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培均

作品数:16被引量:7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上海社会科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词学龙榆生易安词国风夏承焘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社会学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古典文学知识》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试论龙榆生先生的词与词论及其学术地位被引量:3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4期29-36,共8页徐培均 
龙榆生先生是全才,在传统诗词领域,兼擅体制内外研究之长。他的词,前期远绍唐宋名家,婉美清泚,韵味秾挚,纯乎词人之词;后期则顺应时代,风格旷放,语言质朴。他的词论多是鸿篇巨制,宏观和微观并重,对词的特质、起源、发展,以及词之艺术风...
关键词:龙榆生的词 词论 学术地位 
嘤其鸣矣 求其友声——龙榆生与夏承焘词学因缘述论
《词学》2014年第2期155-166,共12页徐培均 
在现代词壇诸大家的交往中,龙榆生与夏承焘的关系最为密切。《诗经》云:‘嚶其鸣矣,求其友声。’他们互相切磋词艺,交流心得,声气相通,相得益彰。他们在词学上的交往,每每集中在朱强邨、丁宁、陈毅三位人物的身上。此文从朱、丁、陈三...
关键词:龙榆生 夏承焘 词学因缘 
兹游奇绝冠平生——说东坡谪居海南的诗作
《中国韵文学刊》2012年第2期22-24,共3页徐培均 
苏东坡在诗词文赋方面都有杰出的成就,不愧为一代宗师,但在政治方面,虽官至翰林学士、礼部尚书;却一直仕途偃蹇,坎坎坷坷。在北宋党争接连不断的时期,他常遭贬谪。元祐八年,被谪定州;绍圣元年更是被谪英州、改惠州。而在海南惠州期间,...
关键词:苏轼 贬谪 海南 诗歌 旷达 
中州盛日易安词——说李清照作于汴京的诗词
《词学》2011年第2期79-90,共12页徐培均 
一李清照早期作品的背景,大多不详。她在汴京(今河南开封市)所作的诗词,尤难于考索。要解决这个问题,须对她的生平有更为清晰的了解。在这方面,黄盛璋、王学初、黄墨谷以及于中航诸先生已做了很突出的贡献,非常可贵。然而关于李清照在...
关键词:易安词 王学初 早期作品 考索 春帖子 创作活动 李格非 淑真 歷代詩餘 秦少游 
试论新发现的秦观《辋川图跋》被引量:3
《文学遗产》2011年第1期67-72,共6页徐培均 
本文对新发现的秦观《辋川图跋》与其《书辋川图后》的关系、两文关于《辋川图》内容的不同表述、书体是否秦观真迹,以及秦观鉴赏《辋川图》的独到之处作了论析,指出这篇跋文的重要价值。
关键词:秦观 《辋川图跋》 书画 鉴赏 
张珍怀先生的词学研究特色
《中国韵文学刊》2010年第1期102-104,共3页徐培均 
在《20世纪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史》(词学卷)一书中,系统地评价了诸词学专家、词学群体,但有疏漏之处。本文补充介绍了女词家张珍怀先生。她家学渊源,曾游于当代诸词学大师之门,故学殖深厚,尤擅于词学。她的词学著作有三个特点,即以词人的...
关键词:张珍怀 《清代女词人选集》 《日本三家词笺注》 
关于国学人才培养和有关政策把握的几点思考
《人才开发》2006年第12期7-7,15,共2页徐培均 
一 小时候在私塾读桐城派大家姚鼐所编的《古文辞类纂》中有唐代古文大家韩愈的一篇《杂说》,至今还记得有这样几句话:“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这是一个关于人才问题的经典名言。林云铭解释道:“此...
关键词:人才培养 政策把握 《古文辞类纂》 国学 千里马 《杂说》 人才问题 特殊情况 
最后一点义务——夏承焘词丈逝世二十周年祭
《中国韵文学刊》2006年第4期1-3,共3页徐培均 
关键词:夏承焘 义务 逝世 先生 千岛湖 墓志铭 王蘧常 词学 
读稼轩词与漱玉词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145-148,共4页徐培均 
关键词:《稼轩词》 《漱玉词》 豪放派 辛弃疾 婉约派 李清照 
关于《永乐大典》所载易安词的真伪问题辨证被引量:1
《文学遗产》2005年第2期142-144,共3页徐培均 
关键词:易安词 真伪问题 李易安 李清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