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晟

作品数:18被引量:23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广州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山谷诗传统诗歌手法探讨元代戏文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艺术轻工技术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文艺理论研究》《戏剧艺术》《学术交流》《江西社会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戏文、元杂剧情节长度差异及其成因被引量:1
《戏剧艺术》2001年第1期77-82,共6页吴晟 
戏文和元杂剧体制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结构、歌唱、曲韵和音乐四个方面。戏文剧情结构较元杂剧复杂,故戏文剧本一般来说较元杂剧篇幅要长,这固然与题材有关,但元杂剧何尝又不是如此。造成这种差异的根本原因是“多角均唱”与“一人主唱...
关键词:元杂剧 戏文 剧情结构 情节 剧本 曲韵 题材 演唱 歌唱 音乐 
中国象征派诗的价值取向
《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第4期1-7,共7页吴晟 
20世纪 2 0年代以李金发为代表的中国象征诗派 ,多数成员留学法、日 ,在民族危亡与民族歧视的双重压力下 ,他们歌唱人生的悲苦与孤寂、丑恶世界的病态美、爱情的眷恋与伤痛 ,成为一种“浊世的哀音” ;在艺术形式上 ,他们操作以象征为主...
关键词:象征派 丑恶 纯诗 眷恋 悲苦 象征诗派 李金发 价值取向 学法 留学 
元剧俗文化特征探论被引量:2
《广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9期19-25,96,共8页吴晟 
瓦舍文化是一种平民文化。元剧是在瓦舍文化中兴盛起来的成熟的戏曲形式 ,因此元剧本质上是一种俗文化。本文主要从舞台形象的平民化、爱情婚姻观念、法制思想、语言、娱乐性、舞台形象的类型化、情节关目的雷同化诸方面 ,探论了元剧的...
关键词:俗文化 平民性 类型性 雷同化 元代 戏剧 语言 曲词 娱乐性 舞台形象 
“书会”补说与“才人”辨正被引量:1
《文献》2000年第3期124-131,共8页吴晟 
  北宋瓦舍勾栏创设后,为市民常年冶游消费提供了娱乐的"去处",也为艺人营业性演出提供了固定场所.随着勾栏演艺的商业性竞争,一些戏班在勾栏立不住脚,重新沦为"打野呵"的路歧班;一些戏班则长期占据一座勾栏,由业余戏班发展为职业戏班...
关键词:《张协状元》 文人 戏文 名公才人 《宦门子弟错立身》 九山书会 南戏 古代戏曲 杂剧作家 史九敬先 元杂剧 
我国戏剧早萌晚熟原因探赜
《文艺理论研究》2000年第2期86-91,共6页吴晟 
关键词:中国 戏剧史 王国维 真戏剧 泛戏剧形态 
诗学审美意象论被引量:6
《学术交流》2000年第4期137-143,共7页吴晟 
文章梳理了意象从卜筮—礼法—哲学—文学领域的历史生成和语义转换 ,界定了审美意象的词义层面 ,辨析了审美意象与物象、表象、形象的区别 ,从表现手法、感觉功能、物质属性三个逻辑起点 。
关键词:意象 审美意象 物象 表象 形象 
宋元戏曲的娱乐趣尚
《江西社会科学》2000年第1期26-31,共6页吴晟 
瓦舍文化是一种娱乐文化,宋元戏曲是在瓦舍勾栏成熟起来的我国民族形式的戏剧,它必然带有娱乐文化的某些特点。本文主要从喜剧品格和大团圆结局两个方面,观照宋元戏曲的娱乐趣尚。
关键词:宋代 元代 娱乐性 戏曲 喜剧品格 大团圆结局 
元代公案剧的几种主要破案、断案方式
《古典文学知识》1999年第5期81-84,共4页吴晟 
元蒙时期,吏治黑暗腐败,贪赃枉法,草菅人命,严刑逼供,屈打成招,造成了一桩桩冤假错案。广大平民要求消除腐败,惩治酷吏,为民伸冤,因此,元代公案剧的创作逐渐繁盛,深受广大平民喜爱。本文仅谈谈元代公案剧的几种主要破案、断案方式。元...
关键词:元代 破案 公案 屈打成招 冤假错案 演述 魔合罗 李德 方式 文道 
诗歌意象组合的几种主要方式被引量:7
《文艺理论研究》1997年第6期28-34,共7页吴晟 
关键词:意象组合 典型意象 视觉意象 听觉意象 传统诗歌 孟浩然 夜半钟声 李贺 通感意象 意象的组合 
论中国古代意象诗的价值取向
《人文杂志》1997年第5期95-100,共6页吴晟 
关键词:意象诗 中国古代 价值取向 个体主体性 比兴寄托 象征主义 象征世界 本体价值 “诗言志” 传统诗歌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