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南屏

作品数:8被引量:29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更多>>
发文主题:清末印刷文化出版市场考试用书书籍史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期刊:《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史林》《近代史研究》《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清末读书人群体身份认同趋向与印刷文化转向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8年第12期77-77,共1页曹南屏 
清末,时人口中的“新书”、“新报”成为“新学”的具体承载物。在为清末读书人群体提供更多新知识、新思想的同时,新书、新报也在读书人群体中塑造、引领了一种新的知识风尚与身份认同,在清末科举改制与教育体制变革的制度性推力配合之...
关键词:印刷文化 承载物 身份认同 读书人 清末 制度性 新书 
“考试不足得人才”:清末科举改制与出版市场的互动及其影响被引量:8
《近代史研究》2018年第5期105-121,共17页曹南屏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阅读变迁与知识转型--晚清科举考试用书研究”(15YJC770004)的阶段性成果
清末新政时期的科举改制给绝大多数应考士子带来文体与知识的双重困境。科举改制后,各地乡试的应试人数显著下降,成为士子应对科举新章乏力的表征。为了应对科举考试的新变化,士子不得不向出版市场寻求帮助,此时大量涌现的"新书""新报"...
关键词:科举改制 出版市场 考试人数 考试用书 书籍史 
新书、新学与新党:清末读书人群体身份认同的趋向与印刷文化的转向被引量:1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4期100-111,共12页曹南屏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阅读变迁与知识转型--晚清科举考试用书研究"(项目批准号:15YJC770004)阶段性成果
得益于诸如石印、铅印等新式印刷技术的大量应用,晚清时期书籍出版的速度变得更为迅捷,书籍售价却相对低廉,从而也使得更为广泛的书籍传播成为可能。甲午以后,时人口称的"新书"、"新报"作为"新学"的具体承载物,其关注度与传播度均有显...
关键词:新书 新学 新党 读书人群体 印刷文化 
清代科举的知识规划、考试实践与士子群体的知识养成被引量:6
《学术月刊》2017年第9期145-160,共16页曹南屏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阅读变迁与知识转型--晚清科举考试用书研究"(15YJC770004)的阶段性成果
科举考试对于士子群体购阅书籍、储备知识等行为具有明显的导向作用。自康熙朝以降,清代官方多次以皇帝的名义向各地颁行"御纂""御批""御定""钦定"等名目的各类书籍,并试图向科举制度渗透,以达到垂范士子、"道一风同"的目的。然而,清代...
关键词:科举考试 钦定书籍 历史知识 阅读史 知识史 
学问与世变:晚清中国实学观的衍变与知识取向的转折被引量:4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4期69-80,共12页曹南屏 
无论是清代的官方知识诉求,还是乾嘉学问影响下的士林风尚,其标榜的学问追求都并未脱离"经史实学"的范畴,经史之学在清代儒学内部长期位于"实学"概念的核心。晚清以降,这一以经史之学作为"实学"的观念,发生了根本的动摇。在"论学以有用...
关键词:实学 经学 史学 科举制 
坊肆、名家与士子:晚清出版市场上的科举畅销书被引量:5
《史林》2013年第5期89-101,190,共13页曹南屏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外文化交流与近代中国的知识转型”(项目编号09&ZD070)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科举考试所考的知识内容,在很大程度上成了广大以读书、应考为职志的读书人购阅书籍的指引,也形塑着读书人群体的阅读世界和知识世界。本文主要探讨晚清出版市场上的科举考试用畅销书,试图揭示有哪些书是通行于晚清读书人之间的,它们对...
关键词:科举考试 出版市场 考试用书 印刷文化 书籍史 知识史 
清末科举改制后的科举考试与新学传播被引量:6
《学术月刊》2013年第7期146-157,共12页曹南屏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外文化交流与近代中国的知识转型"(09&ZD070)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中日甲午之战以后,新学与旧学、新党与旧党的分野渐趋激烈化。面对新学的冲击,清廷将"中体西用"一说构建为一种全新的官方意识形态,并将其同时体现于科举考试的考试内容与学堂的课程设置之中。这种以崇正学、收摄人心为诉求的官方意识...
关键词:清末科举改制 命题与取士标准 新名词 新学传播知识转型 
历史学与语言学的交叉和越界——陈力卫教授访谈被引量:1
《学术月刊》2012年第9期155-160,共6页陈力卫 曹南屏 
我生长在西安,1977年刚好是高中应届毕业生,后半年高考,第一志愿填的就是离家最远的黑龙江大学,在那里学了四年日语,然后考研究生考到了北京大学东语系。当时,同一个导师指导的同学有三人,导师孙宗光先生指定我们各搞一个方向,
关键词:语言学 历史学 教授 陈力 越界 导师指导 应届毕业生 黑龙江大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