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晓

作品数:22被引量:102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国家海洋局更多>>
发文主题:绿潮长江口疏浚物DNA条形码群落更多>>
发文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天文地球农业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海洋环境科学》《生态学报》《生态环境学报》《海洋渔业》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海洋赤潮灾害立体监测技术与应用国家海洋局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2011—2020年长江口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变化趋势被引量:2
《生态学报》2023年第14期5863-5874,共12页杨颖 谭赛章 陈思思 周红宏 季晓 蔡嫣然 纪焕红 杨幸幸 范海梅 邓邦平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1YFC3101702);上海市科委科研计划项目(18DZ1206503)。
对2011—2020年夏季长江口48个站位的大型底栖动物定量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长江口海域底栖生物群落时空结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近10年长江口海域共鉴定大型底栖动物284种,其中多毛类128种,占总种数的45.1%,甲壳类64种占22.2%,软...
关键词:大型底栖动物 生物多样性 群落 变化趋势 长江口 
福建海域海地瓜(Acaudina molpadioides)形态特征及系统发育的初步分析
《海洋通报》2022年第4期427-435,共9页郑碧琪 季晓 夏永健 林婧 黄文 程宏 刘守海 秦玉涛 刘炜 
自然资源部东海局青年科学基金(201712,202112);自然资源部海洋生态监测与修复技术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MEMRT202110)。
本研究应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福建海域的一种海参——海地瓜(Acaudina molpadioides)进行了观察和分析,描述了海地瓜的骨片、触手、石灰环、波里氏囊、呼吸树、性腺等重要特征。观察到的骨片类型有哑铃体、颗粒体、杆状体、C形...
关键词:海地瓜 形态 骨片 mtCOⅠ 系统发育 物种分类 
基于DNA条形码的长江口鱼类浮游生物形态分类研究被引量:2
《海洋学报》2021年第8期93-104,共12页刘守海 杨旖祎 何彦龙 季晓 王宇坛 张海景 毛如意 蒋晓山 程祥圣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2016YFC1402305,2016YFC1402103,2016YFC1402201,2016YHC1402405);自然资源部海洋生态监测与修复技术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课题(202007,202010);东海分局青年海洋科技基金(201801)。
DNA条形码技术是利用一段较短的DNA序列实现快速准确物种鉴定的工具。本研究采用传统形态学和DNA条形码技术相结合,对长江口及其邻近水域的鱼类浮游生物种类进行准确鉴定,并对部分种类仔稚鱼进行了形态学描述。结果表明:2016年春、夏季...
关键词:长江口 鱼卵仔鱼 形态学 DNA条形码 
0^(#)柴油对大黄鱼早期生活阶段的急性毒性效应
《海洋渔业》2021年第2期194-200,共7页刘守海 张海景 陈耀辉 季晓 夏利花 何彦龙 秦玉涛 张昊飞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海洋环境安全保障”重点专项(2016YFC1402305);东海分局青年海洋科技基金项目(201801)。
石油类是海洋环境的主要污染物之一,为了研究0^(#)柴油对海洋鱼类早期生活阶段的毒性效应,以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为研究对象,开展了0^(#)柴油水溶性成分对其早期生活阶段(鱼卵、初孵仔鱼、10 d仔鱼以及幼鱼)的毒性效应实验。结...
关键词:0^(#)柴油 大黄鱼 受精卵及仔鱼 毒性效应 
福建宁德晴川湾海域水母群落特征及其潜在生态风险分析被引量:4
《海洋学报》2020年第4期128-136,共9页邓邦平 刘衡 王洪波 秦玉涛 夏利花 李阳 张昊飞 蒋晓山 杨旖祎 王宇坛 季晓 林熙戎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海洋微塑料的监测、分析关键技术研究”(2016YFC1402201)。
根据2018年1月(冬季)、4月(春季)、7月(夏季)和11月(秋季)在宁德晴川湾海域浮游动物调查的4个航次数据,分析该海域水母群落结构和季节变化特征,讨论了水母对宁德晴川湾核电站安全生产潜在的风险。结果表明:宁德晴川湾海域水母类种类组...
关键词:水母 浮游动物 群落特征 生态风险 宁德晴川湾 
近30年长江口海域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及变化趋势研究被引量:12
《海洋学报》2020年第4期55-65,共11页陈耀辉 刘守海 何彦龙 秦玉涛 季晓 张昊飞 徐韧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海洋环境安全保障”重点专项(2016YFC1402305);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305027,201505004-6);东海分局青年海洋科技基金项目(201801)。
为评估长江口海域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本文以鱼类浮游生物为指示生物,选择1986年、1999年、2007年和2016年4个年份的数据,选取鱼类浮游生物总种类数、底栖鱼种类数、水层鱼种类数、低耐污鱼种类数、高耐污鱼种类数百分比、杂食性鱼种类数...
关键词:生态系统健康 鱼类浮游生物 河口生物完整性指数 年际变化 
基于河口生物完整性指数评价上海周边海域健康状况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0
《生态环境学报》2018年第8期1494-1501,共8页刘守海 张昊飞 何彦龙 彭小家 秦玉涛 季晓 杨志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16YFC1402305);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305027;201505004-6);东海分局青年海洋科技基金项目(201608);国家海洋局近岸海域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基金(201607)
近些年来由于水域污染、过度捕捞以及栖息地破坏等原因,河口生态系统的健康状态不断恶化。为研究河口健康状况,利用上海周边海域2016年春季仔、稚鱼DNA条形码鉴定结果,运用河口生物完整性指数(EBI),对上海周边海域的健康状况进行评价,...
关键词:河口生物完整性指数 DNA条形码 健康状况 生态评价 
防绿潮藻固着和生长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18年第2期230-237,共8页刘材材 季晓 项凌云 刘守海 秦玉涛 邓邦平 徐韧 
海洋赤潮灾害立体监测技术与应用国家海洋局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MATHAB201402);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201205010-06);东海分局青年海洋科技基金项目(201302)
选用3种不同材质的缆绳和5种不同涂料,采用海上现场模拟实验的方法开展了防绿潮藻固着和生长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3种材质缆绳上绿潮藻幼苗的密度和长度总体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增多,第4周左右固着密度能达到最大,随后呈现下降的趋势。从...
关键词:绿潮藻 涂料 材质 防固着 生长 
东海区国家级海洋保护区环境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5
《海洋开发与管理》2018年第1期100-104,共5页邓邦平 纪焕红 何彦龙 秦晓光 王腾 季晓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海洋环境安全保障"重点专项(2017YFC 1404500)
文章根据2015—2016年东海区海洋保护区的调查研究资料,对东海区18个国家级海洋保护区环境现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东海区国家级海洋保护区环境状况总体较好,所有的保护区沉积物质量均符合第一类沉积物质量标准。浙江南麂列岛、福建深...
关键词:东海区 海洋自然保护区 海洋特别保护区 环境现状 影响因素 
东海区国家级海洋保护区发展研究被引量:3
《海洋开发与管理》2017年第10期64-67,共4页邓邦平 纪焕红 何彦龙 季晓 
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201505008);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2016YFC1402201)
东海区是我国最早开展海洋保护区建设的海区之一,被列为保护对象的生物资源、岛礁资源、景观资源和生态系统丰富多样。文章从数量和面积、典型特征以及保护对象3个方面概述东海区国家级海洋保护区的发展现状,提出目前保护区发展存在管...
关键词:东海区 国家级海洋保护区 自然保护区 特别保护区 海洋生态文明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