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文松

作品数:15被引量:5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力觉临场感数据采集稳定性分析时延遥控机器人更多>>
发文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气工程电子电信建筑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机器人》《自动化仪表》《系统仿真学报》《计算机与现代化》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磷酸铁锂电池的保护监测系统分析被引量:1
《计算机与现代化》2011年第7期16-19,共4页涂萍 胡文松 
针对目前性能稳定应用于电动自行车、电动高尔夫球车、电动汽车的磷酸铁锂电池动力模块,本文介绍其保护监测系统的软件设计及硬件基础,实现电池组的有效管理和监控,解决锂电池应用过程中安全性差、充电一致性差等技术难题。
关键词:电池保护监测系统 数据采集 剩余电量计算 电池的动态均衡 
基于ARM的屈光度仪的设计
《微计算机信息》2009年第13期121-122,273,共3页夏灵林 胡赤兵 胡文松 赵宏伟 胡勇 
本文描述了国内首台基于S3C44B0X为核心的自动屈光度仪的主要部件设计以及软件实现思路。根据本系统所设计的光路,并通过系统中CMOS采集红外光在眼底视网膜中所成环状图像;对该图像进行处理,得到关键点;再通过三次样条函数插值,得出曲...
关键词:曲光度仪 CMOS S3C44BOX 补偿 插值 
力觉临场感时延界限的分析
《系统仿真学报》2008年第S1期511-513,共3页胡文松 朱敏 
力觉临场感系统中存在较大的通信时延和力反馈,造成系统的不稳定。本文从建立力觉临场感系统的时延动力学方程出发,利用差分微分方程组,对一维力觉临场感系统分析一种较简单的情况,即从机械手与环境中的一个弹性体作用,该物体不发生位...
关键词:临场感 时延 时延界限 
高速ECL分组存储器的设计
《自动化仪表》2000年第7期41-43,共3页胡文松 舒洪 
存储电路是数据采集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存储速率直接制约采集速率的提高。文中给出一个以ECL器件为主,采用分组存储技术设计的数据存储电路,其最大存储速率可达100MHz。
关键词:存储电路 分组存储 数据采集 ECL器件 设计 
空间力觉临场感遥控作业系统的时延无条件稳定性分析被引量:2
《控制与决策》2000年第1期51-54,58,共5页胡文松 宋爱国 黄惟一 
国家高技术项目!(863 _ 512_ 9805 _ 09);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98028619)
空间遥控作业系统中存在很长的通信时延,造成遥控作业系统的不稳定和操作性能的降低。为此,从建立力觉临场感遥控作业系统的时延动力学方程出发,利用差分微分方程对系统的无条件稳定性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该分析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关键词:力觉临场感 时延 遥控作业系统 遥控机器人 
基于随机共振的力觉临场感主从遥控系统被引量:3
《机器人》1999年第3期210-216,共7页胡文松 宋爱国 黄惟一 
国家863智能机器人传感技术网点实验室资助
在力觉临场感主从遥控系统的应用中,操作员与工作站之间通常相隔很远,操作员所发出的控制信号及工作站的力反馈信号必然会受到未知环境中随机噪声的干扰,有时信号甚至会淹没在噪声中,本文将随机共振模型引入力觉临场感系统,设计了...
关键词:力学临场感 随机共振 信噪比 遥控机器人 
力觉临场感系统的小时延稳定性分析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第2期6-11,共6页胡文松 宋爱国 黄惟一 
国家高技术智能机器人资助
从建立力觉临场感系统的时延动力学方程出发,利用差分微分方程组对力觉临场感系统的时延稳定性进行分析.采用李亚普诺夫函数进行讨论,根据从机械手的运动状态为自由运动状态及与环境作用状态两种情况分别进行讨论,确定了时延界限,...
关键词:临场感 时延 稳定性 力学临场感系统 动力学 
新型电压监测统计仪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1999年第1期37-42,共6页舒洪 胡文松 胡亦涛 
介绍一种新型电压监测统计仪的设计原理、电路及软件流图。该仪器采用许多新技术,克服了以往同类仪器中存在的很多问题,不仅增加了IC卡存储、遥控、远动通信等新功能。
关键词:数据采集 设计原理 电路 电压监测统计仪 
单次冲击电压的测量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1998年第2期17-20,25,共5页胡文松 詹宏英 王大忠 
本文提出一种测量单次冲击电压的仪器—SE—100冲击电压测量仪。该仪器用于测量高压试验中的雷电波和操作波。为适应雷电波瞬态过程的特点,该仪器采样速率高达100MS/s,测量精度达0.5%。仪器由PC机控制,借助CRT,上的软面板实现入...
关键词:冲击电压 高速采集 软面板 电压测量 高电压 
一种新的神经网络分类系统
《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1997年第1期80-83,共4页施可为 胡文松 
通过研究目标识别与分类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神经网络分类系统结构,并在该系统中充分应用主分量分析神经网络及子波变换理论。
关键词:WELCH法 神经网络分类器 目标识别 信号处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