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晓光

作品数:12被引量:9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宿迁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大学英语生态女性主义《失乐园》建构主义大学英语教学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发文期刊:《智库时代》《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牡丹江大学学报》《文教资料》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对商务英语教学的思考——评《商务英语翻译与教学研究》
《中国教育学刊》2023年第7期I0004-I0004,共1页朱晓光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同世界各国的商务交流日渐频繁,国家需要更多商务英语翻译的复合型人才。但是,目前商务英语翻译类的书籍在翻译观点和标准上仍有较大的进步空间,基于此,施秀川著作了《商务英语翻译与教学研究》一书。该书借助...
关键词:商务英语翻译 商务英语教学 内容编排 翻译观点 商务交流 教学研究 复合型人才 语言特点 
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与教师角色定位——一种基于建构主义的观点被引量:1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年第12期390-391,共2页朱晓光 
作为语言学习者因素之一的外语自主学习已经受到学术界越来越多的关注,而教师在外语自主学习中所扮演的角色对自主学习来说也至关重要。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角度下,教师在英语自主学习中应该扮演不同的角色,即"促进者、指导者和信息源"。
关键词:自主学习 教师角色定位 建构主义 
基于文化差异导入下大学英语教学中西文化导入的有效途径
《校园英语》2017年第52期37-37,共1页朱晓光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大学生对于中西文化的差异缺乏系统性的理解。由于英语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语言,所以对于中西方文化的学习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语言学习的背后其实关系了文化背景,风土人情,学习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性,有助于学生更加...
关键词:文化差异 大学英语 中西文化导入 有效途径 
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被引量:1
《校园英语》2017年第51期32-32,共1页朱晓光 
全球化的加快,促使世界逐渐连成一个整体,而语言则成了人们沟通交流的主要渠道,当代大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既可以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还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质,所以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
关键词:大学英语 跨文化交际 培养策略 
从结构主义到建构主义:外语学习理论的演变
《广东蚕业》2017年第11期62-62,共1页朱晓光 
结构主义的思潮产生于上世纪60年代,它与后来出现的建构主义思潮,从语言学习方法论的视角对外语学习理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文章分析了这两种思潮的内涵与发展过程,探讨了外语学习理论的历史演变。
关键词:结构主义 建构主义 外语学习理论 发展 
语篇分析模式下的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策略
《智库时代》2017年第14期254-255,共2页朱晓光 
英语阅读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占据了很大的比重,加强学生的阅读能力已经成为当代英语教师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内容,语篇分析理论不仅为现代的英语教学提供了更为广泛的理论支撑,同时也为学生开展英语阅读学习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尤其是在语...
关键词:语篇分析 大学英语 阅读教学 
尤金·奥尼尔的生态女性主义意识研究
《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14年第10期77-78,共2页朱晓光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尤金·奥尼尔是一位在世界范围内有重要影响的美国戏剧大师。他的许多重要剧作中透射出强烈的生态女性主义意识。本文在探讨奥尼尔的生态观与女性观形成的基础上,挖掘与分析奥尼尔戏剧作品所蕴含的生态女性主义意识。
关键词:尤金·奥尼尔 戏剧 生态女性主义意识 
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渊源与流变被引量:5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第12期98-99,共2页朱晓光 
宿迁学院科研课题资助项目的部分成果 课题编号:syky2011026
生态女性主义是女权运动和生态运动相结合的产物,它从性别的角度切入生态问题,强调把争取性别平等与生态保护两个概念有机联系在一起。生态女性主义经历了从运动思潮到伦理文化再到文学批评的发展过程,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本文拟对生...
关键词: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渊源 流变 
男权文化铁蹄下的“他者”——从生态女性主义视角解读《献给艾米丽的玫瑰》被引量:2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8期68-70,共3页朱晓光 
威廉·福克纳的小说《献给艾米丽的玫瑰》以美国内战后南方小镇杰弗生的变迁为背景,塑造了一位在男权社会下深受男权思想毒害但又试图作出抗争的女性形象。从生态女性主义视角解读《献给艾米丽的玫瑰》,以揭示父权制下男性对自然的统治...
关键词:《献给艾米丽的玫瑰》 生态女性主义 二元对立 父权制 他者 
荒诞剧《等待戈多》的理性意义探析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3年第11期159-160,共2页朱晓光 
《等待戈多》是贝克特的代表作,也是荒诞派戏剧的奠基作之一。作品在艺术上表现出反传统戏剧倾向,形式和内容上具有浓郁的荒诞特征。本文试图通过对剧本的挖掘,理性地解读荒诞背后的社会意义。
关键词:等待戈多 荒诞剧 理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