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向辉

作品数:15被引量:26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华侨大学建筑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商业步行街建筑文化不确定性城市旧城商业街更多>>
发文领域:建筑科学艺术环境科学与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福建建筑》《工业建筑》《南方建筑》《工程建设与设计》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科技厅社会发展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试论中西建筑文化的差异被引量:1
《工程建设与设计》2007年第10期1-5,共5页孙洁 李向辉 张长平 
从建筑材料、建筑用途、建筑色彩、空间布局、建筑发展等五个方面对中国传统建筑和西方古典建筑进行比较,重点在两者的差异,并对未来中国建筑的发展提供一些启示。
关键词:中西建筑 建筑文化 差异 
从诗文之境到建筑之意
《工程建设与设计》2007年第7期46-49,共4页史亚雷 李向辉 
诗文是精神性极强的艺术,建筑是物质性极强的艺术,但二者都是作者情感的流露和体现。“建筑是无声的诗”,而在诗文中也有很多关于“建筑意”的透露。透过诗文,解读建筑,从诗文之境到建筑之意,把建筑审美拓展到更加广阔的空间,从而给建...
关键词:建筑 诗文 建筑意 
极少主义建筑思考
《工程建设与设计》2007年第4期1-5,共5页李向辉 焦雷 
通过对极少主义和极少主义建筑的解读,探求极少主义建筑风格的根源及其对当代建筑设计的启示。
关键词:极少主义 极少主义建筑 思考 
建筑的拟人化研究——外在模仿与内在有机(效法自然)被引量:1
《南方建筑》2006年第8期138-140,共3页鲍培瑜 李向辉 
建筑应该是有机的,只有有机的建筑才能称之为"经典建筑".(此处的有机指的是内在的机理上的潜在"关系")文章通过对建筑的拟人化设计(外在模仿与内在有机两方面)进行分析,并借以部分经典建筑构筑物的设计为佐证,旨在寻求一种认知视角来阐...
关键词:建筑的拟人化 外在模仿 内在有机 效法自然 哲学观 
跨越时空的对话被引量:1
《工业建筑》2006年第12期100-104,共5页李向辉 关瑞明 
通过解读现代建筑大师路易.康和当代瑞士建筑大师马里奥.博塔的建筑思想及作品,分析博塔在路易.康影响下对其的传承与创新,指出传承与创新在当今建筑多元文化浪潮中所具有的重要性,并探讨其对中国建筑发展的启发和借鉴作用。
关键词:传承 创新 几何形 光环境 建筑环境 建筑材料 
经典户型解密
《福建建筑》2006年第6期9-10,18,共3页鲍培瑜 李向辉 
住宅乃人之栖居之所,其设计应源于“人之所需”。本文试图从九个方面来解密“经典户型”,寻找其设计初衷,并由此探究其建筑设计方法,挖掘其指导思想。
关键词:经典户型 设计方法 指导思想 交通盒 分离 
建筑细部的地域特征及其生态精神
《福建建筑》2006年第4期7-8,共2页朱雷 李向辉 
本文通过介绍几位国外建筑师的建筑细部设计理念与实践方法,论述了建筑师如何根据当地不同的地域特点,在建筑细部处理上采用恰当的材料与技术,将地域性与生态性有机结合,创造高品质的建筑细部。
关键词:建筑细部 地域性 生态性 有机 
趋同——对建筑未来的思考被引量:1
《工程建设与设计》2006年第1期8-10,共3页李向辉 汤喜辉 
当今世界经济、文化、科技的“全球化”浪潮,必然导致建筑发展的趋同,未来建筑的发展将会努力摆脱传统文化、地域环境等地方性特色而逐渐趋同,这是一个无法改变的趋势。当然,这并非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较长时间阶段的演化。这个过程...
关键词:建筑设计 趋同 生存环境 审美观念 文化交融 
旧城商业步行街的复合开发模式探讨被引量:6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5年第5期118-121,125,共5页焦胜 曾光明 李向辉 曹麻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179011;70171055);湖南省科技厅社会发展基金(02SSY3033)资助项目
针对旧城商业街的发展及其面临问题,从区域背景与自身特点的影响、改造模式、改造效果等方面,比较了国内旧城商业街几种不同的开发模式。提出了旧城商业街开发中保护与开发、形式与内容和局部与整体相结合的复合开发模式,并阐述了复合...
关键词:旧城商业街 空间结构调整 复合开发模式 
中华民族思维中的建筑意象与深层结构的思考被引量:3
《工程建设与设计》2005年第3期25-27,共3页李向辉 焦雷 程建敏 
通过对中华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的剖析,提出了中国古建筑中所涵盖的建筑意象价值观与深层结构价值观。
关键词:建筑文化 民族思维 建筑意象 深层结构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