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泰

作品数:9被引量:28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留学生教育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现代汉语动词信息结构句法时体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黄冈师范学院学报》《南昌高专学报》《海外华文教育》《汉语学习》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表移动义“切”类动词的句法语义问题被引量:1
《汉语学习》2012年第4期39-44,共6页潘泰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基于本体演化和事件结构的语义网模型研究"(项目编号:11&ZD189)资助
表移动义的"切"类动词在语义和句法上都具有显著的特点。这些特点可以说明,将所有处所格成分都排除在核心语义格和必有配价之外的观点是不够科学和全面的。与表示移动义的"切"类动词相联系的语义角色在句法分布上有优势分布和非优势分...
关键词:“切”类动词 移动 句法 语义 处所 
美国“体演文化”教学法简论被引量:19
《教育评论》2010年第5期160-162,共3页曲抒浩 潘泰 
美国"体演文化"教学法具有以演练文化为目标的特点,是先进的第二语言教学理论,对于对外汉语教学具有切实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体演文化”教学法 对外汉语教学 文化 演练 
现代汉语“没”与句中“了”的时体属性研究被引量:3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9年第3期286-290,共5页潘泰 
现代汉语中的否定词"没"的使用主要受时制方面的限制,它表示的是"已然"的时制意义,可以用于先事时、方事时、过去时、现在时,但不可以用于将来时、后事时。位于句中的"了1"至少包括两个,其一是具有先事时意义或者过去时意义的时制助词"...
关键词:“没” 句中“了” 时制 体态 共现 
语气词与影视语言的“港台腔”被引量:3
《南昌高专学报》2008年第5期40-43,共4页潘泰 
本文采用计量的方法,分析了新时期由语气词引起的影视语言"港台腔"的特点,说明了几个重要语气词在用法上的变异和发展。
关键词:语气词 港台腔 变异 
连动句的否定与信息结构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08年第9期111-112,共2页潘泰 
连动句否定形式的真值情况取决于句子的信息结构,信息焦点的分布情况决定着连动句否定形式的真值。
关键词:连动句 否定 真值 信息结构 焦点 
也谈汉语的“作格”问题
《海外华文教育》2008年第4期39-45,共7页潘泰 
"作格(ergative)"是语言类型学者提出的一个关于动词特征的术语,有些汉语研究者认为汉语也具有"作格"语言的特征。本文试图在详细考察汉语动词句特征的基础上,证明汉语中并不存在所谓"作格"动词和"作格"语法现象,由汉语具有"作格"语言...
关键词:作格 动词 及物性 非及物性 
主位—述位、话题—说明和信息结构被引量:2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61-64,共4页潘泰 曲抒浩 
关于主位—述位(Them e-Rhem e)、话题—说明(Top ic-Comm ent)和信息结构(the Inform ationStructure)之间的联系有许多的争议,本文试图证明在实际话语分析中只有密切联系语言自身和使用环境,重视说话—受话两个不同的角度,方可认识到...
关键词:主位-述位 话题-说明 信息结构 信息焦点 
也谈汉语的“作格”问题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04年第2期27-31,共5页潘泰 
"作格(ergative)"是语言类型学者提出的一个关于动词特征的术语,有些汉语研究者认为汉语也具有"作格"语言的特征。本文试图在详细考察汉语动词句特征的基础上,证明汉语中并不存在所谓"作格"动词和"作格"语法现象,由汉语具有"作格"语言...
关键词:作格 动词 及物性 非及物性 
唯物辩证法基本原理与隐喻研究
《湖北社会科学》2004年第6期45-47,共3页潘泰 
语言隐喻表达方式的研究是促成西方哲学语言学转向的基本动力之一。从马克思主义的角度分析关于隐喻生成机制和理解模式的基本问题,可以揭示唯物辩证法基本原理对隐喻研究的一般性指导作用。
关键词:物质论 辩证法 隐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