民国时期中文系与外文系的世界文学课程设置与沟通
《中国比较文学》2017年第3期194-204,共11页张珂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全球化时代的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理论研究"(项目号:14JJD750008)阶段性研究成果
民国时期,伴随着世界文学观念的普及,一些理念先进的大学开设了世界文学课程。其中最具特色的就是在中文系设置世界文学课程。这一课程模式最早可追溯至清末京师大学堂时期,民国初年和20世纪30年代后期通过国民政府教育部文件的形式得...
关键词:世界文学 课程 中文系 外文系 民国时期 
梁实秋与《英国文学史》的写作
《外语研究》2017年第4期98-103,共6页郭英剑 张珂 
梁实秋是著名散文家、翻译家、文学评论家,也是一位卓越的文学史家,三卷本《英国文学史》是其晚年最重要的一部学术力作。他对英国文学史写作的思考可以追溯至20世纪20年代,并贯穿了他的整个学术生涯。经过长期思考与实践,这部文学史在...
关键词:梁实秋 《英国文学史》 文学史写作 
全球化时代的世界文学理论热点问题评析被引量:13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6期133-140,180,共8页刘洪涛 张珂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全球化时代的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理论研究"(14JJD750008)
1990年代以来,国际文学学术界出现了世界文学理论研究热。这一热潮产生的背景是:歌德的世界文学理想在全球化时代衍生出许多问题,激发了许多新的可能性。讨论的世界文学理论热点问题有:重新定义世界文学,将其看成是民族文学的椭圆形折射...
关键词:世界文学 世界文学体系 歌德 全球化时代 民族文学 
温润如玉 师者风范——陈惇教授八十华诞暨从教五十八周年访谈录
《励耘学刊》2014年第2期306-319,共14页张珂 
陈悙教授(1934~),浙江省湖州市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所教授。1956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同年留本校外国文学教研室任教。曾任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副主任,比较文学教研室主任,长期担任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副会长...
关键词:外国文学 莫里哀 教学研究会 如玉 教研室主任 欧洲文学史 就这样 浙江省湖州市 自选集 阿巴贡 
民国时期“世界文学选本”的编纂思路及歧异——以陈旭轮《世界文学类选》和郑振铎《世界文库》为例被引量:1
《中华文化论坛》2014年第8期82-86,192,共5页张珂 
民国时期,随着世界文学在中国的翻译与传播,中国出现了若干各具特色的世界文学作品选本。陈旭轮的《世界文学类选》(1935)、郑振铎的《世界文库》(12卷,1936)在其中最具代表性。由于编选者世界文学观念的差异,两种"世界文学选本"表现出...
关键词:民国时期 世界文学 选本 思路与歧异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