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地

作品数:41被引量:188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建筑遗产遗产建筑遗产保护建筑真迹更多>>
发文领域:建筑科学艺术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文化遗产》《建筑与文化》《时代建筑》《城市建筑》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变与不变:不可移动文化遗产保护与变化管理的关联性研究
《中国文化遗产》2025年第2期33-43,共11页陆地 陈宇腾 徐添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面向不可移动文化遗产干预的可识别性原则的历史、理论与本土化应用技术体系研究”(项目编号:52278036)资助。
基于语言学与语用学研究,本文指出英语conserve或conservation既有防护、保存的首义,又有精明地节俭使用的次义,后者使英式保护概念与利用、发展、可持续、变化管理关联起来。通过历史梳理,勾勒了英式保护概念从自然资源管理领域扩展到...
关键词:自然资源管理 防护 保存 保护 发展 变化管理 
《威尼斯宪章》《奈良真实性文件》与真实性问题的回顾和反思——《威尼斯宪章》60周年和《奈良文件》30周年专题访谈记录
《中国文化遗产》2024年第5期74-88,共15页吴美萍 郭旃 西村幸夫 克努特·埃纳尔·拉森 穆尼尔·布切纳基 马里奥·桑塔纳·金特罗 王其亨 徐苏斌 陆地 赵鹏 燕海鸣 
本文基于与十位嘉宾访谈内容整理而成,围绕《威尼斯宪章》和《奈良真实性文件》这两份国际文件以及真实性的相关问题展开,其中涉及《威尼斯宪章》的翻译问题、《奈良文件》的形成过程及国际同行观点、此两份文件在不同国家/地区的影响...
关键词:威尼斯宪章 奈良真实性文件 真实性 文化遗产保护 
可识别原则的历史真迹保护作用:一种认识
《中国文化遗产》2024年第4期64-72,共9页陆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面向不可移动文化遗产干预的可识别性原则的历史、理论与本土化应用技术体系研究”(项目编号:52278036)资助。
可识别是历史真迹保护与干预公认的基本要求之一,但常常令从业者感到只是为了防止所谓的认知误导,从而只是一种道德洁癖,甚至只是一种特定的西方文化现象。本文认为可识别原则饱受质疑,实施不畅的核心原因是,从业者普遍没有意识到该原...
关键词:历史真迹 保护 可识别 传统 卖者尽责 
不可移动文化遗产干预的可识别原则:源起与发展
《建筑与文化》2024年第4期2-9,共8页陆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项目编号:52278036)。
可识别是不可移动文化遗产保护与干预公认的五项基本原则之一,但存在实施不畅、基础研究匮乏等问题。从温克尔曼到文化地景,从1964年的《威尼斯宪章》到2015年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伦理原则》,文章梳理了可识别原则的源起、定型与发...
关键词:历史真迹 遗产干预 可识别原则 身份保护 预防性保护 
从防风化到维稳——严重劣化石窟寺砂岩表层预防性干预技术策略初探被引量:1
《石窟与土遗址保护研究》2023年第2期103-112,共10页戴仕炳 陈卉丽 冯太彬 伍洋 陆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978472;52278036)
我国大部分石窟寺砂岩文物表层处于一种不稳定状态,需要采取合规并具可延展的特别是可再处理的保护措施。基于对石窟寺砂岩劣化病状初步梳理以及对历史上采取的“防风化”处理后的砂岩出现不可再处理等问题,在比选多种干预措施的利弊和...
关键词:石窟寺 劣化 可再处理 防风化 维稳 预防性保护 
不可移动文化遗产活化的另一种视角:基于遗产保护的康复性再生概念被引量:1
《建筑与文化》2023年第3期147-150,共4页陆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项目编号:51778428,52278036)。
作为不可移动文化遗产的基本处理方式之一,康复性再生(rehabilitation)是国人不熟悉的概念。它既面向遗产本身,广泛涉及各种遗产元素的恢复,又旨在使遗产能用、好用起来,使其获得社会用途的新生,因此是一种实用功能性修复,是旨在使遗产...
关键词:不可移动文化遗产 保护 功能性修复 兼容 活化 
浅议释放性修复--不可移动文化遗产价值实现的一种方式被引量:2
《新建筑》2022年第6期50-56,共7页陆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1778428,52278036)。
由古斯塔沃·焦万诺尼于1912年提出的释放性修复的概念,旨在通过清除遮盖、扰乱遗产核心形象的无历史价值或低历史价值的后世增生元素,在某种程度上恢复遗产的既往形象。释放性修复的原理简单、效果明显,是所有其他艺术性修复措施的基...
关键词:不可移动文化遗产 保护 释放性修复 价值实现 
刍议历史真迹修复的本质与类型被引量:1
《建筑遗产》2022年第3期31-37,共7页陆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2278036,51778428)。
修复的本意是恢复、复原。文章延续并扩展了朱利奥·卡洛·阿尔甘的分类方法,将历史真迹常见的修复分为三类:保护性修复、艺术性修复和营造遗产特有的实用功能性修复,并探讨了三类修复的性质及其与历史真迹保护的关系。由于保护性修复...
关键词:历史真迹 保护 保护性修复 艺术性修复 实用功能性修复 
记忆、“遗产”、历史:遗产继承的兴起与“遗产继承研究”流派的学术成果被引量:4
《中国文化遗产》2022年第2期58-75,共18页陆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历史城区辨识、评估及保护设计的相关方法研究”(项目号:51778428)。
兴于1960年代的西方,在1980年代波及全球的遗产继承热潮先后催生了“遗产继承研究”与“批判遗产继承研究”两个流派。在文化自觉的遗产继承观念与实践勃兴的历史背景下,论述了“遗产继承研究”流派的经典著作及其核心学术成果,尤其是...
关键词:文化自觉 遗产继承 戴维·洛温塔尔 拉斐尔·塞缪尔 多义叠合 
美国历史建筑康复性再生的发展及其标准评述被引量:2
《时代建筑》2022年第2期175-179,共5页陆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778428)。
1976年,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颁布的《保存项目标准》正式将融合了遗产保存、修复与适应当代实用需求的康复性再生作为历史建筑的处理方式之一.其与税收抵免挂钩的激励体制使美国的历史建筑康复性再生蓬勃发展,相关标准也使其不同于一般...
关键词:历史建筑 保护 实用功能修复 兼容 活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