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德华

作品数:25被引量:12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长春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子思子思学派先秦儒家辜鸿铭《尚书》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哲学宗教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语文建设》《长春师范大学学报》《兰台世界(下旬)》《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吉林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浅谈《诗经》中饮食器具所体现的文化内涵
《今古文创》2024年第9期38-42,共5页魏泽红 孙德华 
《诗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记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五六百年的历史,是研究先秦历史的重要史料。全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共三百零五篇。《诗经》记载内容丰富,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生活等方方面面,真实地...
关键词:《诗经》 饮食器具 尊卑 中和 礼仪 
试论《司马法》中的“仁本”观
《今古文创》2023年第40期80-83,共4页谭钧文 孙德华 
《司马法》,亦称《司马兵法》,是考据先秦时期古代军政典章制度的重要著作。全书强调“以义治军”“攻其国爱其民”“以战止战”的仁本主义思想观念,以司马穰苴军事理论及西周至春秋的治军原则和战术策略为主要内容,直观反映了先秦时期...
关键词:《司马法》 仁本观 战争观 
从“焚书坑儒”看秦始皇治下的儒生
《今古文创》2023年第10期77-80,共4页丁诚 孙德华 
谈到秦始皇对儒生的态度必然提起“焚书坑儒”,焚书坑儒使人认为秦始皇对待儒生的态度是极端不友好的,但秦始皇对待儒生的态度一开始并非如此,其态度随着历史演进呈现出动态变化的过程。因为秦始皇的变化,儒生也伴随出现了不同的群体状...
关键词:焚书坑儒 秦始皇 儒生 
试论先秦儒家性善论的嬗变
《社会科学战线》2016年第9期246-249,共4页孙德华 
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4B229);吉林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吉教科文合字2015第276号);长春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长师大社科合字2013004号)
性善论是先秦儒家心性论的重要内容之一,从孔子到孟子,其形成有个嬗变的过程。孔子没有明确提出性善论,但其学说中包含着性善论的可能,应该说性善论发端于孔子。在心性与才智的问题上,文章对朱熹说予以批驳,而肯定了程子说,同时对"中人...
关键词:先秦儒家 孔子 子思 孟子 性善论 心性论 中人 
试析子思学派的修身论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6期46-53,共8页孙德华 
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4B229):子思学派思想对构建当代和谐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借鉴作用;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吉教科文合字[2015]第276号):子思学派与当代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构建
子思学派是战国时介于孔孟之间的重要儒家派别。其修身理论非常丰富,有向内求和向外求两种路向。向内求是"修己",向外求是"治人",而"修己"是"治人"的前提与基础,因而显得更为重要。具体地说,"明明德"是其修身论的起点,"止于至善"是其终...
关键词:子思学派 《大学》 《中庸》 郭店楚简 修身论 
县子考论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5年第6期91-96,共6页孙德华 
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子思学派思想对构建当代和谐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借鉴作用"(2014B229);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子思学派与当代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构建"(吉教科文合字[2015]第276号);长春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子思学派人物研究"(长师大社科合字[2013]004号)的阶段性成果
子思学派是战国初期介于孔孟之间的重要儒家派别,但对其成员构成问题,学界尚难达成共识。本文首先对县子的身份做了考证,认为他是孔子弟子,为儒家人物。其次,对县子与子思之关系做了辨析,认为他是广义上的子思学派成员。再次,对县子(县...
关键词:县子 《成之闻之》 《六德》 子思 “求己” 丧礼 
子思事迹考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6期46-49,共4页孙德华 
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子思学派思想对构建当代和谐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借鉴作用"(编号:2014B229);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子思学派与当代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构建"(编号:吉教科文合字[2015]第276号);长春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子思学派人物研究"(编号:长师大社科合字[2013]004号)
子思为孔子之孙,有关其生平事迹,学者多语焉不详。根据现有之史料,发现子思先后到过宋、卫、齐、费等国。子思十六岁时适宋,《中庸》即作于此地,此为其周游列国之始。子思居卫的时间较长,受到卫君、卫公子交的礼遇。居齐时,子思向齐君言...
关键词:子思     
试析子思学派的“诚敬”论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5年第11期51-54,共4页孙德华 
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4B229);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吉教科文合字[2015]第276号);长春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长师大社科合字[2013]004号)
"诚"是先秦儒家学说中的重要概念。子思学派的"诚敬"论主要体现在《中庸》和《大学》两篇文献中。在子思那里,"诚"是其思想的核心。"诚敬"论又往往与其"慎独"说联系在一起,强调内省。"诚敬"论的另一个表现就是提倡"情",即真情。子思学派...
关键词:先秦儒家 子思 “诚敬” “慎独” “情” 
试论公仪休及其与子思学派的关系
《湖北社会科学》2015年第11期107-109,共3页孙德华 
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子思学派思想对构建当代和谐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借鉴作用"(2014B229);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子思学派与当代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构建"(吉教科文合字[2015]第276号);长春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子思学派人物研究"(长师大社科合字[2013]004号)的阶段性成果
子思学派是战国时介于孔孟之间的重要儒家派别,但除了子思和子上二人外,学界对子思学派成员的构成尚难达成共识。对相关史料的钩稽,公仪休极可能是子思学派之成员。公仪休的为官之道及不与民争利的思想,在现在看来仍具有很高的借鉴价值。
关键词:先秦儒家 公仪休 子思 子思学派 
秦汉魏晋时期汉语汉字在古代东北的传播——以高句丽为考察中心被引量:2
《语文建设》2015年第10X期79-80,共2页孙德华 
长春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秦汉魏晋时期东北文化史研究"(长师院社科合字[2012]专07号)
秦汉魏晋时期,汉语汉字在古代东北地区开始传播,并形成了独特的传播地域,该地域不但包括今天的东北地区,也包括朝鲜和韩国。该区域民族众多,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高句丽。高句丽是双语民族,但使用的文字只有汉字,说明汉字是一种极有吸引...
关键词:秦汉魏晋 汉语汉字 古代东北 高句丽 传播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