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飞

作品数:6被引量:19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齐鲁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弹簧装置防损伤防损水果输送带更多>>
发文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生物学机械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教育技术装备》《装备制造技术》《机械设计》《菌物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防辐射挖掘机驾驶舱屏蔽增重对回转平台的有限元分析及其结构优化
《装备制造技术》2024年第6期47-50,共4页任勇 王飞 狄文康 张政梅 唐仕君 
山东省教育教学研究课题(2023JXY151);济南市市校融合发展战略工程项目(JNSX2023099);山东省教育厅2023年度职业院校教师访学研修项目(鲁教师函[2023]18号)。
用于核退役和核泄漏环境下的防辐射挖掘机在满足屏蔽要求和正常作业的前提下,驾驶舱屏蔽增重为5.4 t。该文对防辐射挖掘机驾驶舱进行屏蔽增重计算,设计了增重后的回转平台结构方案,根据四种危险工况下驾驶舱工作机构对回转平台主梁的受...
关键词:辐射防护 驾驶舱回转平台 结构优化 Ansys Workbench有限元分析 
智能制造工程专业建设思考与对策研究--以齐鲁工业大学为例被引量:1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21年第18期8-11,共4页乔晋崴 许崇海 刘娜 安蕾蕾 王飞 
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重点项目“科教融合背景下地方高校机械类专业协同育人模式改革与实践”(编号:Z2018S 011);山东省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计划项目“高等机械系统内液压伺服相关课程案例库建设”(编号:SDYAL20178);山东省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计划项目“基于逆向工程的机器人相关课程案例库建设”(编号:SDYAL19120);山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面向师生的校园服务机器人系统研制”(编号:S202010431123);山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一种多功能智慧辅助服药药箱”(编号:S202010431113)。
随着工业4.0时代的来临和新工科建设的不断深入,智能制造工程专业建设也逐步展开。首先明确该专业所处的历史环境,介绍其与相近专业的相互关联,指出目前专业建设过程中一些普遍存在的认识误区,并最终给出专业建设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新工科 智能制造工程 机器人工程 人工智能技术 先进制造技术 实验室 
疫情期间机械类毕业设计指导方法探索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21年第18期95-97,共3页刘娜 乔晋崴 安蕾蕾 王飞 
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重点项目“科教融合背景下地方高校机械类专业协同育人模式改革与实践”(编号:Z2018 S011);山东省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计划项目“高等机械系统内液压伺服相关课程案例库建设”(编号:SDYAL20178);山东省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计划项目“基于逆向工程的机器人相关课程案例库建设”(编号:SDYAL19120);山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面向师生的校园服务机器人系统研制”(编号:S202010431123);山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一种多功能智慧辅助服药药箱”(编号:S202010431113)。
针对疫情期间毕业学生无法到校、师生无法见面的难题,以机械类毕业设计为例,按照完成过程的顺序逐一发现问题,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包括实习辅导、开题准备、过程指导和毕业答辩环节,其中毕业答辩拟采用网络技术建立分割的虚拟答辩房间...
关键词:机械类本科毕业生 毕业设计 毕业答辩 
TRIZ理论在机械基础实验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12
《机械设计》2018年第S2期277-279,共3页杨子江 潘向宁 王飞 宋岩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ZR2017LEE013)
机械基础实验教学是我国工科类高等院校机械类专业必修的课程,应用性、实践性较强,对锻炼学生的实践技能、动手能力、协作意识乃至创新精神至关重要。将TRIZ理论引入实验教学中,以创新优化为目的,贯穿实验教学体系构建,实验教学组织实...
关键词:TRIZ理论 机械 实验 应用 
粗糙脉孢菌无性产孢过程中增量表达基因的功能分析
《菌物学报》2017年第3期311-322,共12页王飞 胡成成 刘波 李少杰 孙宪昀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370024)~~
无性产孢是丝状真菌主要的繁殖方式,也是病原真菌传播的基础。为了全面分析丝状真菌无性产孢的调控机制,我们以粗糙脉孢菌为模式菌株,利用RNA‐seq比较了诱导无性产孢前后的转录组变化。对诱导前后差异表达基因的聚类分析发现,无性产孢...
关键词:粗糙脉孢菌 无性产孢 转录表达谱 活性氧簇(ROS) 
甜味分子与G蛋白偶联受体Tas1R2/3的相互作用及激活机制被引量:6
《生命的化学》2014年第4期500-505,共6页刘秋蕾 王飞 李磊 刘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900039;31271118);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项目(BS2012SW016)
甜味分子与C家族G蛋白偶联受体(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GPCR)的成员之一甜味受体相互作用,从而激活受体并引起甜味觉的感知。本文简要总结了甜味受体(taste receptor 2 and 3,Tas1R2/3)的结构与功能、甜味分子与受体相互作用并激...
关键词:甜味分子 甜味受体 GPCR 受体激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