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润叶

作品数:14被引量:29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羊肚菌栽培菌渣姜瘟金耳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四川农业科技》《园艺与种苗》《农家科技(中旬刊)》《食用菌》更多>>
所获基金: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草药提取物用于肉与肉制品储藏保鲜研究进展被引量:1
《保鲜与加工》2021年第10期119-126,共8页王鹏跃 李丽娟 刘润叶 杨林 
四川省科技厅项目(2020YJ0200);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科研项目(cny19-10);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创新团队项目(20CXTD01)。
利用植物提取物作为生物活性化合物的来源,正成为提高肉及肉制品品质,延长其储藏期和增加附加值的有效途径。中草药提取物富含多种活性成分而被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于肉类工业。综述了中草药活性成分的提取研究及这些提取物的抗氧化、抑菌...
关键词:中草药提取物 储藏 保鲜 提取 肉与肉制品 
金耳椴木栽培技术被引量:2
《四川农业科技》2021年第10期26-27,共2页杨林 刘润叶 
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院级科研基金项目(cny19-05)。
金耳野生资源较稀有且呈逐年减少趋势,导致自然产量低,为了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人们对金耳进行了人工栽培,常用方法有袋栽和椴木栽培,虽然技术日趋成熟,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受菌种、栽培季节、原辅材料和管理等技术方面的影响,栽培实际效...
关键词:金耳 椴木栽培 关键技术 
羊肚菌设施栽培技术探索与实践被引量:1
《农家科技(理论版)》2020年第12期42-42,共1页岳进 刘润叶 贾倩文 
课題项目:早熟、高产羊肚菌菌株的选育和审定(课题编号:cny17-04)。
随着我国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和农业生产技术的提升,农产品的种类越来越多,而且种植户对各类农产品的种植技术掌握程度不断加深,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运用先进的栽培技术和完善的基础设施,有效保证了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进而获得更高的经...
关键词:羊肚菌 设施栽培技术 农业 农产品 
四川成都市温江区独蒜栽种技术探索
《园艺与种苗》2016年第7期36-37,共2页刘润叶 
[目的]探索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栽种独蒜的方法。[方法]采用不同肥水管理方法,探索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独蒜栽种技术。[结果]以温江当地的蒜种红七星为蒜种,栽培时间为冬至左右,株、行距为5 cm左右,不施用底肥,完全施用追肥,在蒜苗分化能...
关键词:独蒜 大瓣蒜 追肥 
澳大利亚引进食用菌菌种澳—1生理生活特性研究
《园艺与种苗》2015年第12期12-13,24,共3页刘润叶 赵辉 
[目的]获得食用菌菌种澳-1的相关生理生活特性,为以后的栽培出菇打下基础。[方法]进行母种、原种培养基配方的对比试验,对原基形成条件进行探索。[结果]得出该菌为一种高温型的恒温结实型草腐菌,需要较丰富的营养,机械刺激能加快原基的...
关键词:澳-1 培养基 恒温结实型 草腐菌 
利用猕猴桃枝屑栽培棘托竹荪试验被引量:4
《食用菌》2015年第3期47-48,共2页刘润叶 
"竹荪和果蔬套种新技术"(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科研基金课题)
为了探索利用猕猴桃枝条屑栽培竹荪的关键技术,通过对猕猴桃枝条的浸泡时间和配方试验,筛选出最佳的浸泡时间和配方:用饱和石灰水浸泡5 d和猕猴桃枝屑添加量控制50%或以下。
关键词:棘托竹荪 猕猴桃枝条 石灰水 栽培配方 
食用菌菌渣生产水体缓释肥的发酵技术研究被引量:11
《河北农业科学》2010年第7期42-44,共3页刘润叶 
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重点项目
自养鱼池底淤泥分离出1株芽孢杆菌SX-1,利用其与光合细菌、放线菌、酵母菌一同对食用菌菌渣进行混合发酵,探索了其发酵条件,生产出1种生物水体缓释肥。
关键词:菌渣 芽孢杆菌 发酵 缓释肥 
菌渣混合发酵技术及产品应用效果调查
《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第26期14468-14469,14473,共3页刘润叶 刘慧 管太兴 
2007年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科研基金支持重点课题项目
[目的]研究菌渣混合发酵技术,并对发酵产品的应用效果进行调查。[方法]研究菌渣发酵过程中的温度、水分和pH值变化情况,对产生的一种用于渔用水质改良剂的发酵物进行HA、微生物及N、P、K和重金属含量的测定,并对其应用效果进行调查。[结...
关键词:菌渣 混合发酵 渔用水质改良剂 应用 
澳大利亚引进种澳-1栽培技术
《四川农业科技》2010年第9期39-39,共1页刘润叶 赵辉 
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实训中心微生物实验室从澳大利亚引进了一种食用菌新品种,命名为澳-1。为了使该菌适应本土化栽培,本实验室对该菌的栽培技术进行相关的研究。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关键词:澳大利亚 栽培 技术 引进种 微生物实验室 实训中心 农业科技 新品种 
姜瘟病拮抗细菌Q6发酵条件的优化及抑菌物质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第6期1504-1508,共5页黄译影 刘润叶 崔佳 李惠芬 龙章富 
已分离鉴定的泛菌Q6(Pantoeasp.Q6)对姜瘟病原菌青枯劳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arum)有很强的抑制作用.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均匀设计,得到了泛菌Q6产生抑菌物质的最佳条件,即初始pH 7.5、发酵温度32℃、装液量20 mL/100 mL、发酵时间48 h...
关键词:拮抗细菌Q6 发酵条件 抑菌物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