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振华

作品数:7被引量:36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江苏广播电视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诚信教育大学生新农村就业社会主义新农村政策环境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攀枝花学院学报》《中国大学生就业》《中国青年研究》更多>>
所获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视野下的大学生就业被引量:3
《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86-89,共4页刘振华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旋律。更多的大学生面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业是时代的需求,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大学生、高等学校和各级政府要充分利用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进一步转变就业观念,...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大学生就业 
“弱势文凭”择业者:不容忽视的三个问题被引量:1
《中国青年研究》2007年第2期63-65,共3页刘振华 邹佳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趋向的发展,“弱势文凭”就业难问题异常突出。对“弱势文凭”求职者而言,只有确立先就业再择业观念,树立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思想,并致力于提高综合素质,努力提升自我发展能力,才能在择业过程中少走弯路。
关键词:弱势文凭 择业 
改善大学生面向新农村就业的政策环境被引量:9
《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年第4期52-53,共2页刘振华 丁姝娟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必将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重大主题。引导和鼓励大学生面向新农村就业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各地高校应该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一是唤起青年学生的责任意识;二是彰显高等教...
关键词:大学生 社会主义新农村 政策环境 责任意识 
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之我见被引量:10
《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年第16期100-102,共3页刘振华 
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这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工程,必须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要坚持科学发展观,从转变就业观念、推...
关键词:基层就业 高校 就业指导 毕业生 小康社会 科学发展观 就业观念 
电大系统学生助学贷款管理工作的实践与思考被引量:1
《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85-87,共3页管玲俐 卢福毅 谭夏清 刘振华 
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指导项目(03JSD880017)
根据问卷调查结果,从国家助学贷款参与的主体(政府、银行、高校、学生)来看,助学贷款管理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是银行的“惜贷”与学生主体资格的不健全,解决的关键在强化政府及学校的参与。
关键词:电大 助学贷款 诚信教育 
建设诚信校园刍议
《攀枝花学院学报》2004年第6期63-65,68,共4页刘振华 
当前,社会上的诚信缺失现象给高校青年学生带来了不利影响,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问题日益显得突出和重要。经济社会的进步需要诚实守信的公民,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诚信,因此高等学校不能忽视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要以科学的发展观建设"诚信...
关键词:诚信教育 大学生 校园 教育教学 大学教育 青年学生 高等学校 不利影响 科学的发展观 诚信缺失现象 
高校网络道德教育初探被引量:13
《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22-24,60,共4页吴汉德 刘振华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网络道德教育成为一个新课题。当前,网络道德教育问题日益突出,高等学校的德育工作应该在网络道德教育中扮演重要角色,明确思路,抢占网络道德教育制高点,强化管理,推进网络道德教育规范化建设,把网络道德教育渗透到...
关键词:高校 网络 道德教育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